奥匈帝国文明介绍
从宏伟的歌剧院到繁忙的咖啡馆,奥匈帝国人会就哲学、音乐以及文学事宜讨论着、争辩着,这也成了他们社会发展的动力。
维也纳会议的最后议定书签署于1815年6月,确认了法兰西帝国的瓦解并恢复了其传统君主的主权。
维也纳会议上建立的保守主义秩序是为了平息欧洲大陆的革命起义,通过建立神圣同盟,巩固了奥地利帝国在欧洲事务中的政治、外交和文化霸权。
历史
在19世纪初期,奥地利的政治由梅特涅伯爵主导,对奥地利乃至整个欧洲任何对专制主义的软化都表示了强烈的抵抗。
尽管原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后于1809年成为帝国总理的梅特涅伯爵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官,但他仍然无法阻止1848年革命爆发、自己倒台的命运。
1867年,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登基,同年奥地利帝国在奥普战争后建立了奥匈帝国的双君主制。在整个19世纪,社会由各种不同的民族与文化构成,随着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整个帝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为支持意大利和斯拉夫少数民族为争取政治代表权和独立而形成的激进政党、革命会社和各类组织并没有被1848年革命(被一些国家称为“民族之春”)后覆灭的维也纳、布拉格和布达革命起义而阻碍。
当局者驳回了这些人提出的要求,导致不满愈演愈烈,并促成了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激进分子在萨拉热窝对弗朗兹·费迪南大公的暗杀。
尽管如此,在弗朗茨·约瑟夫一世(1848–1916)的长治期间,整个欧洲的城市都被维也纳的生活方式所吸引。
帝国首都有数百万居民之众,其中有着一批热爱艺术和戏剧的中产阶级。其乃文学、诗歌、音乐、建筑和美学等众多运动的兴盛之地,其中包括毕德麦雅时期、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年轻维也纳作家运动。
你知道吗?
著名的茜茜公主就是弗朗茨·约瑟夫的妻子,即奥地利女皇伊丽莎白。有关她一生的系列电影在1950年代成为国际票房冠军,并使女演员罗密·施奈德成为一代明星。
本质特性-美学主义者
文化冲击:美学主义者文化获得相应选项,可以通过支付金钱,令一块领土彻底被其文化影响力覆盖,以此获得影响力。
大家风范:无论实际的意识形态到底是什么,美学主义者文化与每一方之间的意识形态接近性将永远视为达到最大,这将使外交变得更加容易。
传承特性-帝王之手
区域影响力+1、象征性区域影响力+1
象征性单位-帝国情报局探员
他们是世界上第一个情报机构的探员,在许多不同的战役和战场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19世纪,国家资源增长,许多中央机构出现。这些机构主要负责管理武装部队。他们办公室收集和处理的大量信息很快就被情报人员盯上了,并令那些从事反间谍活动的人感到恐惧。
作为中欧的一个国家,哈布斯堡王朝不得不与一些蠢蠢欲动的邻国抗衡,并且倾向于激化局势。
维也纳的当局必须得密切关注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瓦解、俄罗斯对斯拉夫事务的干预、普鲁士王国联合说德语者的野心,以及意大利的领土收复主义者运动。
为此,他们于1850年创立了帝国情报局。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现代化情报服务,网络遍布每个欧洲国家的首都,拥有大量探员、线人和军事合作者。
属性:战斗力52、移动点数4、攻击范围4
详细信息:【枪手】远程战斗单位,即使在抵御近战攻击时,也可以满额战斗力进行战斗;【狡猾】无视敌方管控区。
花费:2人口、5155工业
解锁者:游击战
象征性区域-歌剧院
世界上最好的芭蕾舞团和爱乐乐团在此处表演歌剧。歌剧院能够安抚人心。
18世纪下半叶是维也纳古典时代或维也纳第一乐派的高峰。海顿,莫扎特和巴赫精心创作的交响曲激发了19世纪今后几代浪漫主义作曲家的灵感。
此时此刻,维也纳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撼动了音乐世界。维也纳是帝国首都,领先的工业和金融中心,居住着一批热爱音乐的大资产阶级。
早期的音乐家为雇用他们的王公贵族或宗教机构作曲,而当时的舒伯特、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和马勒则可以在众多剧院、沙龙和私人音乐厅中选择一处进行音乐表演。
壮观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于1869年建成,拥有大约2000个座位,为这些艺术家提供了更广大的听众群。
效果:每一区域安定度+1、影响力+5、每毗邻一块区域安定度+2
花费:80+(20*区域^1.15)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