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文明介绍
一种游牧与掠夺的文化。匈奴人是大草原上的残忍战士,他们渴求着战争的刺激。
尽管西方史料早在公元2世纪就提到过匈人(Huns),但他们直到4世纪后期到5世纪中叶才开始在欧洲崭露头角,逐渐控制了东欧和中欧的草原地区,甚至对罗马帝国构成了直接威胁。
历史
目前,对匈人一族的起源学界尚未达成共识。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原本可能是土耳其人、乌克兰人、蒙古人,甚至可能与中亚的匈奴人(Xiongnu)有关系。
然而,经书面和考古资料证实,匈人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自草原而来,主要依赖自己的牧群为生。
这些可怕的骑射手擅长快速奇袭,随后突然撤退。他们在公元375年穿越伏尔加河后,灭亡了哥特帝国厄尔曼纳里克,接着向西挺进,在多瑙河岸建立了一座王国。
这种血腥扩张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西哥特人、汪达尔人、奄蔡人等)。这段时期被称为“民族大迁徙时期”。
到了五世纪初,匈人袭击了罗马帝国的东部省份以及波斯的萨珊王朝。
在阿提拉的带领下,匈人一族的实力到达了鼎盛,成为了罗马皇帝的心腹大患——他们需要向匈人缴纳大量贡赋,以防进攻。
阿提拉发起了一场征服罗马西方领土的战役,但在451年发生于高卢的加泰罗尼亚平原战役中被击败。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他的铁蹄就践踏了波河流域,紧接着又在和教宗圣良一世进行会面后突然撤退了。在公元453年他去世后,匈人帝国就瓦解了。
你知道吗?
给阿提拉起了“上帝之鞭”称号的人是中世纪的牧师,而非和他生活在同时期的人。他们在编年史中将他描述为上帝用来惩罚人类原罪的工具。
本质特性-军国主义者
钢铁后备军:军国主义者文化可以在自己任意拥有足够人口的城市中征召民兵军队。
枕戈待旦:军国主义者文化的基础战争支持度数值会得到提升,使其更容易开展战争。
传承特性-强健战马
骑兵单位战斗力+2
象征性单位-匈奴部落
匈奴人是饲有快马的游牧民族,他们还配备轻便却不失攻击性的弓箭,匈奴人的适应性很强且十分危险。
像大草原上的人们一样,匈奴人的军事优势来自于他们非凡的机动性,这是游牧生活带给他们的一种馈赠。
尽管复合弓仍然是他们的首选武器,但由于掠夺和与其他民族的接触,他们的部分武器也逐渐向罗马样式演变(虽然这并非一蹴而就)。
这种不对称的弓底部较短,更适于在马背上放箭。这种弓的使用得益于一个更稳定、更牢固的马鞍,其高拱的设计弥补了马镫的缺失(他们直到6世纪末才用上了马镫)。
在战场上,他们擅长于通过巧妙的协同进攻和撤退来骚扰敌人,最后派上重骑兵完成冲锋围剿。
虽然他们的马比欧洲马小,但胜在耐力更强,也更擅于跋涉远征。
属性:战斗力22、移动点数6、攻击范围0
详细信息:【游牧民】一种特殊单位,可通过战斗与洗劫获取食物进行繁衍;【多步移动】能够忽略管控区进行移动,直至所有移动点数耗尽。
花费:1人口、180工业
象征性区域-奥尔杜
一种游牧营地。奥尔杜中有帐篷和牧群,能够自给自足,它也被用作军事训练场地。
奥尔杜(ordu)一词(源自古代语言“Turkörgu”)是现代部落(horde)一词的根源,最初表示游牧营地或权力中心,而不是一群人。
匈奴人实行的的确是“营地游牧”,在征服和动荡时期,人和畜群需要经常重整、移动,因此他们几乎一直处于迁徙状态。
然而,许多埋葬地点证明,某些地点是更受青睐的聚集地(尤其是出于越冬的考量),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某位拜占庭大使曾在449年提到的,地处当今匈牙利的“阿提拉城”。
当皇帝的使节抵达时,他们看见了一座由帐篷聚集而成,环绕在一座山下的城市。最高处是一座用木头建造的王宫,周围木栅高耸,塔楼林立。
花费:80+(20*区域^1.15)工业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