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大神不是一家凑一家 各种电影译名盘点

2012-05-19 23:09:38 编辑:佚名
0

  下面我们要开八的这些译名,全部来自官方——即:会出现在官方推广素材和影音产品包装上,作为招徕观众的重点。说到底,译名八股的形成如果不是片商们的认可和推广,怕也成不了这样的气候,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本来八杆子打不着的电影是如何在这种八股模式下变成相亲相爱的一家的吧。

  你信,或者不信,二次创作的电影译名中间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套路。

  译名八股代表作,众望所归当属“总动员”系列。1995年,《玩具总动员》这个内地译名闪亮登场的时候,人们何曾想到,“总动员”这个词会对我们的语言习惯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从此之后,只要在中国内地上映的皮克斯动画,基本逃不开“总动员”(《飞屋环游记》倒是幸免于难)。谢谢你,第一个想到“总动员”的无名英雄,你拯救了无数在语文课上睡觉的孩子。

  为了寻找尼莫,尼莫的老爹跑遍了海底,顺理成章就《海底总动员》了。

  名车荟萃,于是也顺理成章的《赛车总动员》了。

  从此,总动员了一波又一波啊。

  后来大家都麻木了。

  但是,用“总动员”来嘲笑内地译名格外傻的同学你太天真了,译名八股这个东西,其实两岸三地普遍都有,不信请看:  《木乃伊》的台版译名为《神鬼传奇》,此后,奇幻冒险风格的电影“神鬼”打头就成了一个套路。

  《木乃伊》的男主演布兰登·费舍另外再演个带点奇幻色彩的爱情喜剧,不用说,“神鬼”是必须捎上的。

  《加勒比海盗》系列各种牛鬼蛇神出没,当然毫不意外的变身《神鬼奇航》。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也搭上顺风车,高呼《神鬼惊奇》。

  但是,为什么《角斗士》也开始变成《神鬼战士》了呢?看来译者觉得“角斗士”这个描述太平实了已经无法传达他对于男主角的英勇的赞赏崇拜之情。

  是的,一定是这样的,朴素的语言也不能表达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VS汤姆·汉克斯这种卡司的赞美,所以,这必须是神鬼级别的交锋。

  人类已经不能阻止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了……

  当然,还有神出鬼没的伯恩。

   “神鬼”开始成为任何片子都可以涂一涂的万金油。

  看!

  除了深入人心的神鬼系列,译名中的“终极”、“绝地”、“魔鬼”、“捍卫”系列也都是历史悠久,就不赘述了,让我们来谈点文艺的。  《Before Sunset》被译作“爱在日落巴黎时”绝非偶然。“爱在XXXX时”的文艺句式深受欢迎,于是,《Shining Through》是“爱在战火蔓延时”,《Snow Falling on Cedars》是“爱在冰雪纷飞时”……一发不可收——

  翻译是有多爱《爱在冰雪纷飞时》这个名字啊,《Its All About Love》的译名基本照搬。

  《Katyn》,这个简单的名字被译成“爱在波兰战火时”之后平添几分柔情,有没有?

  《Jerichow》,在和《Katyn》类似的思路下,直接剧透“爱在爱情空窗期”。

  《Make the Yuletide Gay》当然就是“爱在同志圣诞节”啦。

  《Babe》译成“我不笨,所以我有话要说”是当年开创风气的译法。

  第二集的片名继续这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译法。

  现在你知道《I Am Sam》译成“他不笨,他是我爸爸”有多招人怜惜了吧。

  《Lost in Translation》一译成“爱情,不用翻译”。

  《Broken Flowers》就这样变成了它的姐妹篇:“爱情,不用寻找”。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