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又核理!沙雕游戏英文名直译盘点:不得不服!

2025-07-24 19:34:26 游侠原创:夏天
0

  游戏圈里总有那么一些经典游戏,官方译名听着信雅达,可一旦直译,瞬间画风突变——要么离谱到让人笑,要么沙雕到让人忍不住想试试。今天,我们就来盘点那些“英文名直译”的奇葩游戏,感受一下“信达雅”之外的魔性翻译魅力!

  1.《上古卷轴》(The Elder Scrolls)--“老头滚动条”

  没错,大名鼎鼎的《上古卷轴》系列,早年民间翻译曾一度被戏称为《老头滚动条》。由于早期机翻的“杰作”,"Elder"(上古的)被译成“老头”,"Scrolls"(卷轴)被译成“滚动条”,于是……贝塞斯达的史诗级RPG瞬间变成了“一个老头在疯狂滚来滚去”的奇怪游戏。

  2.《使命召唤》(Call of Duty)--“责任电话”

  《Call of Duty》直译就是“责任电话”,官方翻译为《使命召唤》,说实话第一次看见这款游戏的英文名,我的第一反应也是“责任电话”。

  3.《鬼泣》(Devil May Cry)--“恶魔五月哭”

  Devil=恶魔,May=五月,Cry=哭,结合起来就是“恶魔五月哭”,嗯,很合理!(鬼泣那几个角色把恶魔打成那样能不哭吗?)

  最终官译采用了《鬼泣》,这个翻译更妙,既有原文的哥特式忧郁,又有中文特有的意境美,完美做到“信雅达”。

  4.《半衰期》(Half-Life)--“半条命”

  “Half-Life”G胖译作《半衰期》,但当年引进时被翻译成《半条命》,导致无数玩家以为主角戈登·弗里曼是个“只剩半条命的硬汉”。不过,考虑到游戏里主角确实经常被外星生物和军方追着打,这翻译竟然意外地贴切?

  5.《求生之路》(Left 4 Dead 2)--“左4死”

  “Left 4 Dead”直译“左4死”,左边挂了四个?当然,left不止有左边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死剩四人”?这么看还挺合理!(整座城没什么人了,只剩下四位幸存者)

  有趣的是,这里有个小巧思,所谓“L4D”(Left 4 Dead)其实是开发者和玩家玩的一个文字游戏,类似于中文当中的“双关”,标题中的 4 既指明了游戏中的4个角色,同时 4 的英文读音又和“for”相同。

  所以这里的“Left 4 Dead”也可以写作“Left For Dead”(可译为亡命),结合游戏四人协作求生的核心玩法,"亡命"既体现角色在丧尸围攻下的绝境求生状态,又呼应了英文名称的语义双关特性,算是一个小彩蛋。

  6.《孤岛惊魂》(Far Cry)---“远哭”

  "Far Cry"直译"远哭",说实话,真的很难联想不到“孤岛惊魂”这四个字,孤岛在哪?惊魂在哪?

  换个思路,far可以翻译成边缘地带,cry也可以翻译成嚎叫,far cry就可以理解成在荒僻之地孤立无援、呼救无门。再加上该系列每款游戏都是这个主题,所以港台官译“极地战嚎”看起来更合理。

  7.《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美国末日”

  《The Last of Us》官方译名是《最后生还者》,但早期民间翻译《美国末日》因为过于霸气而广为流传。虽然和剧情不太符合(故事并不局限于美国),但不得不说,这名字听起来就像一部末日大片,比原版还带感!

  8.《潜龙谍影》(Metal Gear)-合金装备

  “Metal Gear”直译是“金属齿轮”,而“合金装备”应该是美化后的名称,虽然官方曾多次提及本作的官方译名是《潜龙谍影》,但民间普遍还是叫“合金装备”,早期译名还有“燃烧战车”等。

  

  9.《饥荒》(Don't Starve)-“别饿死”

  “Don't Starve”直译成“别饿死”虽然不如《饥荒》官译“信雅达”,但胜在直白,一看就知道是生存游戏。

  有趣的是,《饥荒联机版》英文名是“Don't Starve Together”(别一起饿死)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