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岩田聪还没有被解雇”,这是Michael Pachter在一个游戏高峰会上的发言。是的,这位被誉为大嘴的游戏业界分析师,曾多次评定任天堂将走向衰落。
虽然有些认为Pachter 一些言论有过激嫌疑,也让他不少与任天堂拥趸展开骂战。
但事实上,任天堂确实身处窘困。
被寄予厚望的Wii U销售可以用惨淡来形容,作为一部2012年底已达成全球306万部出货量的主机,截止到9月31日,Wii U目前在今年只卖出可怜的80多万部。而另一边的PlayStation 4和Xbox One,却单凭首发即破百万,仅以一天就超过了任天堂9个月的努力。
彭博认为,任天堂在本次主机大战中已沦为边缘化角色,而今年7月总裁岩田聪曾向股东保证明年任天堂将回归恐怖级利润时代的愿景,目前看来越来越渺茫。
游戏的圈子越来越大,但能玩游戏的平台也越来越多,就在亚马逊Kindle Fire在美国便携游戏领域超越任天堂DS/3DS总和,成为历史性的一刻,任天堂的股价也从2007年最高点,缩水了82%。
降价行不行
有什么方法可以挽救这种颓势?
今时今日的游戏市场已有大不同,以往主机不缺游戏,因为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游戏机是他们的唯一战场。就算没有AAA大作,也可以通过推出较平庸或者试探性的作品来维持收入。
但现在不同,游戏厂商在一方面仍然投放大量美元在主机的AAA大作上,但另一方面却转战移动市场,推出一大堆0.99美元甚至免费+内购的廉价游戏。
对于机能差一大截,而且第一方游戏又强出一大截的Wii U来说,第三方自然没有兴趣在上面投放游戏,没有游戏就没有销量,没有装机率也没有游戏。
连线认为降价是一个可靠的出路。因为借鉴之前的经验,如DS和3DS降价是促进游戏机出货量的最有效手段。甚至如果当初3DS没有降价,也不可能引爆今天《怪物猎人4》400万的销量神话。
但对于连续亏损两年的任天堂来说,这不是一件易事。今年Wii U从345美元降价到299美元时任社已经叫苦连天,因为即使Wii U以原价销售,已经低于这款产品的制造成本。例如到目前为止仍未正式单独发售的Wii U控制器GamePad,目前在日本的预定售价就要2800日圆(超过130美元)。
那如果为了刺激销量降价到199美元,不知道任天堂是否能吃得消?因此游戏分析Andrew Vestal曾设想,如果任天堂能够将昂贵、带有触摸屏的GamePad换成普通手柄,重新推出一款精简版的 Wii U,按照以上的售价可能会重新赢得市场份额。
但我认为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如果连一件产品中最大的差异化都剥夺的话,那么Wii U和“Wii 720P加强版” 有什么分别。
另外的出路
游戏载体在变,游戏机的形态也需要变化。
移动游戏平台的爆发,任天堂本身也知道最大的敌人不是索尼,而是苹果(现在,多了Google)。
从Wii U上的GamePad到最近的2DS,我们都看到任天堂推出平板产品的希望。在2DS发售时我曾认为,这是任天堂打破固定思维的信号。
于是有人在2DS的基础上作出了DS平板的构想:彻底打通上下屏,运行3DS/NDS游戏时,能消除以往DS主机双屏间的盲区,大大提升显示效果;其次,5.5寸的显示屏,已接近一般平板电脑的标准,这对开发者加入任天堂的生态圈,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只可惜,任天堂还是没有这么做。
那么有人觉得任天堂开发平板是天荒夜谈?其实真不是:日前就有报道,任天堂正在秘密测试一款Android平板,并希望最终开发出一款由Unix系统驱动的平板产品。
那么如果任氏平板的传闻是真的话,任天堂是否可以将下一代主机设计成一部“独立的GamePad ?”这部游戏平板能够随身携带出行,作为一部移动的掌机;当回到家中,也能够连接电视和体感手柄,成为一部完整的家用主机。统一掌机和家用机的好处就是,一方面能缩减产品开发成本,另外也可以将所有精力集中投放在一个平台上。
老牌游戏店到了必须思变的时候,任天堂的游戏并非不够优秀,只是如果新一代都没有机会接触到你的作品,那么再辉煌的历史,也只能够在维基百科上供人吊唁。
任饭圈子有一句经典名言:“老任每一次到绝境都会满血复活,而且一次比一次强。”
希望这一次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