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块钱就能变成"大人"?现在未成年玩游戏的方式越来越花了……

一碗葫芦

作者:一碗葫芦

发布于2024-12-27 17:28:40 +订阅

        似乎自从《黑神话:悟空》发售以来,社会上对游戏的看法正在慢慢转变。

        随着《黑神话》的热销以及频繁在电视上露面,那句“游戏是洪水猛兽”的说法,好像越来越没人提了。

        但就在前两天,我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一条新闻登上了热搜第一。

        怎么说呢……看到“未成年”“防沉迷”“游戏”这类的字眼再次以负面的形象被提及,一种熟悉的感觉又回到了我的眼前。

        不过,就在我带着“又来了”的心态点进热搜词条,结果却惊讶地发现:

        现在小孩子为了偷偷玩会儿游戏,花样好像还真的越来越多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在21年的时候,国内针对网络游戏上线了一个比较严格的政策,大概内容就是限制未成年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只有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每天能玩一个小时。

        除了限制游戏时间之外,游戏在实名认证方面也做了更严格的要求,甚至不少手游还增加了人脸识别的功能,就是为了防止孩子冒用家长的身份信息玩游戏的情况。

        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矩再严,也有空子可钻。所以孩子们总能脑洞大开,找到法子悄咪咪地玩上游戏。

        于是,在那段日子里,像“60岁老奶奶凌晨三点王者5杀”这样抽象的事件就成了互联网上经常能看到的乐子。

“我奶常山赵子龙”

        当然,俗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随着孩子们偷偷玩游戏的需求越来越大,像上面这样人工操作的方式,已经成为老套的过去式。

        现在的孩子们,似乎懂得用更加“科技”的方式来达成玩游戏的目的——租号和买号。

        在现在的各种租号平台上,游戏账号的租赁价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便宜的。

        基本上都是几块钱1个小时,甚至有一般的号,花个几毛钱就能畅玩。

        不仅仅价钱便宜,这些租号平台的登录方式也非常容易。

        虽说不少租号平台都有着“不对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提示,但实际在购买时,商家并不在乎买家是否是未成年,只要交易达成就OK。

        还有很多平台专门配备了“登号器”,只要在平台购买账号,就能一键登录到游戏中,可以说是实实在在地帮助未成年绕过了防沉迷。

        除了在平台上租号,买号也成了未成年们玩游戏的方式之一。

        而且即便不明说,在一些买号平台上的详细信息中,也有类似“无人脸限制”“无防沉迷”等的“贴心”提示,帮助他们更容易地买到心仪的账号。

        要说花费的话,其实这几十的租号或是几百的买号费用倒并不算什么。

        但如果像是新闻报道的这位小孩,在买号之后“不小心”在里面充值了10万金额,由于实名认证为成年人,而且游戏官方明确表示“不支持账号交易和共享”,那这笔巨款可真是想要追回都很难了。

        当然,像上面的情况,可能只适合于手里有点零钱,或者是家长管钱不到位的孩子身上。

        而对于那些手头没啥资金,但又想在游戏里过把瘾的孩子们,他们也找到了一个偷偷玩游戏的好方法——当游戏代练。

        对于代练公司和小孩子来说,这事儿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一方面,虽然熊孩子居多,但他们脑筋转得快,学东西上手也快,搞定一些基础的代练任务不在话下。

        再说,小孩子们代练的报酬普遍不高,这样一来,代练公司就能从中赚取更大的利润差额,两头赚得盆满钵满。

        另一方面,对于受限于防沉迷的未成年来说,他们做代练更多是为了得到更长的游戏时间。

        在能够畅玩游戏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些报酬——对他们来说还真是“喜上加喜”呢。

        不过,长时间在游戏里当代练的行为,可能或多或少还会影响未成年的心态。

        如果真有小孩子沉迷于游戏,并且因为觉得当代练能挣钱,继而选择“辍学当游戏代练”的话……

        那真是“这辈子有了”。

纪念一位16岁辍学做游戏的UP主

        但说了这么多,其实意思并不是要把“毁了孩子”的帽子扣在游戏头上。

        实际上,只要把目光放远,你就会发现,在过去的时光里,一切具有成瘾性的事物都会被视为影响孩子的“洪水猛兽”。

        例如近些年来,短视频慢慢变成了新的“背锅侠”,还有前段时间风靡学校的萝卜刀,最近小学生沉迷的烟卡等等,都是家长们的“心头大患”。

        可是,我们真的应该一味地把责任归咎于这些的新鲜事物吗?

        好在如今,可以看到社会上关于“游戏是洪水猛兽”的言论正在慢慢消失。

        大家并不只是无端地埋怨游戏,而是开始关注如何平衡娱乐与成长,有效进行教育和疏导。

        曾经的“雷电法王”杨永信,在舆论的狂潮之后被彻底骂出了历史的舞台;

        同样,今年那位“女版杨永信”赵菊英,也因为“毁了孩子高达”而出名之后被网友们口诛笔伐,如今已经关闭了自己的社交账号。

        或许过不了多久,大伙都能意识到游戏并不是毁了孩子的罪魁祸首。

        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才是那个重中之重。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