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抱怨大数据侵犯了我们的隐私,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大数据比我妈还要了解我。
我在某宝买了一块固态硬盘,第二天首页、推送全是硬盘;我在新闻 app 搜了小米最新款手机,B站知乎首页就都是评测;就连刷抖音的时候多看了两眼小姐姐,app 就认为我对相关内容感兴趣了,接下来就会推荐更多...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家对算法掌控推荐内容这件事,早已见怪不怪了。
甚至就连大数据扫黄的段子,都传的有模有样的。
事实上,大数据的功效,如今处处可见。不过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还是它其中一种比较损的应用方式:
杀熟。
大数据杀熟,在各大平台特别是旅游出行平台上格外常见。指的是平台利用其掌握的数据,对用户进行画像和分类,搞差异化定价。
简单来说,就是“越熟越坑”,那些经常光顾的老顾客,反而成了价格的“冤大头”。而那些忠心耿耿、从不挑剔的老实人,往往被标上“高价”的标签。
所以不少网友就开发出了驯化大数据的方法:
把自己打造成不那么忠实的客,或是事比较多,钱又比较少的人。
具体做法就是去散布一些挑事的评论,比如在外卖平台上评论“外卖太贵了就不吃了”“明天准备去街上要点饭吃”...
最初,这种现象表现为社交平台上迅速走红的“骂机票专用帖”。
毕竟旅游出行平台早就成了“熟客杀手”的重灾区,尤其是机票价格,简直就是“看一眼就涨价”的活生生例子。
不少网民对这种变幻莫测的定价机制早已怨声载道,于是他们灵机一动,地想出了一种“数据反击”策略:在各大平台上哭穷,痛陈机票价格飙升的不公。
在小红书等社交网络上,他们开始给自己的手机“洗脑”,试图用反向心理战术来驯服那些算法。
而且为了在大数据的海洋中塑造一个立体的形象,他们施展了一套机智的“三板斧”策略:先是在社交平台上大倒苦水,接着是对价格不公的激烈抨击,最后是威胁卸载应用,总之用一切手段让大数据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活生生的穷鬼。
乍一听好像是这么回事,但如果说有多少人真相信“骂机票就能降价”的科学性,那倒也未必。
尤其是之前国家相关部门还发布过网络算法治理的专项文件,重点就是整治各大平台的大数据“杀熟”问题,现在到底还有几家平台敢冒着风险去试探法律的底线也很难说。
但是,不管是网友们出于“试一试又不会怎么样”心理,还是单纯凑个热闹,有许多人都开始照葫芦画瓢,用自己的账号开始进行实验,而后还在社交平台现身说法,亲测有效。
就比如有个网友表示,自己看中的机票本身要要2203元,跟朋友狂刷“不买了去不起”之后,成功降了900多块...
比如还有网友表示,自己为了让机票降下来,足足花了半个月时间立贫穷人设,结果真的成功了。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同样声称成功的案例,各式各样的哭穷文案也翻着花样出现。无论是短视频平台,还是图文社交媒体,它们不分地点,不分场合地冒出来。
就连远在美国的网友都学会了赛博哭穷
哭穷还不够,有的已经开始赛博许愿了
网络炫富的上半场已经过去,现在到来的是赛博哭穷下一阶段。这场与大数据的对抗游戏,好像一下子挑起了了大家兴趣,还让许多人玩得不亦乐乎。
实际上,网友们自发整治“大数据杀熟”的行动早就开始了。
在今年年初,互联网上使用粉色小恐龙头像的“momo 大军”兴起,通过相似的头像与ID以表明自己是新用户,以系统信息掩盖个人信息,躲避算法对个人行为与喜好的追踪与判断;
也有网友分享反算法攻略,让大家通过定期清除浏览器记录和缓存,或者创建不同账号、使用不同浏览器等方法,来尽可能在互联网上“隐身”,让大数据无法识别自己。
当然,这些做法到底能不能真正起作用,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那些成功了的网友又会不会是一种另类的“幸存者偏差”也无法验证....甚至最近还有几个自称的平台算法编写参与者的网友说网友们的“小打小闹”早就被包含在平台的算法之内了...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这些看似巧妙的策略可能随时会被算法的更新所抵消。
毕竟,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都已经数字化,产生了海量且多样化的数据。在这些庞大的数据洪流中,用户主动塑造的形象,也就是他们产生的数据,所占的比重实际上是微乎其微的。
即便退一万步来说,用户的真实购买力可能才是算法中最有分量的因素。比如,如果你经常出国旅行,频繁乘坐飞机、下榻五星级酒店,那么无论你如何在网络上哭穷,这些行为数据对算法的影响可能远比你的“人设”要大得多。
不过年关将近,我倒是支持大家都去各大平台的评论区去骂骂看,指不定谁的就灵验了呢?就算它不管用,骂两句也算给曾经被大数据杀熟的自己出一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