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互联网绅士们喜欢的热门“XP”也是有版本的。
从传统的丝袜护士服到福瑞控,吃泡面和P站常青树蒂法到神奇的大喷菇,教会了大家什么叫xp的自由。
而僵尸娘的新xp,不知不觉也在互联网的各个渠道里悄然发扬光大了。
寥寥几件衣服,勾勒出人体优美健康的轮廓,同时还没有露肉,审核来了也拿你无可奈何。
黑丝与长腿的搭配,将女性的优雅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不过可能对于更广大的网友来说,还是记忆中那些脸色苍白,眼圈黢黑,青斑獠牙的僵尸更熟悉些..
事实上,当我们谈论现代文化中的僵尸形象时,香港的僵尸电影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而提到香港僵尸电影,林正英这个名字便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以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为起点,这种融合了喜剧、动作和超自然元素的僵尸电影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并在当时掀起了一股热潮。
这里香港电影里的所谓“僵尸”,就是源于湘西民间的“赶尸”风俗。
香港电影人以这些民俗传说为基础,再加上明清小说里有关僵尸、尸变等光怪陆离的记载,缝合出了一系列本土化的僵尸电影。
比起如今强行捏造出的恐怖角色,那些不需要浮夸特效和俗辣妆容,就能调动你每寸感官刺激的百年老僵,才真正算得上是童年阴影。
它们总是穿着绛蓝色清朝官服,双手伸直,一蹦一跳朝你前进...
可能对很多朋友来说,童年的噩梦又回来了。
还记得小时候的我也是一样,看完僵尸片,在不知道第几次做噩梦被吓醒之后,就赶紧整几张英叔,一边默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边把照片贴在门口,比门神还安心了。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道行深浅,这些僵尸都无例外地头戴花翎官帽、身着绛蓝官服,俨然是清朝官员的打扮。
至于僵尸为何偏爱清朝官服,网上确实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惑,还引起过一波“僵尸为何穿得这么正式”的讨论..
我出于好奇,也去网上搜了搜,发现了几个挺有意思的解释:
一来是当时僵尸片的年代背景经常被设定在民国初期,南方的殡葬习俗里,喜欢用官服作为寿衣穿着下葬。
二来僵尸在中国民间也确实是有年头了,从明清时期就开始流行,尤其是清朝。而将身着清代官服的邪恶僵尸作为反派,也算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从另一方面来说,服化道作为影片表达的重要方式要贴合主题与人物特点。僵尸通常死气沉沉,而清朝官服阴暗的配色、僵直的线条,就很符合它的形象。其他朝代的衣服,并不适用。
当然还有种说法是也是剧组为了节约拍摄经费,所以到隔壁片场租借清代官服成本最低的....
总之,不管这些说法到底是真是假,至少都是民间再创作的衍生产物。
不过说了这么多,那“湘西赶尸”真的存在吗?
为了解答这个疑惑,就在最近,一名拥有百万粉丝、致力于传播中国非遗文化的抖音博主九月,发布了一支“湘西赶尸——十万大山间,漫漫回家路”的短视频,就去湘西真正探寻了一番“赶尸”的起源,吸引了700万网友围观点赞。
在视频里,九月亲自踏进了湘西的神秘地带,找到了传说中的赶尸匠和其他一些当地的传承人,从他们那儿学西“湘西赶尸”的技艺。
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赶尸匠”,师傅给九月布置了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练胆”,师傅在后山最高墓碑前放了一片树叶,让九月在夜黑风高的时候一个人去取回来,对她的胆量进行考验。
二是练劲。最常用的赶尸法是“抬尸”,竹竿两头需要赶尸匠抬起,中间是运送的尸体,因此体力最为重要;
针对最后一项任务——生死观,师傅引导九月更深地理解生死之间的含义。在这一环节,九月认真反思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她对于“湘西赶尸”这份独特行业的理解和尊重。
尽管这些考验并不特别难,但对于赶尸这个职业来说,显然是相当必要的。
在众多地区的丧葬传统中,人的生命一旦结束,就被视作尸体,而死者与生人阴阳相隔再无联系。然而,"湘西赶尸术"却颠覆了这一观念,让尸体与现实世界产生了更加深切的联系。而“赶尸”无疑是一种极端考验人类灵魂的行为,需要赶尸人拥有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生死之间的阴阳隔阂。
那么赶尸这个习俗是如何开始的呢?
主要还是因为湘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的。从前的湘西沟壑纵横,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不少当地的土著居民,这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大山,在山川阻隔而又气候适宜的情况下,使得当地成为了各种植物以及野生动物的天堂。
如此一来,当地外出生活的人,要想回来一趟,就比较困难了。古人的寿命比较短,一来一去就会浪费到路上太多时间,因此,不少人从离开家之后,一直到去世都没能回来一趟。但是,山里人又格外安土重迁,对于客死异乡的亲人都要千方百计运回家乡祖坟安葬,让其魂归故里。因此,自古民间就流传着神秘的湘西赶尸的故事。
赶尸,在外人看来是可怕的习俗,而在当地人的观念里很可能完全不同,就像网友们在评论区留言的那样:
“你看到的鬼,也许是别人最想见到的人”
而根据九月所分享的内容,湘西地区的赶尸传说并非民间所描述的那样神秘,尸体并非能够像活人一样自行移动。
一个较为科学的解释是,赶尸者运用了一些巧妙的“障眼法”。比如,尸体可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和分割,赶尸者只携带尸体的关键部分,并利用衣物和道具进行伪装,制造出尸体能够“行走”的假象。
他们可能会利用长竹竿等辅助工具,连接尸体的手臂等部位,在夜晚的掩护下移动。由于这项工作并不被看作是正当职业,赶尸者通常选择在夜间行动,身着黑色衣物以避免被发现,而路人只能看到一系列有规律的跳动,误以为是尸体自行行走。
然而,在当代社会,赶尸这一行业已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最后一批职业赶尸者也已不复存在。
幸运的是,有像九月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他们从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通过学习和再现,制作视频作品,让我们得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风采。
实际上,凭借短视频的趣味性和广泛的传播力,许多像“赶尸”一样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大众接受并成为具有普遍吸引力的文化现象。
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往往基于保护传统的目的,采取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然而,在短视频的新兴语境中,年轻用户开始主动分享,民俗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也开始受到重视。
比如说前些时候被许多网友关注的福建“游神”,这个传统活动原本是为了感谢神灵、消除灾难和祈求好运,不过由于其宗教色彩浓重,曾被误认为是一项迷信活动。
但通过短视频的传播,人们开始对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产生兴趣。福建地区山海相依,渔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计,而出海捕鱼受天气影响较大,因此祈求风调雨顺成为人们心中的期盼,游神活动便成为了他们朴素愿望的体现。
在抖音等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人分享他们对这些非遗民俗文化的喜爱,甚至不远千里前来亲身体验。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共同学习编排鼓乐;不少年轻人志愿参加南山英歌队,自觉学习传统技艺;还有在外漂泊的华人华侨,被短视频传播的文化信息所吸引回到故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的转变不仅让非遗文化得以保存,更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这也让我们期待,在未来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继续以更加生动、多元的方式,被更多人所了解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