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B站生存,就得变成“OnlyFans”型博主?

星灭山上一白妖

作者:星灭山上一白妖

发布于2024-06-26 16:36:18 +订阅

       大伙最近应该也感觉到了:B站上的付费内容在变得越来越多。

       比如舰长限定直播、包月充电专属动态、视频……

       发布这些内容的也不只是大伙平日里喜闻乐见的擦边向UP,反而是很多头部的创作者也加入了进来。这种情况对于不少UP主来讲,应该都算是求存的一种手段。

       毕竟早在两年前,B站就针对创作激励(原创视频的播放收入)来了次腰斩——那次行动按照B站的说法,是为了针对营销号大规模投放烂梗短视频薅羊毛的行为,让三连以及弹幕互动在收入中的占比变高。

       但即便如此,依然导致不少UP的收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直到今年,这项本就遭到腰斩的收入再次遭受重创。B站公布的2024版“视频创作激励年度计划”中明确提到,从4月11日开始,只有过去半年在B站月均收入不超过5000元的UP主才能享有所谓的“基础激励”,而且这个激励还增加了上限:每月最高两千元。

       这也意味着,想要完全靠B站的视频播放收入生活,已经变得相当困难了。当然,在公布这项计划的同时,B站也给出了更多的变现手段。

       简单来说五种:商单、带货、直播、包月充电、卖课。

       在去年“Mr迷瞪”拿到百大UP主就能看得出来,B站已经在有意推广带货、电商这条路子了。在今年618期间,即便是我这种从未看过装修,平日里首页推荐几乎只有游戏、VTB和擦边的,也没能逃过大规模的带货直播推广。

       但大伙能看到的是,要么是专门吃这碗饭,要么完全不吃这碗饭。平日里游戏区、生活区的UP主画风一边开始带货,自身的专业素养是个未知数且不说,受众群体里有多少能接受带货直播也是个难题。单从我作为观众的角度出发,很难接受原本关注的游戏等分区的UP开始成天“不务正业”地直播带货。

       至于商单同样如此。B站主要的几大分区里,游戏、教培以及数码分区的UP主也是广告投入的前三甲。而B站真正的“基本盘”番剧分区,以及影视、历史分区,则始终要面临广告和视频内容是否相符的问题——这个答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否定的。

       也正是如此,包月充电计划这种完全不影响创作方向的手段,似乎成了最适合UP主们的一条路子。其实,这项计划只是在原本的UP主充电计划基础上,增添了所谓的“包月充电”,而最初的版本B站官方给出了30、50、88、128四个价位的包月充电。

       UP主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包月金额,以及付费视频的内容和更新频率。

       这也是绝大部分观众产生担忧的地方。所谓的包月充电,指的是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拥有这位UP主的“充电专属视频”观看权,而并非买断制,停止充电后视频也无法再次观看。同时在这段时间里,这位UP究竟要制作什么内容的视频,更新几部视频,都完全由自己决定——有没有一种闭着眼预购游戏的刺激?

       甚至它比起预购游戏还要更为惨烈,因为即便视频质量再差、数量再少,已经付了钱的你就算嚷嚷着“RNM退钱”也不会有人管的。

       但至少,这条路已经有人走通了。

       UP主“食贫道”,也就是大伙口中的饼叔在去年11月发布了“迷失东京”,也是他的包月充电专属视频大宝荐系列第一集。截止目前整个付费栏目已经更新了八期。

       无论从时长、制作水准以及互动数据,这一系列都称得上无可挑剔——即便是视频发布大半年后的今天,在线观看人数依然能维持在几百人。

       而按照饼叔的描述,让观众赞不绝口的视频背后,是动辄几十万的拍摄成本。比如系列第二集的“迦南孤儿”便是前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进行拍摄,总计60万的费用里有接近一半用于安保和落地。

       观众付费,UP主获利更多从而拍摄成本更高、更为精良的视频,进而吸引更多人消费……

       良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但即便如此,这条路现在也并不适合大多数人。

       首先要面对的便是价格。一方面大伙的消费力有限,不可能将关注列表里每一位UP的包月充电都给续上,有人会选择质量过硬的人文知识类视频,有人会选择那些女菩萨的福利向视频。换句话说即便UP主之间定位天差地别,在消费力有限的前提下都会形成竞争。

       另一方面,饼叔这种粉丝体量够大的UP主,选择了12块档位的包月充电,依然能够获得可观的收入。但对于那些中小体量的UP而言,或许便需要选择30块乃至更高档位的包月充电,才能获得足够的收入来确保盈利。

       而这对于观众而言就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凭什么?

       中小型UP主在粉丝体量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更高档位的包月充电来确保盈利以及视频质量(甚至不一定能保证)。但对观众来讲,隔壁几百万粉丝的大UP主视频做的可能比你更好、包月充电价格还比你低,我干嘛还要看你的视频呢?

       其次便是UP主本人未知的效率。就像前面提到的,你购买了“包月充电”之后,很难具体判断UP主接下来能更新多少内容。

       因为现阶段的B站,似乎还没有哪位UP主敢于选择完全放弃免费视频这个基本盘。也就是说,如果其想要推广自己的充电视频,就意味着需要保持免费和付费视频的同时更新——保持高产的同时还要求高质,这对于一些个人UP主或是小型团队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少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能持久走包月充电这条路的,基本就只有少数头部UP主,以及部分擦边UP了——毕竟相对而言,擦边的成本显然要更低一些。

       甚至这些充电专属视频的尺度,往往也比正常能审核通过的视频要大不少,虽然依旧是素菜荤价,但却让不少观众在“小头控制大头”的情况时,即便面对128元的充电费用也一时冲动选择消费……

图源:优颖酱

       但说到底,B站推出的所谓五种变现手段,真正能用的其实就那么几项,其中听上去最适合UP主、最能不改变创作初衷的包月充电计划,也只适用于那么寥寥几位而已——除非整个平台都完全转型OnlyFans,抛弃免费视频的基本盘,使得不同UP之间不再因为“付不付费”而产生竞争。

       但你我都知道这只能是说说而已。

       当然,从B站的视角来看,选择改变视频创作激励计划也是势在必行。此前公布的B站第一季未审计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达到7.65亿元,从2018年起至今B站累积净亏损已经达到248亿元以上,其中去年的净亏损为48亿元,而提供给UP主的激励分成就达到了95亿。

       按照管理层的预测,在今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将会达到30%,同时实现首次盈利。很显然,凭借着优秀的社区氛围和对应的增值服务它的亏损不断收窄,商业化的脚步也在加快——但依然不够。

       因为就连我关注的,在分区上看相对冷门的几位格斗游戏选手,在最近也都纷纷从B站转战快手。更高的签约费用和商业化程度的差异,显然让B站在“财大气粗”这一块和隔壁相比落了下风。

       B站守住0片头广告的底线,给观众提供了最优质的视频平台,这一点无疑值得用户的肯定,但缺乏足够商业化和明确的盈利模式,使得那些原本“用爱发电”的创作者不断流失,显然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