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戏这么多?!聊聊《寂静岭2重制版》的"动作"争议

小编游话说

作者:紫菜蛋花汤

发布于2024-06-25 17:01:45 +订阅

  本月初,为玩家期待已久的《寂静岭2重制版(Silent Hill 2)》,发布实机演示。升级的画面细节,固然让玩家们感到欣喜,但也迎来了一些争议。

  当然,基本所有可称为“经典”的游戏,都拥有自己的独特风味,这种风味经久不息,成为玩家美谈。“重制”则意味着改动,争议也是必然。全新面貌的《寂静岭2》也不例外。

  玩家们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寂静岭2重制版》的“动作”上。肉眼可见地,相较原版,本作更加强调战斗中的动作要素,甚至增加了演出“动作感”满满的QTE。

       就好像20年来,詹姆斯这厮秘密接受了“佛伯乐”的特训,枪拿得更稳了,腿脚更利索了,连气儿也……更顺了。甚至有了隔壁“李三光”的既视感。

  当然,如今的网络环境,有争议就有“站队”。声称“没原版内味儿”的玩家,也被一些玩家讪笑为:你是不是没玩过游戏?甚至被拍成Tik-Tok上的段子。

  但被嘲讽的玩家,却挖出20多年前,外山圭一郎等开发人员的采访。当时,制作人确实有意限制角色的性能,将之限定为“普通人”,而非“突击队员”。并认为《生化2(Biohazard 2)》太动作电影,不像恐怖游戏。

       而今村彰宏直接表态:动作要素太多,会损失恐怖氛围。通过老一代制作人的采访记录,想要得出“这重制版不对味儿”的结论也十分容易。

  但考虑到如今恐怖射击游戏的市场态势,动作要素“过多”也有其逻辑。此前,《寂静岭》系列负责人冈本基,在接受“法米通”采访时,就讲明:《寂静岭2重制版》增加更多的动作要素,目的在于使游戏更“有趣”,并吸引更多粉丝。

  这里的“有趣”与其说是玩家们的主观判断,不如说是商业层面的大众接受度。

  在《寂静岭2》原版发布的2001年,正处于游戏业界的探索期。当时《反恐精英(Half Life  Counter Strike)》1.0才发布八个月,“起源”引擎也都是3年后的事。原版在业界拓荒的滩涂,为玩家们带来一些新奇的东西自然容易。

  那个年代的玩家相对“核心”,甚至在社会上属于小众群体(如今游戏遭到的家长群体的非议,那个年代的美国玩家其实也经历过)。

       在2001年,100万套的销量足以在北美,问鼎全年游戏销量排名第一的宝座。限制角色性能这种,几乎是所有恐怖游戏营造紧张感的必须手段,玩家对其程度的接受能力也更高。

  但以2005年《生化4(Resident Evil 4)》的大热发布为标志。特工里昂的剪影,成为恐怖游戏的市场化身。原来那些恐怖游戏里,角色性能受到的限制程度,已经不合大众口味了。

  十几年来,经历无数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在如今,哪个3A游戏敢第一年才卖100万?不仅可能进不了年销量排名前100,甚至可能意味着IP被雪藏。

  《生化4》的大热既意味着,快速成长的玩家群体,其主流口味的变化;其风格作为市场标杆,也反过来对恐怖游戏领域的后来者,造成影响。

       事实上,《寂静岭2》之后,该系列也越来越强调动作性,角色性能越发强大。2008年的《寂静岭5归途(Silent Hill Homecoming)》,甚至将主角设定为一位退役军人,以配合改动。

  但流行,说不准还真是个圈?在经历各种好莱坞戏码,与角色超人般的体能之后,《生化7(Resident Evil 7)》回归到相对B级恐怖片的氛围,玩家也迎来一位“朴素”的主角:伊森——相较“北腿“里昂、“南拳”克里斯。

  如今,《生化7》的累计销量紧跟系列销量第一的《生化2:重制版(Resident Evil 2 Remake)》,拉开第三名《生化8(Resident Evil Village)》350万套。但!如果没有前几代的“狂轰滥炸”,玩家们怎会对“林中小屋”心生向往?

  《生化7》的风格转变,来自于玩家的腻味,但他们也是前几代对商业趋势紧紧把握,积累下的粉丝基数。流行不会是个圆,而是螺旋。《寂静岭2》声名赫赫的2001年,永远不会归来。

  这就是时间,这正是历史。正如雪莱诗曰:“‘我乃万王之王也,功业盖物,敢叫天公折服!’此外,荡然无物。废墟四周,唯余平沙空莽莽,伸展四方。”

寂静岭2重制版
寂静岭2重制版
平台:PC
0%的玩家推荐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