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播就被骂翻,《三国杀》动画到底怎么了?

小蛙

作者:小蛙蛙蛙

发布于2024-06-23 21:35:50 +订阅

       对于三国杀的玩家们来说,这两天大概都注意到了这件事——三国杀宣传了两年多的官方动画《三国杀:太平天书》终于是在6月19号开始了首播。

       不过当《三国杀》宣布要改编动画的时候,我是有些意外的。一个十几年的老游戏了,韭菜都噶的差不多了,还能整出什么新活呢?但转念一想,动画……好像还真没做过,说不定对老玩家来说还是一件挺有看头的事。

       但动画前两集糟糕的表现却让大家都大跌眼镜,豆瓣评论里大量的一星评分仿佛要让这部动画在豆瓣的地位和其游戏本身在STEAM平台上的地位平起平坐..

       更有观众吐槽,这部动画应该叫《一觉醒来,全球三国杀水平下降百倍》。

       当然,这动画被网友怒喷的地方,主要还是逻辑不通的剧情,以及对游戏内容粗浅的呈现上——

     《三国杀:太平天书》首播两集,主要讲述了新版《三国杀》大奖挑战赛横空出世,大奖赛中的全新版本三国杀,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匹配ai智能武将,培养成长。

       女主电竞女神司马一一,邀请因遭人陷害被竞赛两年的天才玩家郭小野复出参赛,洗刷污蔑,找回初心,和自己本命武将郭嘉过关斩将,却在比赛中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游戏中的伤害竟然能传递给现实中的玩家...

       前两集主要讲的就是司马一一和郭小野的参赛过程,简单铺陈了主要的人物关系,像是介绍了司马一一的父亲,就是这款全新版本三国杀的开发者,而郭小野是为了奖金,替父还债,才选择去赛场比赛。

怕郭小野不去参加三国杀大奖赛,司马一一还翻窗来到他家,不小心被郭小野按倒...

两个主角也是因为三国杀而相遇的

       不过,游戏跟动漫剧情的结合方面有比较大的问题,三国杀虽然说是一款老游戏了,但是不知道这游戏的游戏规则的人却也不少,可是三国杀动画的第一集其实并没有很好的给新观众介绍游戏该这么玩,导致许多观众看起来一头雾水..

       而对于老玩家而言,动画的第一集也有很多槽点,比如第一集唯一一场战斗较量,来自职业选手海选决赛,女主角司马一一拿出了本命英雄司马懿,与另一个选手的甄姬1V1对决。然而第一集最大高潮,策略上的胜负手:女主司马懿挂了个闪电,卖血反馈拿了个对手的黑桃5的+1马改判。

       这是个什么程度的操作呢?其实就相当于英雄联盟里上单准备卡经验升6反打,炉石猎人头上明牌挂冰冻陷阱,斗地主农民看着地主手里捏王炸,然后对面的“职业选手”选择莽了上去...

       而回到三国杀上,其实现在只要三国杀的玩家,大家都知道司马懿有闪电是什么样的用法。司马懿能改判闪电,这有啥好惊奇?属于是路人玩家都可以打出的操作,却在动画里放在了职业选手相互“智斗”的环节上...

       整场对局,不懂游戏的观众看不明白游戏规则,但是明白游戏的玩家却又觉得这样的低级智斗太尴尬...

      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许多改编自游戏的电影之所以遭遇滑铁卢,是因为它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游戏。游戏公司所做的似乎只是提供IP,而电影制作方并不了解游戏,还雇佣了一群对游戏同样缺乏了解的编剧……

      游戏改编动画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对于欧美日这样,游戏产业十分发达,且在动漫产业链条上有成熟且完善的产业模式的市场来说,游戏改编动画方面已十分娴熟,不仅成为了一种多方共赢的操作,更能进一步挖掘游戏IP的价值。

       国内在此方面起步较晚,所以在发展上就显得很是磕磕绊绊,比如产业链上的不成熟,就决定了厂商们在改编动画的时候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和精力,同时质量还难以保证,还有便是用户对于改编动画的认可程度是未知的,加之不能带来直观的收益,让游戏改编动画这条路变得有些“吃力不讨好”。

       这些失败的改编动画往往也踩了类似的坑,玩家们期待在动画中感受到像游戏中那些震撼或者激动人心的体验,结果这些动画中的主角们的行为表现大多流于形式,剧情的精彩程度也往往没法和游戏原作相比。

       不过也有部分原因是资金的投入限制也使得大多数游戏改编动画没法充分施展拳脚。例如像《剑灵》这样的端游大作本身在游戏的投入上就非常巨大,但是对于游戏开发公司而言,可能就不太愿意花费太多的钱去制作动画版,毕竟对于这样一个动画版是否最后能够成功,游戏公司有着很大的疑虑,不太敢于去冒着巨大的风险,所以最后只能草草收场,《剑灵》在2014年推出的那部TV动画剧集《剑灵:洪门传说》就只有13集,根本无法展现原作庞大的世界观和众多的NPC,剧情也是各种崩坏不知所云。

       当然在过去这些年依然还是出现了一些评价很高的游戏改编动画,其中成就最高的可能是根据精灵宝可梦游戏系列改编的一系列TV动画剧集和剧场版动画了,从1997年首部《精灵宝可梦》TV动画播出至今,相关的动画层出不穷,随着游戏的迭代也不断推出各种TV动画和剧场版动画的续作。

       这大概是最早的游戏和动画联动取得成功的典范案例,因为有不少游戏玩家会去观看这些动画,反之也有不少对宝可梦不太了解的路人可能在观看了动画后回去购买相关游戏,最后使得宝可梦的玩家群体越来越庞大。

       后来也有一些公司效仿宝可梦取得了成功,例如LEVEL-5的妖怪手表系列和闪电十一人系列也是游戏和动画双管齐下,最后收效不错,而且妖怪手表的动画对于游戏的销量助力很多。

       不过这类成功作品大多还是局限于子供向的领域,近些年更出圈的,更成功的范例应该算是《赛博朋克:边缘行者》这部热门作品了。尽管《赛博朋克:边缘行者》则以游戏中的世界观为蓝本原创众多新角色,将动画的故事定位为游戏中的前传。但导演编剧们凭借着对原作故事有足够深入的理解,以及对观众需求有着足够通透的观察,让《赛博朋克:边缘行者》成为了相当出色的作品,获得一片好评。

       再看三国杀,开头的比赛稀里糊涂打了一堆,基本规则也没讲,卡牌对战也不清晰,给人一种好像很“职业”的感觉,但打出的操作完全没有职业的素养。当然编剧选择用两场“高水平”对决展开动画的世界观,无非是为了塑造一种精彩、热血但又比较轻松的“竞技”氛围,让动画和游戏关联起来,这种氛围能够激励观众继续看下去。不过对于动画来讲,更重要的是剧情要流畅精彩、对决要有基本逻辑,要真的有水平,这样才能够吸引观众。

       游戏改编动画想做好并非易事,《三国杀:太平天书》显然需要更多的努力。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