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AI动画,因长得太丑被国外网友骂翻了

小蛙

作者:小蛙蛙蛙

发布于2024-06-07 18:30:43 +订阅

       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崛起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

       其实从Midjorney的大范围使用引发AI绘画热潮以来,才过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但在这一年里,这一技术、以及对技术本身的应用方式得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发展。

      AI发展得有多快呢?

      去年年初,AI绘画刚刚兴起时,“AI画不明白手脚”还是当时的互联网共识,然后不出一个月,就已经有数个完全覆盖手部脚部问题的解决方案;

       后来人们觉得就算AI绘画大行其道,但制作更高级的动画显然不是AI能够承担的工作,然而就在3月份,致力于用AI辅助制作动画的小组Corridor发布了一个7分钟的短动画《石头剪刀布》,引领了动画行业的“新革命”...

      如今,AI绘画已经各种画风上多面开花,甚至已经在绘制真人的道路上走了很远。这一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自我娱乐,还可能影响相关产业的工作模式。

       去年8月,国内也有博主依靠Mid/journey 和Runway制作出“AI版”电影《流浪地球3》的预告博获得了超过180万次的观看

       几个月时间过去,无论是Mid/journey,还是Runway,抑或Pika等AI图片以及AI视频工具,都无一例外地在持续突破以前的自己,自动生成的相关技术愈发使人震惊和惊艳。

       但除了个别AI 作品一经展示就让大家瞠目结舌之外,也有许多AI作品制作出来只会让大家看个乐子...

       就比如最近在外网议论很多的AI动画电影《谁说死亡是美丽的》。

      这要从即将在法国召开的“动画界奥斯卡”,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le Festival d'Annecy的一份展映名单说起。

      创立于1960年的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动画节,如今与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并列为国际动画协会认证的全球三大动画影展。其下设的动画长篇、动画短片、电视动画等奖项为世界动画界的最高荣耀。迄今我国动画只有香港的《麦兜故事》获得2003年动画长片大奖,这也是中国动画获得的最高奖项。

       但这都不是的重点,最近,备受网友关注的则是动画节的午夜特映场“Midnight Specials”展映单元上。一般来说,放在这个展映单元里的动画影片,大多数都是些在拍摄手法或者是影片内容上实验性的原创作品。

      而在这次展映名单里中,就有来自13个国家的20部影片,其中有部日本剧场动画名叫《死が美しいなんて誰が言った》,翻译成中文是《谁说死亡是美丽的》。

        这部去年12月在日本国内上映的动画电影,讲述的故事不难理解。在一个末日世界里,僵尸病毒蔓延日本全国。一个感染病毒的女实习医生,一直在照顾主人公和他的妹妹。突然有一天,妹妹的症状恶化,变成了暴走的僵尸,由此医生和主角开始了求生之旅...

       不过死亡到底怎么美丽我不知道,电影里几个角色确确实实丑的可以。随便找几个电影片段截图,就能看见几个主角展示颜艺...

       就算是AI制作的,大家对于这部电影能做出来的动画质量心里有数,但如此接地府的画风实在是让大家接受不了,而被更多网友批评的点是,“今年足足有3400多部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影片投递到动画节,凭什么这样的片子能够得到展映机会?”

       其实这部动画在去年十月刚发布预告片的时候,就在网上引发了一阵讨论,不仅是因为它奇葩的画风,更在于这部动画的宣传重点,全世界首部由AI制作的动画电影。

        制作团队偶尔发布的动作捕捉部分的解析视频也煞有介事:

        在前期宣传里,制作团队数次用了“新时代的到来”、“全世界首部AI制作的电影”等夸张的说辞来吸引观众和媒体的关注,但事与愿违,他们独特的宣传方式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正面效果,反而因画风和质量问题遭到了很多质疑。

       不过当时大家对于AI的关注更多的还在绘画上,对于一眼看上去像是粗制滥造的动画,显然没什么人关注,而官方又没有解释到底哪里用了AI技术,所以大部分观众都觉得这部片子更像是跟风而已,只想博个噱头才故意这么宣传。

上映之后在日本只有1.6的评分

      如果不是今年的安纳西电影节把它选进了展映单里,它应该也不至于被骂的这么惨,毕竟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去年还上映了这么丑的AI动画电影。

       而在5月17日,在被提出质疑的两天之后,安纳西官方在Catsuka的账号下面发表了一则声明,声明下方署名的是他们的艺术总监Marcel Jean。

      大致的意思就是,如今关于使用AI软件制作影片有很多的争议,为了和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需要更多地了解像这样的AI 制作的动画电影,这也是他们入围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声明中提到的奥斯卡获奖短片《探戈》,当年也是部颇具争议的作品,而它“到底是不是动画”的问题也一直让人们争论不休。

       这部短片中,先后有36个真人角色逐一登场,在狭小的房间里,出场人物虽容在同一个空间,但都在各自忙碌,并且恰巧避开了彼此,仿佛处在一个个不同的平行空间里。仅用8分钟,不仅表现出了“人生”的哲学主题,还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动画拍摄方式“实拍动画”。

       不过尽管都是饱受争议的作品,但拿《探戈》举例子,总有些偷换概念的嫌疑。网友们显然也不买账,尤其是在“AI侵犯版权”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的现状下,这份声明给大家提供了新的槽点...

《探戈》真的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大家关注的重心并不只在“AI=动画?”上

       总之大多数网友的观点就是,本来就是一部噱头大过实际的电影,然后它不仅丑还有可能涉及到侵权...

       其实回过头来说,依托AI生成工具,完成视频创作,对于动画领域来说,这也是全新的领域。从剧本构思,到分镜、再到图像/视频生成,包括音乐等,这一整套流程都有相关案例采用AI担当最强辅助,可见技术的愈发成熟能够真正简化个人创作者的影视、以及动画制作流程,同时时间、效率也大幅提升。

       但需要面对的事实是,大批艺术家表示生成AI动画和AI 绘图类似,都大量使用了人类原创作品训练,且未经同意,这是一种高科技形式的剽窃。

       在许多由AI引发的议论中,表达不满的还不仅仅画家艺术家,也有作家表示,写作赚钱已经很廉价了,还要被AI替代,自己深感不安。

       不过在这次的AI动画电影闹剧表现出来的事实来看,许多创作者们大概能稍稍安心一些。其实每个创作者创作一部作品,都是要把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生命体验’通过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表达方式放到作品里面。而AI虽然可以通过训练来模拟各类图片和文字,声音,但AI它不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个体,它没有办法产生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想要AI要创作出超越人类情感的电影作品,也许真的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AI动画《愚公移山》

       正如一些动画创作者们说的那样,“我们把AI还是定义为艺术家辅助创作的‘第二只画笔’”,也许用这样的句子来描述如今的人工智能更为合适。

       AI确实正在让人类世界产生改变,不过无论它是令人激动的科技变革,还是取代人类的洪水猛兽,看来都还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