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成灾”的中式恐怖游戏,为何越来越相似?

小编游话说

作者:紫菜蛋花汤

发布于2024-06-06 16:48:33 +订阅

  说起恐怖游戏,那可是游戏界的“常青树”!什么中式恐怖,日式恐怖,西式恐怖,东南亚恐怖等等,可谓“百花齐放”。

  虽然我个人非常喜欢恐怖游戏,但对那种突如其来的“Jump scare”并不感冒。我认为,能营造出恐怖氛围的才是最高级的恐怖游戏表现手法。然而,这种表现手法的门槛并不低,像《寂静岭》那样标杆级的作品更是罕见。

  虽说中式恐怖游戏的源头已经无从考证,但近些年来,各种中式恐怖游戏“宛若井喷”,几乎每两年都会有那么几款优质的中式恐怖游戏“出圈”。

  那么,中式恐怖为什么在国内这么火呢?

  其实这与我们的民俗文化有关,相比于西方恐怖的残忍血腥,中式恐怖主要是靠氛围和精神攻击,比如红嫁衣、白蜡烛、纸人等。这些都源自我们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到的传统丧葬文化以及民间怪谈,代入感极强。

  关注过各种网络电台节目的人,应该都知道,什么"东北农村诡异故事"、"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这类作品的收听率非常高。而游戏也是一样,一款优质的“中式恐怖游戏”能吸引的国人并不会少。

  随着近些年《烟火》、《纸嫁衣》、《人窟日记》等中式恐怖游戏的推出,不但在玩家中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也让“中式恐怖”在恐怖游戏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加。

  同时,随着中式恐怖游戏的知名度暴增,越来越多的小厂商也加入了进来,他们为了快速占领市场,直接选择模仿成功案例。这就导致游戏内容雷同,缺乏新意。

  是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很多中式恐怖题材游戏,不管是人设、还是剧情,同质化严重,给人一种“赶工下的半成品”既视感。

  众所周知,中式恐怖游戏的玩法相对单一,主要以解密为主,玩家需要通过互动、对话等方式获得线索,然后通过解密推动关卡,再穿插一些小游戏,以增加玩家的互动参与感。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同类型游戏上线,中式恐怖游戏也面临着同质化的问题。而玩家在玩过一款游戏后,很容易对其他同类型游戏失去新鲜感。

  此外,中式恐怖游戏中使用的经典恐怖故事题材也在被反复使用,如冥婚、丧葬、阴阳眼、校园传说、古宅探险、医院惊魂等。这些故事桥段虽然能为游戏提供独特的氛围和背景,但由于过于常见,玩家在玩多了之后,也会产生“疲惫感”。

  从目前来看,中式恐怖游戏如果想要持续发展,还是离不开创新。创新不仅包括游戏玩法、故事情节、角色设定等方面,还包括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新解读和挖掘。只有在创新中找到平衡,才能制作出更加优质的“中式恐怖游戏”。

  最后,小编还是希望“中式恐怖游戏”这一类型能越来越远的!

小编点评: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