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名人然后化身“复制体”,成了新的流量密码

星灭山上一白妖

作者:星灭山上一白妖

发布于2024-05-21 15:53:21 +订阅

       前段时间在地狱笑话吧看到一个帖子,有老哥表示如今的地狱笑话已经形成了“海陆空”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要说对互联网梗文化的贡献和知名度上的差距,相较于科比身上经过多年解构、延伸出来的地狱笑话合集,胖猫和墨茶这两位显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好像有哪里不对。

       泼天的富贵和流量落在几位不存于世的名人身上,自然也会有人开始煞费苦心的“偷吃贡品”。

偷吃贡品

       这其中最为典型、最为成功的代表,无疑是功成名就的贵州科比”。两年前的他第一次穿上24号湖人队球衣,手持篮球、坚毅回眸的短视频发布后迅速蹿红,收获了上千万的播放量,在此之后不仅自己赚了个盆满钵满,甚至还给身边的亲戚和粉丝打造出了诸如“贵州奥泥耳”等人设。

       但大伙应该也能看得出来,这种蹿红很吃“天分”——或者说很吃身体硬件和名人的契合程度。

       不仅如此,这种外观上高还原度的“复制体”尽管初看时很有乐子,但往往在观众将其围住,点评一番后便会散去,流量很难长期维持下去。所以说,真正能长盛不衰的显然不是外表,而是那些名人经过解构之后,身上自带的地狱笑话和乐子——这才是如今互联网上的大伙最喜欢看的玩意儿。

       有了这样的思路,这些流量就不再是那些长相酷似名人本尊的“复制体”专属的了。

       在这个科比依然红遍中文互联网的“后贵州科比”时代,就出现了这种极为抽象的牢大直播间:卤蛋+冰红茶的极简主义风格。

       同样的,另一位老哥“云南阿辉”虽然在流量上和第一个吃螃蟹的贵州科比天差地别,但他的直播天赋却是相当明显的。

       在自己发布的视频下得到“高人指点”走上了模仿科比的路子之后,他也没有局限于模仿科比的外观,而是复刻上面提到的,大伙最喜欢的地狱笑话和乐子——牢大,别肘。

       就这样靠着表演肘击和复刻地狱笑话,这位新兴的牢大甚至在直播连麦PK中赢下了了“姚明复制体”和多名女主播。

       当然,不乏平时不听课,单纯想要毛点流量的。但很明显,绝大部分弹幕都很不看好这种操作:不仅外观上差别太大,甚至没有半点大伙想看的好活。

       与之相对的是一些喜欢挑战高难度的朋友:

       只是这个复刻难度确实太高,虽说的确很有挑战精神,但直播效果只能算是一般。

但如果将思路再打开一些,不再将目光局限于这些已死之人的流量,而是连活人的“贡品”也不放过,那才是真正的集大成者。

偷吃活人的“贡品”

       从上面这些例子当中大伙能看到的是:除了极少数自学成材之外,绝大部分的“先天流量圣体”都是被评论区的围观群众所发掘出来的。

       由此也就出现了“听劝”这个说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展示自己的短视频自拍,想要让评论区的大伙也给鉴定鉴定自己的体质好坏。

       于是就出现了类似“牢签”的主播,在服装足够还原的同时还踩着缝纫机,一旦踩得有点懈怠还会被身旁的“典狱长”训斥几句。

       之后在观众的建议下,又给自己的直播间增加了点“纯狱风”的装扮。

       甚至还有在观众指点下一步一步走红的“养成系”主播。

       “保安阿斌”,或者叫他小陈,在今年4月发布了一段视频:模仿科比的火了,我模仿什么能混口饭吃——听劝。

       然后就有人提出了模仿反诈老陈这条路子。

       小陈自己也确实做到了“听劝”,再出现在镜头中的他,已经换上了大伙可能十分眼熟的,老陈的同款短袖,同时还时不时复刻一下老陈当初被大伙截图加以讽刺和调侃的标志性动作和表情。

       这可并非无用功,要知道如今小陈在抖音上的视频数据已经能碾压上百万粉丝的老陈了,甚至直播也要更为红火。

       就像评论区说的那样“别人摸着石头过河,他骑着老陈过河”。

       当初的老陈靠着宣传反诈蹿红,可随后选择辞去公职以及种种行为,成为了观众讽刺和调侃的对象。这样一个曾经有热度、有梗可以调侃的网红无疑是相当优秀的模仿对象。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道路不可复制,但如今的事实却告诉我们“复制失败”反而有可能收获成功。

       这种群魔乱舞的景象实在是有些混沌了。

       但好在经过不断的结构和滥用,大部分的梗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攻击性和“地狱”性质,变成了更为纯粹的乐子——主播为了流量,观众想看个热闹。

       也算是双赢?更何况,那些被模仿者本人还没意见呢……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