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站评分如今被赋予太多意义,可游戏不只有M站90分

言之有理

作者:三明

发布于2024-03-21 10:19:30 +订阅

  游戏近年来受欢迎程度不断攀升,整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化成为行业的主要焦点,发行商们对M站(Metacritic)评分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因为高评分往往能为他们带来更高的销量保障。

  乍一看,这种策略似乎合情合理。毕竟,追求高评分与制作优质游戏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许多玩家,包括我本人在内,都曾倾向于避免购买评分低于某一标准的游戏。

  可是在深入反思后(玩游戏玩的),我的观点发生了显著变化。我逐渐认识到,高评分并不总是等同于优质游戏。很多时候我喜欢的游戏评分仅为70-80分左右,但我对它们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某些90分的游戏。

  索尼等大型发行商致力追求M站90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发者们的创意空间,可能会对游戏行业的创新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必须认识到,评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游戏的品质和价值。

  虽然M站的媒体评分相对权威,但其用户评分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由于M站允许任何人自由注册并发表评论,缺乏必要的审核和验证流程,一些备受瞩目的游戏如《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和《地平线:西之绝境》等,都遭受了大量不公正的恶意评价。M站早先承认了这一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至今仍未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尽管如此,发行商对在M站上取得高分仍抱有明确期望,尤其是媒体评分。例如《最终幻想7:重生》团队就设定了90的评分目标,《往日不再》的制作人也透露,索尼对于预算仅为1000万美元但评分仅为70的项目不愿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做法在PlayStation平台上颇为有效,依照这种思路制作出来的游戏在制作价值、故事叙述和游戏体验等方面都表现出色,但他们大多数过于保守,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导致这些年来的游戏内容趋于同质化。不过这一问题并非PlayStation所独有,所有追求高分的游戏发行商都可能陷入这一困境。

  以《往日不再》为例,尽管它在M站的评分仅为71/100,但仍有许多玩家呼吁推出续作。再比如《刺客信条》,这款游戏在推出第二部后才真正受到玩家们的关注与喜爱,如果只参考M站的评分,那么它可能永远不会有续作问世。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事实——如今,M站评分在游戏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预测未来游戏的销量,还会对发行商的股价产生影响——这下真有点致命了。

  正如我们不能仅凭腰封上的作家推荐来判断一本书的价值一样,我们也不能仅仅依赖M站的评分来评判一个游戏的优劣。玩家们在选择购买游戏时,更应该参考详尽的视频评论和深度文章,以做出明智的决策。不过最好还是试玩一下,毕竟现在很多游戏商店支持退款。

  众所周知,有许多在市场上备受欢迎的游戏,最初并未获得过高的评分。比如《蝙蝠侠:阿卡姆起源》,这款游戏在玩家中享有极高的口碑,其Boss战设计更是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但它在M站的评分仅为74/100。另一款备受赞誉的游戏《蜘蛛侠:破碎维度》也仅获得了76/100的评分。往近看还有《幻兽帕鲁》和《绝地潜兵2》,它们的媒体评分并不太高。

  这一切都充分证明了,一款游戏的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它是否能达到M站90分,更在于它是否能给玩家带来乐趣,让大伙打心底里感到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