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对佳宁诈骗案的合格改编

游光掠影

作者:绿毛水怪

发布于2024-01-02 15:00:17 +订阅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金手指》是一部有些奇特的融合电影,它试图触及最大的秘密,却又浅尝辄止,对于宏观环境的加息变化、政治语意的回归以及金融危机的隐患都只字未提甚至含糊其辞,只是专注于放大一个白手套的小局。

  电影确实有努力营造着港片黄金时代的风采。

  可惜故事讲述得不够出色,想讲述的内容过多,没有哪一部分讲得特别出色,感觉过于零散、混乱。整体上是渐入佳境到逐渐衰弱的趋势在进行演绎,主角的命运是这般,事件的呈现也是这般。开头并非特别吸引人,结尾也有些许潦草,但中间部分确实很直观的呈现了一些论点。

  从纯粹的做戏上讲并不突出,甚至片刻间无法与当下众多类似的香港犯罪片有所区别。

  意外的是,庄文强构建了一个承载着巨大表达野心的主角,梁朝伟饰演的角色,往小了说,他就是改编案件佳宁诈骗案的主人公,往大了说,他代表着整个香港,或者说是某种香港本土自我意识的集合体。

  他模糊了一切简单的道德观念和体制理念,化为一股贯穿古今的、极具代表性的暗流。历史也许从未正视过他,但实际上,他却是香港意识形态上无法割舍甚至可以称之为核心的幽魂支柱。

  影片的看点应当是:改编的事件原型和两位影帝同台飙戏,电影本身的氛围营造。

  两位影帝的演技自然是毋容置疑的,之前也曾合作搭档过,不会出现一方接不住戏的尴尬场面。不过,电影中的人物角色早塑造方面缺乏深度,且两位主角本可以营造出火花四溅的关系,却完全成了空炮。

  在电影未上映之时,一度被认为是《无间道》的镜像。

  03年,刘德华和梁朝伟主演的《无间道》系列至今仍然是许多港片迷心目中的巅峰之作,两位演员凭借该系列电影斩获多个奖项,片中于天台上的对峙算是最为经典的场景。

  《金手指》恰逢《无间道》20周年上映,梁朝伟和刘德华再度聚首,重新演绎双男主的猫鼠游戏,两人角色置换,刘德华饰演不畏艰险的廉署探员,而梁朝伟则扮演隐藏在资本市场中的"硕鼠"。

  一出好戏登场,只可惜“遗憾”谢幕。

  《金手指》并没有像20年前的《无间道》那样给香港电影带来新的叙事,也意料之中地无法企及《无间道》在票房和口碑上的高度。梁朝伟和刘德华这两位影帝确实宝刀未老,同台对戏带来的压迫感还是不减当年。

  梁朝伟的戏份相对突出,讲同伙的支线比较多,体验更加迷幻,刘德华这边就显得孤军奋战,只有一层家人线,观感更真实。《金手指》没有双人双面的颠覆设定,也没有枪战、卧底、兄弟情的港片三件套,而是在美术上发力,打造疯狂奢靡,挥金如土的场面。

  在背景描绘上,导演直面历史批判港英末期的混乱和虚无,资本主义的腐朽味儿拍得那是相当的地道。

  电影做到了又空虚又致幻的视听,分明是魔幻一般的情节,却又分为真实,因为真实事件比这更为无厘头。

  1980年,一个神秘商人豪掷10亿买走了香港中环的整栋金门大厦。

  仅仅过了9个月就17亿转手卖了出去,一进一出豪赚7个亿,于是大家开始挖幕后大佬的来路:佳宁集团董事长陈松青。

  查过之后发现,他4、5年前还是个吃不起饭的"港漂",北漂5年都不一定能摇到号,然而他就能买下中环整栋楼。陈松青创造了香港地产金融圈的奇迹,也引起了香港廉政公署的注意。

  1982年中英谈判后港股崩盘,佳宁股票停牌,廉署正式对陈松青展开调查,这一查创造了廉署多项记录,有些更是刷新了之前的司法史记录。

  该起案件,成了史上诉讼费最高,保释金额最大,耗时最长的案件,调查过程中还牵扯出4条命案:一名财务被谋杀抛尸、一名律师在泳池淹死、廉署主任自杀、法官车祸身亡。

追查案件踏足国家

  即便这些案件的真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香港法院就是不能判陈松青有罪。直到1996年陈松青在香港回归前,突然主动自首,只是当时的时机,因着当时的刑法制度,他只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此外,他还以心脏病为由一半的时间在病房度过。

  佳宁案成了廉政公署最失败的成功。这便是电影原型案件的大致情报,很多事情都因为缺失细节而显得荒诞,也或许不是细节的原因,陈松青本人就是这样荒诞的人。要将该案件还原拍摄出来,影片自然是经过增添润色的。

  《金手指》开头,梁朝伟演的程一言收了任达华100块给他当托。

  假扮富商哄抬地价,仅凭一场虚张声势的表演,100万的支票就进了程一言的口袋,宛如一篇寓言故事,100块钱即开启了程一言世纪骗局的序章,后续的发展可想而至,戏越演越大。

  从巴结豪门阔少到炒作买卖金山大厦,公司股价一路飙升,三两下就成了中环之狼。这部分的场景构建还是渲染得相当好的,骄奢淫逸的荒诞气氛被金色所哄抬,画面中的人也拍得珠光宝气。

  考虑到土豪金过多会显得老气,观众也会审美疲劳,每到这样的场景出现时,人物的形态表现都是有些夸张的,两者相得映彰,让观众的视角实时跟着人物围绕,不至于现在表象的场景构造中导致厌倦。

  程一言领着豪门阔少去看古董收藏,金碧辉煌的镜子走廊虽说金色运用的并不是特别多,但在镜面不断折射之下,就是有那种很繁荣发感觉,仿若进入金子迷宫。

  视听营造自是没得说,不够改编扩充细节后的案件带来的震撼程度,却逊色于只是框架原案。正如开篇所说的,中间量大管饱,两头稍显潦草。场面上的疯狂甚至盖过了情节上的高潮,正邪势力的对抗缺少平衡感,显得廉署这边气势比较孤单。

  程一言这边能屡次支付干万保释金,十名太平绅士担保和法官称兄道弟,就像个无解的谜题,廉署方偏是开头气势很足,结尾却只剩刘Sir一人苦苦支撑。

  影片的结局有些仓促,缺少些程一言的心理活动描绘,但个人很喜欢1996年刘Sir去程一言住所抓他时的对话。

  那时程一言贴脸嘲讽说你抓了八次都抓不到我,有什么用?

  刘Sir义正言辞地反驳,每一次抓你,都能掀开一些新的丑恶,都能追回一些新的赃款,总归是有用的,而且,这么多次,总归有一次可以抓到你。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