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战警:暴戾都市》抛却游戏本身还能聊什么?

游知有味

作者:刹那·F·赛耶

发布于2023-11-06 13:57:55 +订阅

  对于《机械战警》这个ip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自1987年问世,系列电影、同名漫画、动画和电视连续剧层出不穷。

  或许也由此奠定了《机械战警:暴戾都市》的整体基调:服务粉丝

  1987年7月横空出世的RoboCop让初入好莱坞的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一炮打响。

  RoboCop是这个系列的初始之作,也是最成功的一作,影片融合了犯罪、科幻、动作乃至喜剧等多种类型电影的成份,加之导演保罗·范霍文对于场景、节奏、特技的出色掌控,使其连续占据了两周票房冠军。

  利用人的大脑和智能,结合科技和钢铁,进而发展出全新的机械人是这个系列的主要核心,人与机械、人性本恶、反政府、反精英和末世情结都是《机械战警》所想呈现的主题。

  2014年改编上映的《机械战警》算是将RoboCop这个ip再次推向大众视野,这次改编加入了男主角逐步被改造成“机械战警”的过程以及个体与家庭的关系,但其呈现的感情线煽情不足、冷静有余使其难以超过原作。

  近期与该ip相关的影视呈现应当是今年8月推出的《机械战警的诞生》,它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电影的幕后故事。

  离开影视领域,值得一提的必然是11月3日发售的游戏《机械战警:暴戾都市》,单看售价只觉得主机港服468、568港币的售价纯属收割粉丝,steam199的售价也是有些小贵的。

  当然抛开游戏聊价格就跟抛开剂量谈毒性一样,耍流氓,为此咱就来聊聊这款致敬经典、落后十年的《机械战警:暴戾都市》。

  这款游戏的人物设定是沿用了游戏的,玩家的体验视角即是男主角的视角:成为标志性的半人半机械英雄警察,努力为犯罪猖獗且危险的旧底特律带来正义。

  作为主打致敬回馈粉丝的游戏,首要谈及的自然是它的故事情节。

  新一波犯罪浪潮出现,机械战警和安妮刘易斯必须调查有关新药的事件,并阻止名为“New Guy”的新老板,他是整个城市潜在的最为强大的罪犯。

  随着故事的进展,机械战警想起了他前世的事件,比如他的妻子和儿子,当时他在医院里死了,甚至还记得他死的时间。

  老实说,这作的支线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例如:“爱狗人士为小狗取名着火,每次遛狗都大喊着火,着火啦,引发领居不满,他希望处理一下领居”“线人为了奖金自己举报自己”“毒贩牵扯反垄断法只为谴责半价出售”

虽然剧情设定有些讽刺,但跟前段时间的“打狗”事件相比真的很有爱

他甚至被抓的时候还想着奖金,我真的哭死

这就是“科学研究没有贵贱”的最佳呈现吧

  当然,主线也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的,例如“需要搜查嫌疑犯的地下室,但是没有搜查令,可以通过嘴炮也可以在附近闲逛搜集犯罪证据来开门”真的很有代入感,这让我想起了《特警判官》(褒义句),觉得自己就是一位真正的警察,不会觉得只是在扮演没有情感的机器人。

  既然聊到了剧情自然脱离不开还原致敬,个人认为还原度那是真没得说,核心点拿捏的死死的,可以说是目前机械战警游戏中制作的最好最接近电影的了。就说ED-209失控杀人的部分吧,剧情表现是完全没问题的(人物动作僵直暂且不谈)。

  在主线推进部分确实是无可挑剔的,《机械战警》粉丝无脑冲就行,绝对不会吃亏。

  抛却剧情呈现,另一个组成游戏的重要因素就是玩法了,在战斗打击感方面就是非常纯粹的FPS了,无脑爽。

  其剧情是直白的、较短的,玩家只需要拿着重机枪突突,配合各种子弹时间和爆炸,敌人一个一个颅骨炸裂,搁谁谁都得爽一爽。

  对于追求剧情且不喜欢高难度操作的玩家自然是非常友好的,但对于追求游戏性的玩家这部分可能就有所欠缺了,抛却剧情遇到敌人只需莽,导致后期就有些枯燥乏味,缺少刺激性了。

  探索部分个人觉得也是可以改进的,对象扫描系统必须按住鼠标右键激活的方式着实有些累人,别的不说,就单放在机械战警这样的设定下为啥不能实时扫描和辅助瞄准?

芯片系统连连这个创新玩法看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趣的。

  《机械战警:暴戾都市》与Nacon的前几部作品相比算得上进步显著,但其优化还是不够的,游戏BUG比较多,人物动作比较僵直,转场过多的黑屏、白屏,说好听点就是带你重温十年前的游戏质感

  对于这款游戏,纠结的玩家只需要清楚:你是原创电影的粉丝吗?想感觉像电影中的机器人吗?好吧,你去吧!这个游戏就是这样。

  直白的讲就是如果不是粉丝不建议购买,游戏体量小、除剧情外其他地方都比较粗糙且定价虚高。相反的,如果你是粉丝那就无脑入手吧,这个游戏将没有任何缺点,每一步都是圆梦

机械战警:暴戾都市
机械战警:暴戾都市
平台:PC
0%的玩家推荐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