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选出中国历史长河中最深入人心,且被后世之人反复雕琢的时代,三国定在备选之列。时至今日,国人的三国情怀未曾减退,一代代年轻人仍在历史语文课本、当代文娱作品里,细数千古风流人物,反复品味三国故事。
像是近期,就有一部聚焦三国的动画《火凤燎原》备受关注。有趣的是,这部作品的主角并非仁德之君刘备,也不是一代枭雄曹操,而是以司马懿和燎原火两位男主为出发点,这般新奇的视角也引发了诸多讨论。
比如在弹幕评论中,粉丝们难掩激动、直呼“惊喜之作”,初次接触这一作品的新观众,则略显困惑,“怎么和我印象中的三国不一样”。看上去不同观念的碰撞,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其实也是《火凤燎原》内容吸引力的最好证明。
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如何出新?
自4月29日起,动画《火凤燎原》每周六在B站更新。作品改编自中国香港漫画家陈某创作的同名漫画,原作目前仍在连载,作为现今世界上篇幅最长的三国漫画,已经出版单行本73卷,体量超过日本知名漫画《三国志》。而上线不久的改编动画,在保证还原度的同时,则更加清晰、生动地将这段三国新编展现给更多观众。
面对“如何把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玩出新花样”这一问题,《火凤燎原》仅凭开头几集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策略、计谋,这是一个极为重视头脑的世界,主打的就是挑战观众脑力的“出其不意”。
动画第一集中,司马懿为攫取最大利益,决定派出残兵,刺杀奉董卓之命前来招揽的军师许临。
司马懿手下的“残兵”,是《火凤燎原》的原创内容,设定为“传闻中从未失手的刺客组织”。就在保护许临的卫兵不敌来者时,赵火登场逼退了刺客,可正当有弹幕开始笑话残兵“从未失手”,跳出的新角色成功完成了刺杀任务。然而一切还没有结束,观众很快发现被刺杀的是许临替身,赵火随即揭露身份,自己是残兵组织首领燎原火。原来早在一年前,燎原火便受司马懿之命接触许临亲信赵贤,获取信任后成为其义子,即赵火。
半个小时的内容,剧情堪称跌宕起伏。许临寻找替身已经是审慎之举,可司马懿与残兵更胜一筹。观众直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一切尽在司马懿的掌握,也对该角色运筹帷幄、重视利益有了进一步了解,而另一位男主燎原火的出色表现,则证明其冷静从容、身手不凡。此外,默契配合的残兵组织成员小孟、郭昂、张雷,因许临之死被激怒的董卓和吕布,诸多人设的设立,也为后续内容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原创组织残兵的融入,所带来的创作空间还算广泛,那么《火凤燎原》第三集中对刘关张三人刻画的颠覆,极具挑战性。
刘关张三人来到经阳城,先是当众抽打经阳太守,然后刘备以董卓名义向民众征召军饷,张飞将出声反对之人丢出城外以示威严。经历了百姓交出钱财、士兵抄城,刘关张一行人在关东联军入城之前离去。看到这里,有观众开始惊叹“刘关张怎么成了恶人?!”,后续剧情则迎来反转,晚到一步的关东联军原本想大肆搜刮民财,却因经阳百姓再无可劫以及热情相迎,打消了念头。再后来,被张飞丢出城外的人从草垛上坐起,成为经阳城“大恶人”的刘关张三人带着物资,救济关东联军刚刚劫掠过的护阳城百姓,观众突然明白了这群人的良苦用心。“抄一城,救两城”的设置,既展现了刘备不计较荣辱的仁义之心,关羽张飞二人愿追随他左右的原因又不言而喻。
动画中像这类令观众称道的计谋斗智、理念碰撞,正是《火凤燎原》最扣人心弦的部分,有赖于悬念的设置与破解,情节构建的峰回路转。即便首次接触此番新鲜解读的观众,也能被剧情走向深深吸引,保持住关切人物命运、欲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
幻想与史实交织的魅力
关于三国这个风起云涌、群雄逐鹿的时期,完整记叙的史料却是有限的。我们目前能够参照依据的《三国志》,是由晋代陈寿编写的纪传体国别史。虽然史书撰写会受到人为与时代因素影响,但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风貌的《三国志》,成为了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的近百年内,无论大英雄还是小人物,都共同见证了历史巨变。人才辈出的时代,为各种故事诞生提供契机,因此后世关于三国进行的再度创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像是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参照《三国志》及注释资料,融合民间故事,写出了《三国演义》,它的流传极广、影响深远也无须ACGx在此赘述。
这些创作内容与方向,与作者身处年代与个人想法息息相关。到了现代依旧如此,在文娱行业内容需求下,创作者们对三国时代故事与人物的挖掘不曾停止,还会不断在各自作品中融入新的想象,赋予新的理解。远观日本市场,三国题材游戏、动漫层出不穷,不禁让人感叹他们对三国“爱得深沉”,而近看国内,仅仅在影视剧领域,这些年来对三国题材的挖掘,则从不同人物和视角切入,诞生了《军师联盟》《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作品,另外深挖诸葛亮、曹操、貂蝉等角色的个人剧集也各具特色,且都让观众乐在其中。
历史已经尘埃落定,人物命运节点不变,是相关题材的创作时的不成文准则。在大框架固定的前提下,有的聚焦历史,为人物填充细节,有的主打戏说,加入原创内容,但此番艺术加工其实相当考验内容创作能力。只有角色个性丰满、剧情逻辑自洽,将自己的风格、对三国的理解和价值理念融入作品,才能令新编真正使人信服。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标准,重看而今的《火凤燎原》动画,就会发现内容放大“智谋”的表现,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三国众生相。
比如昔日谈及吕布,大家会认定其为“战力天花板”,也可能会说他“有勇无谋”,甚至嘲“三姓家奴”。而《火凤燎原》中的吕布,观众在第二集他执着寻找杀害许临的“独眼将军”一事中,感受到了一代战神的恐怖实力。但一旦观众们仔细追更剧情发展,就会感受到这位吕布的智力级别竟也“恐怖如斯”。
动画简介中写道:“东汉末年,董卓乱京,挟天子以令诸侯,将诸侯亲属挟为人质。而后,在吕布的谋划下,准备以洛阳为诱饵骗盟军入瓮,火烧洛阳。”看来动画第一季,就是围绕火烧洛阳展开。吕布一方如何利用人性对潜在利益、危险的态度,扰乱各方诸侯视听,一步步设计“无可解的奇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吕布能做到何种地步,展现怎样的反差?“战神”之外的多方位刻画,让这位吕布的形象变得丰满,使人眼前一亮。
当然不只吕布,所谓乱世群雄,重点正在于在人,《火凤燎原》群像展现亮点颇多。与吕布正面交锋的燎原火,司马懿与诸葛亮身为智者的能力展现,刘关张以及原创角色袁方、孙淑等角色状态,皆会给观众带来一场场脑力碰撞。
最难能可贵的是,每个角色拥有自己理念,足以支撑自己的所作所为,观众们对角色们“谋定而后动”的信赖,从弹幕、评论区的留言中可见一斑。
对观众来说,《火凤燎原》的解读并非在为历史人物贴上新标签,也并不是简单的善恶评判,而是展现历史洪流里的人性,促使当代观众对历史产生更加深度的思考。
现在《火凤燎原》动画的观众互动中,有人感慨战争对百姓的摧残,有人试图理解各个人物各自立场的选择与坚持,有人开始查阅资料,研究讨论各位真实面貌……这可能是三国题材作品讨论的理想状态,也是当代同类题材作品所肩负的使命。
因此像《火凤燎原》这样,将经典三国故事做出新意的作品,我们很难用文字为其内容表现下一个明确定义。只有观众在真正追番之后,才会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正如明代杨慎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里感慨的那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距离今天虽然遥远,但各类故事的流传皆具意义——无论是否熟知三国的人,都能从相关内容收获惊喜和感悟。从这一角度来讲,每一部三国题材作品殊途同归,但凡能够引发兴趣,成为更多人了解三国历史文化的契机,便是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