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的武侠游戏这么NB CEO亲自出马 升职董事长

一岁七颗牙

作者:一岁七颗牙

发布于2023-01-01 17:36:20 +订阅

  他是世界上第一款,索尼专门为中国玩家量身打造的游戏,不仅游戏制作部部长亲自下场,甚至还请来了TVB的御用配音团队,以及制作出了《功夫》、《杀死比尔》、《少林足球》等经典电影的特效团队。 也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留下了坎坷曲折,但绝对浓墨重彩的一笔。

  《射雕英雄传》作为老爷子当年的成名作,也是他第一部被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热度一直都非常高,不仅常年霸占各大电商平台武侠小说的热卖榜,还能周期性的看到,各种翻拍的新电视剧、电影,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所以呢对《射雕》有游改想法的公司,真的是多到能从日本排到巴黎。

  比如早在90年代年,台湾智冠科技有限公司,就买下过老爷子的版权,并在93年出了一款故事冒险类《射雕英雄传》游戏,以当年的视角来看,游戏有着还算精美的画面,还请了专业的配音演员,关卡设计整体也比较符合原著,玩法上稍显单调基本就是纯故事探索,不过整体上来说相较于同时代的游戏,还算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游戏只有一个上集。

  可能是开发商觉得射雕的体量太大,一次性梭哈做完风险太高,所以这个游戏只做了一半就发售了,结果是智冠再也没有做过续集,可见应该是没怎么赚到钱。

  再往后就是2000年11月份发布,由日本索尼互动娱乐(SIE)制作的回合制版本《射雕英雄传》游戏了,这个游戏在中国游戏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是索尼第一款专门为中国玩家量身打造的游戏,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原生官中的次世代主机游戏。

  制作阵容也堪称豪华,索尼开发团队一流的技术力就不用多说了,就连制作部部长蔡以强先生都亲自下马担任导演,世界观和剧情设计请来了金庸父子做监制,配音也专门请来了香港TVB的御用配音团队。

  过场动画则全权委任了给了。后来负责《少林足球》《功夫》《杀死比尔》特效制作的先涛数码。

  就连主题曲都找了第一支进入中国演出的摇滚乐队——“后醍醐乐队”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什么叫“第一支进入中国演出的摇滚乐队”?

  1980年,为了纪念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签订生效两周年,中日双方经过友好洽谈,在天津市的第一工人文化宫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中日友好音乐会”,而“后醍醐乐队”正是当时日方派出的演出团,为了这场音乐会,“后醍醐”还专门创作了一首名为《你好,天津》的歌曲,并在现场进行了演出。

  等到演出结束,后醍醐乐队把所有带来的乐器、灯光和音响设备统统赠送给了天津市广播电视艺术团,具体设备清单我没有找到,据说总共有十一吨重。后来《你好,天津》这首歌也多次被天津电视台播出。

  综上所述啊,可以见得索尼为了做好这部《射雕英雄传》,可谓是请了一套全明星阵容,也算得上是用心良苦了。这些付出从最终游戏的品质来看,结果也没有令人失望。

  首先是玩法上,虽然整体战斗系统的框架依旧是“踩地雷”触发的回合制,但开发组还是做出了一些差异化,比如游戏里所有的技能都分成了外功、内功和轻功,三种互相克制的机制,在稍微增加了一点策略性的同时,也呼应了金庸武侠世界观里的“见招拆招”理念,算是一个不错的小创新。

  其次,开发组还细心准备了一个“出招动作池”,根据玩家控制的角色、选择使用的技能,武器、乃至遇到的敌人类型。

  游戏会实时演算不同的出招动画,同时搭配上TVB配音老师们的精彩演出,一招一式你来我往,颇有一股港片武侠剧的味儿。尤其是对于当时市面上主流的初代PS主机来说,3D性能实在是过于拉胯,但游戏依旧凭借着逆天级别的优化,把所有登场人物、战斗画面、以及大多数多数场景都做到了真3D效果,玩起来也很流畅。

  除此之外,游戏还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暗藏”了各种如射箭、骑马、拼菜名、甚至音游的小玩法。让玩家在鏖战推主线的同时,还能有机会换一下口味。

  要说唯一的瑕疵,可能是出于预算的原因,游戏存在着大幅度删改原著的情况,比如象是江南七怪在本作里直接化身成了一个人,只是名字变成了“江南七怪”

  沙通天的四个徒弟也直接浓缩成了一个怪物——“黄河四鬼”,甚至完颜洪烈直接变成了一个“异形”……对于这些改动,如果你是一位常玩日式RPG游戏的老饕,估计不会太意外,反而可能还会有点惊喜?但如果你是一位硬核的原著粉,如果表示难以接受我也非常理解。

  总的来说,这一代《射雕英雄传》和同时代的其他RPG游戏相比,质量还是非常棒的,我在搜集资料时所看到的各方网友点评,大多也都给出了好评。

  至于游戏的销量嘛……哎……

  一般来说卖的比较好的游戏,官方多多少少都会出来报一下销量突破多少多少万大关,但是很可惜我用了中、英、日三种语言,都没有查到这款游戏的任何销量数据。

  不过负责本作的核心主创,时任索尼互动娱乐制作部部长,兼本作导演蔡以强先生,在做完了这款游戏之后没过1年,就收到了科乐美抛来的橄榄枝,邀请他担任科乐美上海分公司的副董事长,及项目开发部部长。

  后续蔡先生也爽快的答应了,并在短短数年内接连争取到了像是《恶魔城》、《寂静岭》等著名IP的合作机会,为中国的游戏行业培养了一批种子级开发人才,也算是给这段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至此《射雕英雄传》在主机平台上的冒险,就此告一段落。然后……然后这个系列就没有然后了

  当然老爷子作品的影响力摆在这里,所以还是有好几家游戏公司,尝试做了很多《射雕》的手游、页游,我挨个试玩了一遍,那硕大的礼包按钮、琳琅满目的商城、扑面而来的充值活动,亮瞎狗眼的至尊VIP等等等等,无不凸显着我大宋经济的繁荣昌盛,GDP起码超过2个美国。

  所以我打心眼里根本就不承认这是《射雕》的续作,啊说白了顶多就是个换皮。我也要劝各位可千万别好奇心发作,到时候再脏了自己的眼睛。

  然后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为什么老爷子的《射雕英雄传》游改之路会如此坎坷,我总结了三个难点。

  一是庞大的故事线和世界观导致游改的成本居高不下,如果想通过讲局部的一小部分故事的做法节省成本,则会让没看过原著的人玩的没头没脑,总不能光指望着粉丝玩这个游戏吧?所以要做成游戏,还真就得从头做到尾,起码也得把主线剧情做完。

  二是小说和电视剧经过了几十年的修缮,《射雕》的各种设定都已经非常齐全,所以导致游改的时候,玩法、画面、剧情都需要非常严谨的进行考究,这也意味着任何形式的创新,都要精准的拿捏好尺度,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惹怒粉丝。

  最后就是武侠这个题材在2023年,已经不是个新鲜又时髦的概念了,甚至可以说已经非常卷了,你准备怎么在戴着原著的“镣铐”下,跟其他武侠游戏做出差异化?

  这也是为什么视频开头,我一听说有人想继续把《射雕》做成游戏,会感觉特别诧异。

  最后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

  为什么老爷子的作品有这么大的魅力?不仅能穿透两岸三地,相隔万里的地域限制。还能通吃男女老少,横跨性别和年龄的差距?

  我想除了那些精妙绝伦的故事情节,和入木三分的人物塑造之外。更根本的原因,是那份打小就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共同塑造了我们的气质与精神。

  我们从小就知道,做人要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慎廉,勤正刚直勇。你会发现这里面既有一些超越了民族乃至国界,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之间的美好品质,也会发现一些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刻理解的东西。比如那句脍炙人口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这些所有的一切,你随时都能在老爷子的作品里轻松找到。

  不知不觉之间,我们也已经聊完了好几个不同版本的《射雕》,时间也整整跨越了将近30年。在这么多年的时光里,我国游戏产业的研发能力早已脱胎换骨,不可同日而语。可当下的世界局势反而更加扑朔迷离,山雨欲来。

  不过说到底啊,管他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管他哪朝哪代,哪国哪人,纵使群狼环伺,虎视眈眈。咱们对待外人,历来那都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我也希望能有机会早一点玩到更新一代的《射雕》,去重温那段慷慨激昂,又充满了家国情怀的传奇故事。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