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JOJO的奇妙冒险:石之海》动画第三部分于Netfilx和B站上线。在《Distant Dreamer》悠长的旋律之后,前作角色团的剪影逐一在最终集ED中登场,预示着乔斯达家族和迪奥之间的命运纠葛,这段跨越百年的恩怨情仇,终于在《石之海》里落下帷幕。
于JO厨而言,能看到《JOJO》第六部漫画改编为动画,已经是情怀实现。感叹之余,仍有部分JO厨对《石之海》动画的质量表示遗憾,不仅崩坏画面和静止镜头实在太多,简直就是“动态漫画”。同时,他们也对动画分割成三个Part播出导致的观感下降颇为不满。要解释《石之海》动画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就要从该系列的简要发展过程着手。
自1987年开始在Jump上连载,《JOJO》以高智商的战斗、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时尚的人设造型、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精神传承的故事内核展现其独特性,跻身王道热血题材领域,吸纳了一群相对小众且硬核的JOJO厨。而今,《JOJO》在全球动漫市场收获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成长为一个常青树IP,与它的动画化有着密切关系。
契合受众需求的人气漫画,在故事连载到一定阶段后便快速获得动画化。比如《龙珠》《海贼王》《名侦探柯南》,都是在漫画积累了足够的篇章,连载约2年后开始播出TV动画,由此迅速拓展人气进行广泛商业开发。《JOJO》却不同,集合漫画前两部《幻影之血》和《战斗潮流》的第一部《JOJO》TV动画于2012年才播出,与漫画的连载时间间隔长达20多年。除了作品相对小众这一要素外,2007年过度改编的《幻影之血》剧场版没有获得市场认可,也是《JOJO》TV动画化的阻碍。
直到2012年,大卫社制作的《JOJO》TV动画亮相,才让这个IP从相对小众的粉丝群体逐渐走向更广泛的动漫爱好者。自第一部TV动画至今,《JOJO》每一季TV动画基本都以极具现代感的OP和高度还原漫画的正片,同时满足新的动画观众和原著粉丝。
在动画化的过程中,大卫社以荒木飞吕彦独特审美风格为基调进行突破,比如将拟声词直接贴在动画画面上,用高饱和的配色变化凸显故事背景和人物内心,豪华的声优阵容让角色活灵活现,JO厨们是完全可以从动画画面里感受到“遍地JO厨”的大卫社在制作时的用心,而“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故事内核则成为作品打动动画观众的最大原因。
出色的动画表现,不仅让当季BD销量突破2万,更极大地带动了漫画的销量。很多此前被画风劝退的动漫爱好者们,由动画入坑后追漫画,由此一发不可收拾——舍生忘死的乔斯达家族、极具人格魅力的反派角色,每一部故事里的人气配角,美术风格,JOJO立,脑洞大开的替身技能,“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万能造梗机”,如此多的亮点,竟然让人一时间不知从哪里入手开始吹。
在做《JOJO》之前,大卫社是一家成立5年只做了5部新番的小型工作室。接下了《JOJO》动画后,大卫社一做就是10年5部,期间陆续承接了《工作细胞》《炎炎消防队》《福星小子》等人气作品,而《JOJO》的漫画也在2016年迎来销量破亿,各种商业授权、衍生开发接连不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卫社与《JOJO》IP之间是互相成就。
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同时,动画质量的下滑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不少JO厨看来,前4部《JOJO》动画的制作水平差异就已经很大了。这中间既有动画公司的原因,当然也有制作委员会对待IP的态度。
大卫社只是《JOJO》动画制作的承接方,《JOJO》在商业上的成功也不会与大卫社产生直接联系。当大卫社获得越来越多的动画制作订单,制作人员不足或工期紧张都会《JOJO》动画的质量带来影响,这是日本传统制作委员会制度的一大弊端。
比如《不灭钻石》里,人气极高的反派吉良吉影因为大量崩坏镜头而一度成为二创的热门素材,这与该作39集采用联播模式导致的制作工期紧张不无关系。
另一方面,动漫IP已经靠前期动画化打开商业影响力后,是否需要维持续作动画的投入,为IP商业开发实现“锦上添花”,还是扣掉一部分制作经费仅仅用来维持热度,这取决于制作委员会对IP的态度。
为大量中国动漫爱好者入坑的第四部动画《黄金之风》,尽管有包括“黑帮摇”在内的不少名场面和出色的战斗场景,但JO厨对该作名场面狂吹的同时,依然会吐槽人物崩坏和大量静止画面,这一作在日本的BD销量也跌到了5000左右。
《不灭钻石》和《黄金之风》动画质量固然与前作有一定差距,然而却赶上了日本新番海外网络发行的好时代。当BD这种传统商业手段的营收已经不再是重点,作品通过拓展到更广阔的地区,影响更大体量受众人群,让商业影响力铺开到全球市场,成为近几年来日本动漫IP创收的新重点。这一点,在2021年播出的《石之海》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借助流媒体优势,用年播延长商业“保质期”
用某个JO厨的一句话形容刚刚播完的《石之海》,可以直接概括整部动画的观感:“主角团全程都在静止画面中解说和吃惊。”虽然全季都像PPT,然而动画的聪明之处是把经费用在了OP/ED和最后2集动画制作上,特别是结尾“我的名字是,安波里欧”那一段,不知道多少宅男因情怀被触动而落泪。
《JOJO》每一个故事的主角团在命运的牵引中,都会经历感动、悲伤和喜悦,从而收获属于各自独一无二的经历,《石之海》亦如此。然而,《石之海》又与该系列叙事模式有着显著区别——在故事的结尾,荒木打破了少年热血类作品“主角一定会获胜”的结局,设计了包括承太郎在内的主角团遭遇几乎全灭的情节。再加上角色替身能力设定的Bug和各种自圆其说式的战斗,即使是以女性角色为主角,《石之海》仍是《JOJO》里人气不高的一部。
目前看来,《石之海》动画在内容表现上的问题,与制作委员会的资金投入减少或许有一定关系。用动画作品拓展IP价值的过程中,内容质量显然是重中之重,不过在流媒体成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现在,播出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选择合适地播出模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IP的影响力维护形成互补。
当全球性的流媒体成为影视内容的传播主力时,《JOJO》也借用Netflix的播出渠道扩大IP的影响力,让《石之海》搭上了流媒体的顺风。除了在日本本土电视台周播外,《石之海》38集动画分为3个Part,以12、12、14集的形式,分别于2021年12月1日、2022年10月7日和12月1日当日一次性在Netflix上线。
这种播出方式备受JO厨诟病。前2个Part之间间隔了10个月,这中间固然有产能造成的影响(日本新番半年番、年番播3个月休3个月已经是常态,这可以让动画制作组获得更多的制作缓冲时间),但是10个月之后呈现出来的动画质量仍然如动态漫画一般,可以想象一下憋了10个月后不少JO厨一口气看完12集后“等了又好像没等,看了又好像没看”的心情。
而第3个Part距离前一个Part播出间隔仅2个月,这就与Netflix自2021年开始加入的新播放策略有关。
与电视节目常见的周播模式不同,Netflix内容的主要播出模式是一次性放送,这种播出模式可以让平台观众一次性看个爽。但一次性上线也有其劣势——如果质量不如人意,很难激发网络观众主动进行后续传播的意愿。越来越多的流媒体平台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针对不同的影视内容制定不同的播出模式。
比如Disney+上大投资的IP剧,星战或者漫威超级英雄的衍生剧就使用周播的方式,悬疑题材新番《夏日重现》在Diey+上也是周播模式,《疯狂动物城》的6集衍生动画短片则是一次性上线。Netflix也在进行调整,去年夏天开播的《怪奇物语》第四季就是先一次性播出7集,2个月后再一次性放出2集。根据Netflix的说法,这可以延续这个系列播出期间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热度,提升观众对最终集的期待。在基于提升付费用户数量的前提下,多样化的播出模式于平台而言可以最大化作品的播放价值。
在12月初由Tumblr公布的2022动漫榜单里,《JOJO的奇妙冒险》位列第八,前面的IP包括《间谍过家家》《咒术回战》《海贼王》《火影忍者》等。
《石之海》动画第3个Part上线当周,作品位列Netflix非英语TV的全球播放时长第八。《石之海》分3个Part持续一整年的播出模式固然会让观众抱怨,但大家又都期盼着一天看完十多集的兴奋,这或许就是《JOJO》这个常青树IP在故事方面所具备的魅力。当然这种罕见的播放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石之海》的商业“保质期”,进而保证《JOJO》这个大IP的影响力。
2022年里,《JOJO》的各种授权合作络绎不绝,比如KLab与盛趣在今年获得了除日本外的手游全球发行权。动画10周年展最近也在亚洲地区开启,各种衍生品授权也缺不了。《石之海》的单独角色授权在全球多个国家也是风生水起,涵盖类目包括服装、3C、快消等。动画完结后,JO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彪马野狼》身上。《彪马野狼》会不会动画化,是否还将是大卫社承制,动画里的大量动作戏要如何展现……即使动画质量一部不如一部,漫画的画风仍然老派又硬气,然而人与命运作斗争的故事内核,和跨越时代的故事,却让它始终走在潮流前列。这就是《JOJO》的魅力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CGx”(acgx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