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罪图鉴》:不用“带脑子”的刑侦爽剧

星灭山上一白妖

作者:星灭山上一白妖

发布于2022-03-25 16:29:22 +订阅

       刑侦类题材一直都是小说和影视圈子的常青树,无论是《法医秦明》,还是《心理罪》、《十宗罪》这些作品,都在小说和影视剧领域实现了双赢。不过,所谓的常青树,换一种说法也就是“烂大街”,同类作品层出不穷,也就意味着更难被观众注意到。但《猎罪图鉴》就是凭借这样一个有些烂大街的题材,成功博得了不少关注,评分也同样不低。

       此前大火的《十宗罪》和《心理罪》,之所以能够收获如此高的关注度,一定程度上和其本身较为血腥惊悚的题材有着密切联系。毕竟在刑侦题材很难破圈的情况下,血腥等猎奇内容就成了吸引观众和读者的不二法门。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小说和改编电视剧本身质量过硬的前提下。但在《猎罪图鉴》中,并没有过多提及以往凶杀重案必不可少的血腥等内容,或许会有“重口味”观众产生疑问,没有这些元素的刑侦剧还能好看在哪?我的答案是——画画。

       没错,《猎罪图鉴》中主角沈翊最“拿手”的本事,就是画画。这个能力和主角沈翊的职业同样密不可分,作为刑侦剧主角的沈翊并非什么得力干警,也并非深藏在警校中的“扫地僧”,而是一个画家。

       作为一位极富盛名的画家,沈翊最强的本事便是“三岁画老”,通俗地讲就是依靠三岁小孩的照片,能够按照客户要求画出他三十多或者六十多岁的样子,反过来也是行得通的。在剧中开头客户拿着三岁孩子的照片,要求画出这个孩子35岁的样子时,沈翊可以说毫不费力就完成了画像。

       如果单看这个开头,难免会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实际上,它不仅表现了主角沈翊的本领,同时也为他和男二的恩怨纠葛埋下伏笔。毕竟这是一部刑侦剧,自然离不开警察,剧中的男二,就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刑警。男二能走到这一步,自然也少不了出色的“引路人”,但充当他“引路人”的老刑警,在几年前遭到打击报复不幸牺牲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想到了,没错,沈翊“三岁画老”的那张照片便是这位老刑警的,犯罪团伙正是凭借这幅画像对其实施了报复。但在男二把沈翊带回警局进行审讯的时候,沈翊却意外失去记忆,画不出那位找上门的女性客户。男二面对这样一个杀师仇人的“帮凶”,起初也一直没任何好脸色,而沈翊抱着“自己的画害死人”的愧疚,也选择来到警局成为一位画像师。而这恰恰就是贯穿整部剧的那条线……

       到这里,沈翊这位主角的独特能力已经吊起观众胃口,而整体的剧情似乎也成功塑造出它的正面形象:绘画技巧高超,同时有着很强的责任心,由于自己的过失愿意抛弃“知名画家”的光鲜身份,去选择成为不为人知的画像师。

       但不要忘了,剧中这位老刑警的死,就是由于他的一幅画所导致。面对来路不明的客户提出的奇怪要求,沈翊只是象征性的问了一句照片的身份,在这位客户用“老朋友”作为搪塞后,沈翊便有些草率地画下了那副画像。

       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对错,沈翊自己也只是无意中充当了犯罪团伙的帮凶。可真正的问题在于,最初的沈翊一直保持着不闻不问、来活就接的行事作风,这样不拘小节的风格和画家沈翊十分相配,但却很难和之后出现的,那个极富责任心和洞察力的画像师沈翊联系在一起。

       换句话说,沈翊从一位画家走向画像师这条路的剧情设计,显得太过刻意和不自然,更像是为了促使沈翊和男二“结怨”而强行加戏。这段剧情的展开,让“沈翊”在人设上出现明显的割裂,而作为剧情衔接本身而言,也只能用僵硬来形容。

       此后,剧中用不少琐碎案子缓和两个角色的关系和塑造形象,在文中就不再赘述。但其中一个“脸盲症患者连环杀人案”,或许会让不少观众感到惊讶甚至是匪夷所思。

       案子本身其实很简单:当年的几个孩子一同登山春游,期间由于口角一个孩子意外坠落死亡。多年之后这名孩子的父亲找上另外几人进行寻仇。当警方来到这位父亲家中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了这样几张图片。

       此后经过化验,法医在嫌疑人家中发现一种特殊药物,主要用途是增强面部识别能力。结合那几张抽象的照片,沈翊便断定这位寻仇的父亲患有脸盲症,家中的抽象画就是他眼里的人像。然后依靠这些抽象的作品为依据,还原出了画中人的真实面貌,甚至预判了这位父亲的下一个目标,案子也就顺理成章地告破……

       以旁观者和门外汉的角度,这样的绘画技巧和人像复原技术实在有些难以理解,但我有幸看到了《猎罪图鉴》编剧武瑶的一次采访,在采访中这位编剧曾透露,剧中的描述,大多都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现实操作。也就是说,如今的技术的确已经达到了“可能想不到,但没什么做不到”的地步。

       这样高超的技术着实令人惊叹和感慨,但用力过度之后就出现另一个问题:《猎罪图鉴》剧如其名,在“猎罪”的过程中,极度依赖“图鉴”这个物品。这样的设定更像是为了凸显主角沈翊高超的技巧,而过度拔高人像复原在案件侦破中的重要性。

       剧中几个案子的发展方向,相较于传统的刑侦电视剧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说以往的刑侦剧考验的是洞察力,需要将整个事件逐渐还原然后逆推动机,最终锁定凶手。那么《猎罪图鉴》就显得简单粗暴了许多,不少蛛丝马迹都是在为复原人像服务,成功对人像复原之后,便基本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案子的告破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种设计的确能凸显主角沈翊的能力,但作为观众,就会有一种“其他角色都是龙套”的错觉,大多时候他们都是在扮演一个跑腿打杂的角色,如同那些犯罪现场的线索一样,为沈翊复原人像服务。甚至在看完这部剧之后我心里只有一种感受:换成我跟沈翊做搭档,同样也能侦破不少案子,这么说可能有些“大言不惭”,但这的确是这部剧传达给我的直观感受。

       此外,直到这部剧结尾,我的脑海里始终萦绕着一个疑问:开头那位老刑警是被犯罪团伙打击报复无疑,但这个团伙的犯罪行为在多次遭到老刑警干扰的情况下,不应该不清楚他的长相。既然如此,为何又要费劲找一张老刑警三岁时的照片,然后凭借沈翊的画像找人呢?

       这个颇为玄幻的开端,除了凸显沈翊“三岁画老”的能力之外,也只是强行让主角和男二产生联系,甚至由于“三岁画老”这个鲁莽的行径,使得沈翊整个人的人设出现比较明显的割裂。更何况,这个开头在逻辑上就说不通,对于一部刑侦剧而言,这可以说是一个硬伤。

       那么,这个在剧中着墨颇多的“三岁画老”究竟有没有作用?答案是几乎没有,唯一一次沈翊动用这个技能,仅仅只是为了稳定前文提到的“脸盲案”凶手的情绪。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主角掌握了一种“然并卵”的“屠龙之技”。

       总地来讲,这部剧的槽点很多,一些细节更是难以自圆其说。但是否值得推荐呢?在我看来还是值得的,之所以没怎么说优点,是因为它的优点实在太过简单,而且在标题里就已经给出来了:爽。

       用一种放松并且“不带脑子”的心态去看这部电视剧,就能拥有一次十分轻松解压的体验。就像我前面提到的,《猎罪图鉴》里大多数场景,都是为了尽快地复原人像,以往刑侦剧中的要素几乎都消失不见,作为观众也无需费心回忆细节,只需要欣赏主角精彩的“表演”就好……

       作为一部“开挂式”的刑侦爽片,《猎罪图鉴》是合格甚至称得上优秀的。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