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看过上个月《幽灵线:东京》实机画面预告片的玩家,我对它抱着很高的期待,无他,本人虽然谈不上ARPG重度发烧友,但“元素”“妖怪”融合进了都市这一设定精准戳中了我。
这难道不帅吗
但是官方放出的这个Demo无疑给我激动的心上浇了盆凉水。
大众认知下的游戏Demo,有能力的放个完整的序章,没能力的至少也展现下游戏的玩法,而幽灵线东京选择用视觉小说的形式来描述游戏背景下的一则小故事,借由这个小故事来给玩家带来关于游戏风格关于角色设定的一些消息。虽然并没有玩家满心期待的操纵冰火元素大战都市妖怪的画面,不过胜在体积小流程短,加上视觉小说的形式可以很轻松了解到剧情,也算是种不错的选择。
不过成也视觉小说败也视觉小说,尚可的剧情与糟糕的系统成为当下两派人马声讨的重点,如今Steam上54%好评率的“褒贬不一”评价也证明了这个矛盾的确存在。我接下来总结几点我再游玩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坚决不当标题党,大家伙看看是不是哪一条也让你有种“坐牢”的感觉。
第一道牢门:开篇手机刷微博
在游戏开始一闪而过疑似男主的画面后,我们的视角来到了一个小男孩身上,他刷手机时看到了网络上的以第一人称描述灵异事件的的帖子,这三个署名“KK”的帖子让小男孩相信“KK”一定是超自然这方面的超级专家,我们也得知小男孩找灵异相关的信息是为了寻求帮助,“KK”无疑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这个Demo的机翻也被大量吐槽
例如第一个帖子中就KK就描述了他经历的“雾丘消失事件”,在这起事件中他赶到现场时显然已经来晚了,在现场只找到一个母亲和儿子的衣物,没能保护好他们的KK与折返而来的凶手们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获胜后依旧心情沉重的KK任大雨浇透了衣服。
OK,到这里是不是感觉还不错,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了。
首先,帖子一共有三个,以鼠标交互的形式来点击阅读,很明显制作组是要求我们都看完,以加深对“KK”这个大侦探的了解,然而在我一次误触不小心跳过第一个帖子的一句对话后(在视觉小说游戏中经常发生),我如往常一样滚动滑轮试图唤出历史对话,结果失败了。
好吧,没有历史对话对于这个一个多G的Demo也不算是什么大错误(尽管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制作难度多么高的系统),随后我再次点开了这个帖子,补齐当时跳过的对话。在了解了没有历史对话这个系统后,我第二个帖子看的格外认真,就在我想要打开第三个帖子的时候,剧情被跳过了,画面来到了全新的界面。
我不能接受稀里糊涂,况且只剩一个没看完就好像身上有蚂蚁在爬,我立即重开了新档(埋个伏笔),再度来到了这个互动剧情,这次我按顺序点下来,发现第三个帖子又能打开了。试验后得知,“刷微博”剧情通过的判定并不是玩家看过三个帖子,而是打开三次帖子,如果你因为点错了,或者是想再看一遍之前的帖子,就势必要少看一个其他的帖子......我觉得,人不能,至少不应该设计出这样的系统。
第二道牢门:与队友交流感情
也许你不像我一样粗心大意点错了或者是对于没有历史对话这个功能并不在意(毕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一个看法),那么我们的故事继续出发。
小男孩在“KK”大侦探的帖子下留言后,镜头一转来到了新的场景,游戏中经常见到的几乎与黑客绑定了的各种显示器架设在一个房间里,房间里有着三位个性鲜明的角色在进行对话,我们能得知他们收到了小男孩的消息,这几乎确定了他们小队与这个“KK”大侦探有直接关系,而他们在对话后决定联系“他”,随后拉面摊上一位男性手机响了起来,我们此时也发现他正是游戏开始露过脸的人,这无疑就是男主了。
接过了电话(不接就是常见的选项杀),简单交流后我们得知KK与这个小队的关系似乎处于既是友军又不那么友善的样子(谜语人滚出去啊),但KK接受了这个委托也是不争的事实,此时他提出了要和其中的一名队友谈些事情。
介于刚才“刷微博”事件,我对于新出现的这四个选项立刻警戒了起来,我大概能猜到游戏制作组应该不会就这么让我全部看完,所以我已经做好了读三遍档看完剧情的准备了,在这里,我就要提这游戏第二个坐牢的点了——不能读档。
说是不能读档也不太严谨,能读,但只能读一点点,这个Demo的退出选项是视觉小说里极其罕见的“保存并退出”,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读档与存档,而回到主界面后选择继续,则是要从你退出时的那个章节的开头重新开始看剧情。
玩家不能手动存档,空档位是给新档准备的
最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Demo不只是没有历史对话,连快速对话这个功能也没有,也即是说你想要快进已经看过的剧情,需要疯狂敲击鼠标左键。对于一部分喜欢看完所有支线对话的玩家来说,绝对称得上坐牢般的体验。
从入狱到出狱
还好在之后的剧情里,制作组就没准备更多的“见面好礼”了,我也得以静下心来给大家继续讲剧情。
KK见到了小男孩,调查了一番后得知小男孩的好朋友宗介消失在了下水道,而他通过灵力也看到了小水道内有异常,不顾队友的劝阻执意一个人下去探查(这与KK的过去有关),但他委托了一名队友照看小男孩(如果想看完剧情又是没有快进的三次重开),在下水道内与“黑暗势力”展开了本作唯一的一场战斗。
从游戏1个G的内容我们早就知道这不会是我们期待中的正式版战斗,但作为以视觉小说为载体的Demo下,也算是出色的完成了战斗介绍功能,预告片中出现的风系灵力攻击,灵力防护与雷系灵力封锁三大特色也都有所体现,勉强算是合格。
可惜没有冰火元素,蓄力爆炸才是浪漫
战斗结束后救出了小男孩的好朋友——他的爱犬宗介,尽管KK在下水道回忆了一些不太美好的过去,不过结局称得上皆大欢喜,幽灵线东京的序章到这里正式结束。
(害怕狗的超能力刑警)
从剧情上来说,这个Demo的内容还是不错的。我们知道最开始三名队友称呼KK为“他”,但在KK的回忆中出现了另一个“他”,加上KK在网络上发布的帖子内容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戴面具的神秘人似乎和男主不堪回首的过去与蔓延世上的超自然力量有直接关系。而且在与队友的对话中,KK对自己的名字同样采取逃避的态度,更喜欢让人称呼他“KK”这个代号,相信这背后也隐藏着什么故事。
封面一直刷存在的反派
名字也涉及到了男主的秘密
我们能看出,“褒贬不一”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非常合理的,在乎剧情的玩家自然觉得这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不错,也有一些值得深思的伏笔,值得一个好评。而奔着正式版内容和被反人类系统折磨的玩家自然会给出差评,毕竟视觉小说也是一种游戏形式,并不是“免死金牌”,没办法替制作组敷衍的态度买单。
幽灵线:东京作为ARPG但在玩法上更接近于FPS,demo的形式却选择了视觉小说的形式,这在一开始就容易给被预告片吸引而来的玩家带来一些落差感。而且,就AVG而言,部分常规功能的缺失也让对剧情抱有兴趣的玩家在玩的时候会感觉到相当不适,这也是我觉得“坐牢”的原因。
虽然体验不佳,但这个Demo作为本体前的开胃菜在剧情上仍旧有可取之处,不知道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