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天下无双:最长的冷兵器与它的使用者们

被窝宇航员刹那

作者:刹那·F·赛耶

发布于2021-08-12 18:45:27 +订阅

  一寸长,一寸强。这是战争艺术中亘古不变的胜利法则。

  比对手更长的攻击距离,不但意味着更低的战损期望,也意味着更高的作战效率。秦朝的劲弩,东汉末的先登死士,织田家降维打击的火枪队……这些在战争史成为传奇的存在,都是屹立在“距离”缔造的优势上。

  对应到行伍当中,能够实现“更长”的弓箭手往往也是军队中的技术岗。北宋时代的弓箭手还存在着一套“年考制度”,以确保没有白白给弓手们发更高的薪资。

  不止是远程部分如此,在近距离作战中最强势的武器也一直是长兵,比如被称为“百兵之王”的长枪,就以距离优势成为了最受战士们欢迎的选择。

巧了么这不是,《永劫无间》里的长枪也挺无赖的

  但有趣的一点在于,长枪虽然比起砍刀、长剑等武器而言拥有显著的距离优势,但在漫长的冷兵器发展史中,各文明派系所使用的主流长枪,却并没有往“越来越长”的方向一路狂奔,而是维持在了一个堪称默契的区间里。这似乎不大贴合“一寸长,一寸强”的胜利密码。

各国武术系统中的长枪,通常都在2~3米区间

  这显然不是因为几千年中,大家伙儿都没有想到过这一茬。实际上,“把长枪可劲儿做长一点”这件事,还真有不少人试过。

最著名的超长枪:马其顿方阵

  聊到把长枪继续拉长,不能不提马其顿方阵,这应该也是喜爱冷兵器的同学基本都不会漏掉的一支梦幻行伍。由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所创,在亚历山大大帝麾下发扬光大的马其顿方阵,是最经典的超长枪方阵,也是可溯源的最早超长枪应用方案。

  士兵们手持六米长的长矛,以固定人数、固定纵深列成密集方阵,数个方阵并行作战的方式,给予了后世许多启发。值得一提的是,马其顿方阵的机动能力并没有它的形式看上去那样笨重,借助有节奏感的号角,士兵们可以整齐划一地小跑向前推进,就像是一辆由兄贵组成的肉弹坦克。

马其顿方阵步兵依然配有盾牌。他们双手握持着沉重长矛,并在尾部装上了铜锤确保武器的重量平衡,而盾牌则借助脖颈和手臂的皮带加以固定

  除了距离优势之外,马其顿方阵还是率先使用“纪律”战术在同时代实现降维打击的行伍。通过良好的调度和团队协作,士兵们总能将数支长矛刺向一位敌人,并和其他方阵交替进击,互相掩护。

  在著名的高加米拉战役中,这种超时代的先进战术,令亚历山大仅仅损失了几百员士兵,就将大流士三世十万大军打得元气尽损,直接导致了波斯帝国的灭亡。

合而为一:叱咤欧洲的勇猛子弟兵

  如果说“纪律”是超长枪方阵首先带给世界的印象,那么“独木难支”,则是它在惊艳全世界后,没有顺势成为最主流方阵方案的原因。一旦阵型被冲破,笨重的超长枪几乎没有任何战斗能力,士兵们只能用随身佩戴的短剑进行白刃战,陷入大劣势当中。

  这是一支缺乏练度的超长枪方阵很容易遭遇的状况,想要避免,唯有经年累月的训练。而在许多领主麾下士兵只有几十到上千人的漫长中世纪,将资源投入到成本不亚于长弓手的超长枪部队中,显然是一个风险挺高,回报却不明显的选择——多拉几支长戟兵和弓箭手,它不香吗?

  但这不意味着超长枪后继无人。14世纪上半叶时,瑞士人民就在反抗奥地利公爵统治的独立斗争中,将长杆兵器和方阵作战发展成了一项民族特色。瑞士长枪兵和长弓手一样自小开始接受方阵训练,集团作战的教育思维,让他们随时可以融入兄弟的队伍当中。

全面战争中的超长枪部队

  而相比久远的马其顿方阵,瑞士超长枪部队更加力求实用性。首先是剔除了会大幅提升体力消耗的盾牌,以主要承受箭矢的前几排士兵着盔甲代替。

  其次,在发起进攻时,长矛兵往往会将长矛举得稍高于肩部,矛头微微向下,以得到极大的向下插刺的力量。而在防御时,头排士兵会降低重心,并将矛柄支在地上,左手前伸握住矛杆,矛头与胸高相平,与后排兄弟一同构筑出覆盖面更广的防御矩阵,以应对重装骑兵冲锋时的高冲击力。四至六排以后的士兵则将长矛直立于地,随时准备走向前去替补倒下士兵的位置。

  勇猛无畏的超长枪方阵,不但令瑞士赢得了独立,也令瑞士士兵得以凭此组建雇佣兵团,在中欧各大战场上寻求荣誉和奖赏。甚至直到15世纪下半页,面对勃艮第公国完备的火枪和火炮部队,瑞士士兵依然能够果敢冲锋,搏取胜利。

织田信长与超长枪

  但,将超长枪视作本命的狂热粉丝,在世界范围内大概也只有瑞士。在更多的场合,超长枪方阵更突出的属性,还是工具人。

  战国风云儿留给大众最深的印象,大概是织田家的铁炮(火绳枪)部队。而在铁炮引入之前,织田家在枪足轻的训练上就颇有一些造诣。超长枪能够显著抵御敌人拉近距离的攻势,与铁炮部队有着极佳的相性,因而被运用于部分合战之中。

  和架设盾牌的欧洲士兵们不同,织田的枪足轻们使用双手握持着五米以上的超长枪——由特选木材捆上细绳制成——在简单的训练后,即可习得单手虚握,另手前刺的技法。在NHK制作的《风云!大历史实验》系列纪录片中,就详细演示了传承至今的超长枪与其战法。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武士对于长枪有着高度的认可,但仅限于2~3米的长枪,超过5米、有时连枪刃都来不及安装的超长枪,由于不需要太高的士兵练度和凸出的工具人属性,是被其嗤之以鼻的。

苏格兰与超长枪

  而在苏格兰人的抗争历史中,超长枪恰恰是用来对付贵族老爷的武器。

  在威廉华莱士发起的苏格兰独立战争中,苏格兰广泛使用高地超长枪部队以对抗拥有重装骑兵的英格兰领主。对于马匹稀缺无法组成骑兵建制的苏格兰反抗军来说,超长枪方阵几乎是唯一能在正面战场中制衡骑兵的武装。

抗倭利器:戚继光与超长枪

  在华夏文明连贯的战争史中,超长枪方阵的相关记载很少,但也同样闪耀过。明朝名将戚继光就曾经训练步卒使用“一丈八尺”(合5.7米)的超长枪来对抗南方倭寇。既可抵骑兵冲锋,也可以依靠长度压制倭寇善用的刀具,效果拔群。

  当然,戚继光的超长枪用法并非纯方阵,更多的场合是和刀盾兵协同作战,以弥补超长枪近身战无力的弱势。

结语

  纵观超长枪的发展历程,你不难看出,它本身是一种性格鲜明,而又充满矛盾的武器。保持方阵姿态的超长枪士兵可以以极低的战损碾压敌阵,但一旦方阵被突破,过长的枪杆反而会成为最大的阻碍;超长枪本身几乎不需要训练,但士兵却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行伍法则;除此之外,超长枪用得好,甚至不能成为一项个人技能——一位离开了队伍的超长枪士兵,几乎什么都做不到。所以,如果有人说瑞士的超长枪部队一度是天下无双一般的存在,我会想在前面加上“脆弱”这两个字。

  除此之外,再经典、强力的超长枪方阵,侧翼都是近乎不设防的,需要其他方阵协同作战来进行掩护,也进一步拉高了风险。这或许是它最终被短矛筝盾、更为灵活的枪兵广泛替代的原因。

  但不论能不能成为战场上最靓的仔,超长枪方阵立于战场最前沿上,以肉体连携对抗骑兵甚至炮火的勇猛无畏,在我看来就充满了雄性荷尔蒙飘散的酷劲儿。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很建议你在《中世纪2:全面战争》等游戏里体验一番超长枪方阵,在拉近的画面里,感受一下超长枪方阵森矛林立时的肃杀冷意。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