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改游戏≠二次元智商税,千万别被“懂哥”骗了

杉果游戏

作者:杉果游戏

发布于2021-07-14 14:15:00 +订阅

  坊间流传:“ACG不分家”,动画、漫画、游戏长久以来就被我们捆绑在一起无缝连接。拥有一定人气和粉丝量的作品改编成游戏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今漫改游戏的口碑世风日下,玩家们提到此类型总会联想到智商税、低质量、粉丝向……那么漫改游戏真的一无是处吗?我们又该如何客观看待此类型?希望读完本文您能找到答案。

  漫改游戏黑历史——雅达利大冲击的开端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漫改游戏的偏见并非玩家无的放矢,早在雅达利时期此类型就曾引起轩然大波。

(科幻电影《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年科幻电影《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上映受到广泛好评,雅达利公司自然不会错过蹭热度的好机会,同年7月就宣布获得上述电影开发街机及家用机游戏的排他性权利。

(游戏《E.T.》外星人)

  这本该是游戏圈和影视圈“双厨狂喜”的好消息,但天不遂人愿。同名游戏由游戏设计师霍华德·斯科特·华沙设计开发,但由于受到知识产权谈判的拖延,华沙只有六周的时间从零开始制作本作。最终成品质量可想而知,素质低劣、赶工痕迹明显,销售成绩全然依赖雅达利游戏机支持者与同名电影粉丝的慷慨解囊。

(游戏《E.T.》外星人实机画面)

  今天看来这是雅达利公司北美家用机市场崩溃的开端,本作也在史上最赔钱电子游戏名单、史上最烂电子游戏排行中名列前茅,“漫改游戏=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或许从这时开始浮上水面。

(真给他挖出来了,“典中典”)

  《E.T.外星人》后来还有一个“典中典”的小故事,1983年9月《阿拉莫戈多新闻》报纸以一系列文章报道:雅达利库存的数百万套《E.T.外星人》游戏卡带大多数在得克萨斯州艾尔帕索的垃圾掩埋场压碎并掩埋。随着时间流逝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个都市传说,2004年10月,游戏设计师华沙还曾公开质疑此报道的真实性。最终,微软在2014年4月申请原地开挖,挖掘到大量的《E.T.外星人》游戏卡带,终于证实雅达利曾经把大量游戏卡带运到该地销毁。漫改游戏的翻身之路——任天堂,“他”的超人雅达利冲击之后,日本游戏市场异军突起。其中任天堂自然是最不容忽视的一支,“老任”推出的一系列漫改游戏,可谓实实在在地拯救了此类型的风评。

(FC平台《松鼠大作战》)

  我们共同的童年回忆少不了FC主机(任天堂红白机),以及国内玩家更熟悉的名字:小霸王学习机,当时撑起放课后快乐时光的作品中不乏漫改游戏。卡普空根据迪士尼动画《救援突击队》改编制作的《松鼠大作战》,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

  游戏支持双人同屏方便了玩伴们一起体验,故事里两位主人公花栗鼠奇奇(Chip)和蒂蒂(Dale)要历经寻找小猫咪的委托任务,摆脱肥猫陷阱并与其一决高下。

(《松鼠大作战》实机画面)

  本作的攻击方式十分新颖,捡取在关卡中随处可见的箱子、水果攻击敌人,还可以蹲下用箱子作为掩体防身,画面和音乐也非常精致。哦,对了,除了正常玩法,举起小伙伴扔向敌人,想方设法迫害队友更是常态。那时我们不懂什么是好游戏,但“奸计”得逞时露出的微笑是不会骗人的。

(《松鼠大作战2》)

  现在回看,笔者认为无论从游戏内容还是玩法设计上,《松鼠大作战》都拥有过硬的质量,全球共计售出120万份的销量就是有力佐证。1993年发售的续作《松鼠大作战2》延续了前作口碑,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收获好评

(《唐老鸭梦冒险(DuckTales)》)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1989年登陆任天堂红白机(FC)平台的《唐老鸭梦冒险(DuckTales)》根据迪士尼《唐老鸭俱乐部》改编,一经发售收获广泛好评。后于1990年移植至Game Boy掌机,167万份和143万份的销量每一项都是卡普空在该平台名类前茅的成绩。(PS:虽然我们称呼本作主人公唐老鸭,但其实他是史高治叔叔)

(《忍者神龟(激亀忍者伝)》)

  1989年登陆任天堂红白机(FC)平台的《忍者神龟(激亀忍者伝)》,以1987年版《忍者神龟》TV动画为剧情蓝本;

(《三目童子》)

  1992年7月17日登陆任天堂红白机(FC)平台的《三目童子》,根据手冢治虫创作漫画改编而来;

(《幽游白书 魔强统一战》)

  1994年9月30日《幽游白书》主题的格斗游戏《幽游白书 魔强统一战》登陆世嘉MD(MEGA DRIVE)平台 。这些漫改游戏就像一个个认识多年的老朋友,那些放声大笑又或热泪盈眶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这个时期大概不会有人带着鄙夷眼光看待此类型。那么究竟为何现在漫改游戏越来越不被大家认可了呢?新时代漫改游戏——简单的道理:扎实做才有好游戏随着技术力的发展,漫改游戏这个载体所要负担的功能越来越多,互动性、可玩性、视听感受、原作设定等等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厂商的开发模式受此影响,以免顾此失彼,不如“我全都要”,最终游戏形成了剑走偏锋的思维定式。

(《漫威复仇者联盟》实在一言难尽)

  原作故事线+高人气角色+必杀技+原创剧情、原创角色+架空世界=“漫改游戏”,流水化生产贴上IP标签就能发售。这种游戏往往两边不讨好,无论是原作粉丝还是游戏玩家都不会喜欢。很长一段时间内漫改游戏没能走出上述困境,不少原作粉丝给此类型贴上了粗制滥造的标签。新千年以来,漫改游戏更多被视为垂直向作品,大众对该类型的评价也逐渐滑坡,老玩家们更是久病成医,一次次在游戏评论区留下“我是伞兵”的吃亏上当经验。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傻游戏”用精致扎实的制作水平试图挽回局面。

(《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

  从2009年的《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到2015年的《蝙蝠侠:阿卡姆骑士》,《蝙蝠侠:阿卡姆》系列用时六年历经四部作品完美再现了那个哥谭市,那个雨夜中的黑暗骑士,蝙蝠灯亮起的那个瞬间,它重新定义了漫改游戏的质量。

(《蝙蝠侠:阿卡姆骑士》里甚至可以开蝙蝠车!!!)

  游戏玩法上《蝙蝠侠:阿卡姆》系列保证了3A品质,ACT游戏严谨的动作系统和RPG游戏的解密收集乐趣在此完美统一。武戏拳拳到肉,操作手感流畅自然;文戏又让人绞尽脑汁,破解无数机关谜题充满成就感。

  整个故事描绘了一个孤独地拯救着城市,但是并不为当权者容忍的义务警察的形象,展现了蝙蝠侠相比其他超级英雄自带的悲情色彩。反派群像更是延伸了立意深度,小丑、毒藤女、哈莉奎茵、谜语人……每个敌人都是活生生的“人”,故事里他们也是自己的英雄。在此之前很难想象在哥谭和罪犯们度过漫长一夜是种什么体验,但通关之后笔者甚至产生了去某乎回答问题的冲动。

(《龙珠斗士Z》)

  欧美IP发力,日本厂商也没闲着,近年《龙珠斗士Z》为何脱颖而出广受好评?我个人认为就是“扎实”二字,这是一款漫改游戏华丽包装下的硬核格斗游戏。作为龙珠迷你能在游戏里找到各种名场面的神还原,以及无数让人会心一笑的小彩蛋。

  作为一款格斗游戏它做到了入门易精通难,上手门槛偏低,指令表和连段按键稍显简单让笔者这种手残党也能愉快玩耍。同时并不代表本作没有深度,连段只是最基本的操作,对策、立回、、目押、临场反应等等技巧依然需要长时间的投入练习。游戏里每个角色的机动性都很强,再加上独特的支援攻击、强制换人、防反、瞬移绕背等进阶技巧,格斗老手们拥有足够的可操作空间。

(自在极意功简直帅爆了!!!)

  《龙珠斗士Z》满足了“好玩”和“还原原作”两个漫改游戏最重要的需求,所以形成如此有口皆碑的评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龙珠斗士 Z》原创人物:人造人21号)

  上述作品并非尽善尽美,笔者力荐的《龙珠斗士 Z》剧情模式就显得乏善可陈,但至少我们看到了这些游戏如何在天秤上寻找原作和改编、玩家与粉丝间的平衡。扎实二字看似简单,背后却是艰难创作的过程。

(有一说一,《E.T.》电影还是很好看的)

  惨遭“抛砖”的《E.T.外星人》在前,无数优秀作品珠玉在后,我们应该客观看待漫改游戏这一载体。题材本身没有优劣,区别质量的是打磨作品的投入程度。漫改游戏不是财富密码,也不是什么粉丝经济的智商税,至少不应该是!虽然正式发售交给市场评判前,一切期许都可能成为薛定谔的游戏,但厂商和游戏制作人仍然需要用扎实的心态进行开发,剩下的就交给时间……Trust The Process,相信过程。笔者愿意相信,如果优秀作品越来越多,玩家群体一定会像FC时期一样摘掉对漫改游戏的“有色眼镜”。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各位对于漫改游戏持什么态度呢?记得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哦!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