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布200万的新logo后,网友们开始了创作狂欢

三明

作者:三明

发布于2021-04-01 15:31:02 +订阅

  在前天晚上的小米网络发布会上,除了小米终于要涉足“年轻人的第一辆车”的重磅消息,CEO雷布斯也带来了小米品牌的一次大升级—他们邀请了日本知名设计师原研哉,花了200万为小米更新了logo。

  200万,国际知名大师,品牌升级,再重复一次200万,这几个关键词产生了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不只是“米粉”,很多以前和小米毫无交集的网友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狂(e)欢(gao),光是“小米启用新logo”这个话题,2天时间就在微博上引起了2500多万的讨论热度。

  该怎么形容呢,这个公布的新logo确实让人有些一言难尽,因为这个logo的新旧对比不能说极其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吧。

  除了把原本的棱角给磨去,边框变成椭圆,这个logo就没有任何改动了,很多朋友表示自己都能现场画一个的那种。

  原研哉确实是大师,“在小米品牌视觉中融入东方哲学的思考”“科技越进化就越接近生命的形态”“灵感来源于一个数学公式:|x|^n+|y|^n=c”这种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的话也确实只有大师才说得出来,但只是来找乐子的网友哈哈哈哈哈哈哈就是停不下来了。

  在发布会上,就有不少看热闹的朋友劝雷军赶紧报警,说他肯定是上当了。

  很快也有朋友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因为他们认出了这位设计大师的真身,在卖锤子手机成为网红,直播带货快速变现了一把后,罗大师你怎么还开始涉足设计行业了......当然是开个玩笑的,毕竟原研哉先生也是国际知名的设计师了,和我们中国这位每次出现在评论区,就能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的罗老师长得像,肯定也只是巧合罢了。

  不过也因为罗老师的下场,小米评论区下面的欢乐也超级加倍了。

  有的朋友发现三星手机的ONE UI中的app本身就自带弧形边框,其实早就在好几年前,他们就替小米设计出了新的logo。

  毕竟把ONE UI的小米商城图标和小米的新LOGO放在一起,没写轮眼的还真不好分辨到底哪个是哪个。

▲感谢网友做得图,眼睛已经找瞎了

  有的朋友发现,只要在小米官网的网页代码上,把一行新加的“border-radius:19px”去掉,新logo就变回了原来的那个。

  很多朋友开始感叹,要是每个甲方都能想小米一样好糊弄,现在哪还会有“五彩斑斓的黑”“微软雅黑怎么不够黑”这样的经典笑话。

  也有很多从事设计行业的网友站出来,为吃瓜群众科普一些设计的基础概念,解读原研哉大师用诺基亚发明的方圆(squircle)来给小米设计新logo的原因,但说实话,看了那么多解读,很多朋友反而真的感觉到雷布斯是被骗了。

  毕竟这些都是“内行才看得懂的门道”,在大部分非设计行业的网友(包括我)的眼中,小米这次确实当了一回不折不扣的冤大头,而上一个被大家这么吐槽的logo,是万事达,设计成本还是小米的4倍,要800万。

  这波啊,在找乐子这点上,网友们没有输,在恰饭赚钱上,原研哉也没有输,当然,能花200万涨2000万的热度,在营销上,小米同样没输。

  好了,还是聊游戏聊游戏。

  作为一个臭打游戏的,我也可以来谈谈我这个外行人也能看出设计学的门道,因为在游戏圈子里,很多传统大厂LOGO的设计变迁,就是通过LOGO改变来提升品牌认知度非常好的例子。

  在这其中,世界主宰任天堂就显得很特立独行,1889年创社的时候,因为当时日本企业还没有设计LOGO的概念,所以任天堂用的就是简单的汉字“山内任天堂”,而这个不用图形作为logo的图案应该也是从那时候就沿用下来的。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老任大力开拓海外业务,所以将汉字改成了罗马注音的“Nintendo”,从一开始的手写体到后面的印刷体,可以说老任的logo设计主基调是被确立了。

  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想过用图形或者象形文字来当LOGO,在1966年-1970年,因为和美国玩具公司MB合作发布了一些欧美风格的纸牌桌游,又受到了影响,任天堂也在对应的产品上用缩写NG(Nintendo game)作为logo,站在现在玩家的角度来看,这个只用了4年,使用范围也不广的logo确实很难让人和任天堂联系在一起。

  从白底黑子到白底红字,再到白底灰字,最后到沿用至今的红底白字,给老任的logo设计不比小米简单多了,但这个logo的效果却也相当好。

  在大家都想抢个没人用过的图标,让用户用图形记忆记住自己的时候,因为和别人都不一样,所以你看到红底白字却也能第一时间联想到任天堂,任天堂这波我预判了你预判了我的预判的操作,不得不说是站在最高层的。

  像《赛博朋克2077》那种黄底黑字,应该也能算是不通过图形记忆就提升了自己的品牌认知度...呢。

  而法国老哥育碧则是另一个在LOGO设计上随波逐流却也颇具创意,值得被拿出来说上一嘴的例子。

  在看到育碧的LOGO演变时,你可能会觉得这家公司段位不如任天堂高,创造力不如老任,因为育碧的logo设计变迁基本走得路子和世界上大部分的其他公司一样。

  在1986年初成立时,早期的育碧主要从事游戏发行业务,早期的Logo也以红蓝色为主,迎非常有80年代盛行电子风格的味道,强调的“UBI”三个字也更容易让大众所记住。

  而到了90年代育碧开始涉足游戏开发业务,并通过一款《雷曼》大获成功后,公司的LOGO也在1995年变成了彩虹标记+印刷字体的形式,而soft和UBI的地位渐渐同等,也彰显着自己从发行有到开发游戏的身份转变。

  在2000年之后,大部分公司的LOGO都开始从文字占主导转型到图形占主导,育碧当然也没落下,2003年,我们最熟悉的那个漩涡标志诞生了,光看logo确实有种不明觉厉的美感,从育碧对于这个logo的解读上来看,Logo中间的漩涡部分在结构上比较复杂,每个内圈与外圈相交的地方大概是外圈周常的2/5,内圈的位置从外向内顺时针改变。

  以黄金分割的方式打造的这个logo也确实有那么点技术力。

  因为那时候公司都喜欢用更立体的logo,所以育碧这个漩涡标志也用不同深浅的颜色展现了自己的立体感,在2015年大家开始追求扁平化之后,育碧也把这个漩涡给镂空了,这种赶时髦的行为当时还遭到了许多反极简主义的玩家的吐槽。

  但真正让大家对育碧的漩涡logo印象深刻的原因,这得归功于育碧每做一款游戏,就会设计一段融入了对应游戏风格和logo的开场动画

  像看到针织袖章我们就能认出这是《彩虹六号:围攻》,在《全景封锁》1代,育碧的logo是由代表特工的手表光环引出的,还有雪花的特效暗指新引擎雪花莲,到了2代,则变成了由育碧LOGO引出的凤凰章。

  高楼大厦的平面图和链接点,还有黑客的万能之手代表了《看门狗》,在看到《舞力全开》系列中舞厅的旋转球灯,我想每个玩家就已经有想要扭起来的冲动了吧。

  还有由鱼叔战术目镜的镜头变成LOGO的《细胞分裂》,用齿轮来暗指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工业革命的《刺客信条:枭雄》,一阵炫目的车灯闪过,logo用一种极具速度感的方式完成切换的《飙酷车神》。

  或许我上面提到的这些游戏不一定好玩。

  但哪怕像我这样不是育碧粉丝甚至常常不忘在文章中揶揄它几嘴的玩家,也能只看游戏开场中一段短短几秒的logo,就能分辨出这应该是哪个游戏和这个游戏的大致玩法,这或许就是我们这些外行人也能感受到的logo设计的精妙之处。

  但凡小米的logo能像游戏界的前辈们一样,换得能再有创意一点,应该也不至于一进店就让大家开心成这样吧?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