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社畜题材动画 告诉你考拉其实是吃翔长大的

ACGx

作者:ACGx

发布于2021-01-21 10:11:14 +订阅

  在2021年一月新番中,《天地创造设计部》并不是什么特别热门的作品。不过当我们提及这部作品里出现的一个冷门知识点,相信应该会引起你“追番”的兴趣——

  原来,有着可爱外表、被誉为澳大利亚“国宝”的考拉,是吃妈妈的翔长大的……

  《天地创造设计部》是一部科普类动画,改编自蛇藏、铃木茑(鈴木ツタ)原作,鳕子(たら子)作画,连载于讲谈社旗下《月刊Morning two》的同名日本漫画,讲述的是“天地创造设计部”几位设计师的工作日常。

  这部动漫作品的故事基础设定非常有趣。简单来说,就是掌管世间万物的神觉得亲自创造各类生物太麻烦,于是就干脆以OEM的形式,将各种生物的设计环节交给“天地创造设计部”代劳。于是,出现在地球上各类生物诞生过程,就变成了神作为甲方提出需求,设计部的员工们提出相应设计方案,然后交付于工程师测试执行,并最终由神通过“天启”的方式决定是否采用。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设定框架下,《天地创造设计部》很好地将“自然科普”与“都市职场”两种内容元素结合在了一起。

  ACGx以动画第2集讲述“考拉”的部分为例。

(以下涉及剧透)

  神发来了新的委托,要求创造一只“可爱但又不可爱”的动物。对于在职场打拼的各位乙方来说,这样的甲方需求简直就是再熟悉不过,可以说完全就是“五彩斑斓的黑”的翻版。

  更过分的是,神在下单的同时还提到:“非常信任各位,希望设计随意发挥”。被甲方虐千百遍的设计师金森一眼就看到了结局,并强烈拒绝接下这次的委托。

​  好在,代表作是箭毒蛙和无尾熊的设计师冥户,接受了这份挑战。

  她先是按照自己对“可爱”和“不可爱”的独特理解,先是设计出了“喜欢水的细长寄生生物”(即铁线虫),它可以控制动物的大脑,让被控制的动物变成寄生生物的温床……

  然后又在想要在“可爱”与“不可爱”之间寻求平衡的极度扭曲状态下,为自己设计的动物增加了各种奇怪的设定:两个生X器官、以毒物为食物来源、吃排泄物长大、有育儿袋、竖瞳、尖锐的爪子、用于吓跑敌人的咆哮,以及“不那么可爱”的外表……考拉由此诞生。 

​  在动画中“真实存在的生物图鉴”环节,几位动画角色对考拉的生物特性进行了进一步解释:

  考拉之所以会吃有毒的桉叶,其实是为了降低有限的食物竞争。于是,这种生物从生理层面作出了相应的适应性改变,在消化道里聚集了大量的微生物帮助消化,考拉的幼崽吃妈妈的排泄物长大,其实也是为了能够继承这些微生物。至于说考拉一天要睡20个小时、叫起来的声音是低沉的咆哮等其他生理特征,根本原因也都是因为食物太没营养所导致。

  在短短的4分钟动画内容中,观众们除了能够记住铁线虫、考拉两种生物的生理特性之外,还能够从有关甲方、乙方的职场关系展现中,获得相当愉快的观看体验。 

  这正是复合型题材的内容创作优势——不同内容元素之间的“混搭”,往往都能迸发出特别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2017年的黑马动画《兽娘动物园》,就是在画面异常简陋、看起来是教小朋友认识动物的“子供番”外表下,将“动物拟人”、“日常”、“公路”、“废土”几个元素结合起来。不同题材带来的强烈反差,不仅让整部作品透出了一股独特的气质,也是其后来能够获得市场欢迎,甚至让整个《兽娘动物园》IP直接“复活”的重要因素。

  仔细回想起来,像这样将截然不同的内容元素进行融合的动漫作品,其实在市面上有很多。虽然这些元素单个看起来并不新颖,但是将它们放在一起重新排列组合后,却能产生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

  然而,复合型题材并非万试万灵,市面上也存在太多失败的案例。

  如荒木哲郎指导、大河内一楼系列构成的“倒A档”动画《甲铁城的卡巴内瑞》,就是将“时代剧”、“蒸汽朋克”、“丧尸”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在动画刚刚开播时,这样的题材混搭带来了相当高的热度,但后续故事展开过于套路化,却让整部作品的观感一泻千里,成为“高开低走”动画的典型。

  或许,复合型题材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这些不同元素的碰撞,是否能为作品的内容呈现带来“锦上添花”式的服务,而非刻板地为了“融合而融合”。

  当我们回到《天地创造设计部》这部作品上,就不难发现“都市职场”元素的加入,很巧妙地让“自然科普”呈现出了新的角度——它不仅仅能从生物构造的角度呈现自然界已有物种的特征,还能以“设计废案”的方式,告诉观众那些看起来特别酷炫的生物(如独角兽、天马、巨大化的猩猩等),为何只能存在于传说中。

  “天地创造设计部”室长土屋的代表作是马,因此他在做动物设计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大量有关“马”的元素。就当神提出了“带着帅气武器的动物”的设计委托时,形体优雅的独角兽,自然成为了他的设计提案。

  然而在实际的动物测试过程中,独角兽却因为是只有一个胃的奇蹄目动物,营养摄入无法支撑角的构建,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如果是将独角兽改造成鹿那样有4个胃的偶蹄目动物,虽然能够支撑其营养的摄入,但却又无法保持马的优雅体态。即便是将角做称中空或者缩小大脑容量,以减轻独角兽的能量消耗,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其生理机能无法正常运转……

  这正是从生物设计的全新角度,来阐述自然界中“为何不存在独角兽”这个让很多人感到好奇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当动画中独角兽实验失败后,设计师海原利用“独角”随手设计出来的独角鲸,却意外获得了神的“采用”。

  实际上,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独角鲸,其额头上长长的角是它的牙齿。虽然目前科学界还尚未明确这长长的牙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不过在欧洲历史上,拥有长牙的独角鲸却曾被视为独角兽的化身,甚至还将鲸牙作为驱魔与解毒的珍贵工具。

  这即是《天地创造设计部》会在故事中把独角兽和独角鲸两个物种串联在一起的原因,也是引入“都市职场”元素后,对“自然科普”题材作品带来的更加有趣的促进作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CGx”(acgxclub)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