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yj是什么意思?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上网冲浪宛如文盲

被窝宇航员刹那

作者:刹那·F·赛耶

发布于2020-04-29 17:34:03 +订阅

“能不能少来点缩写呢。”

  今年春节过后,观察系网友刹那的小脑瓜里一直在烦恼这么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现在网上冲浪时看到的拼音缩写和黑话实在是越来越多了。比如说现在你在网上冲浪时,很容易就会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关注里看到这样的发言:

  “纯nt吧,4v怎么还抱团给lzx站台的?H女士和其hyq还真是恶臭,纯血资本嘻嘻。”

  又比方说一个让人从去年笑到今年的笑话:

  每次看到这些缩写混入的发言时,我的表情差不多是这样的:

  就好像点开这篇文章的你,可能怎么都想不到,bqyj的意思是“冰清玉洁”一样。

  类似这种发言现在在互联网上并不少见,其中很多缩写甚至都谈不上“梗”的范畴,比如说hyq只是好友圈的首拼音缩写,yygq则对应的是阴阳怪气,连“真情实感”也有人缩成zqsg。前端时间我还和组里三明同学聊过日本片假名这点事,而现在,我好像变成了那个吐槽的人。对我来说,现在吃瓜——尤其是吃自己不怎么了解的圈子的瓜,难度是越来越高了。

我被童年时代的漫画训练出了繁体字阅读,但竟然栽在了缩写上…

  突然聊这个,倒不是刹那终于连上了网,惊讶发现网友们竟然懂得利用缩写来进行交流。其实大家都清楚的是,早在网络文化的萌芽阶段,缩写就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网络造物之一。

  缩写、异写、转写,这些将大家都看得懂的词和句进行一番加工,变成“有一部分人会看不懂”的另一幅模样,在我的理解中是由全体网友共同完成且参与的一项造梗活动。出现在网络文化中的缩写,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替代正常交流中的某些词汇,真正的用途在于“制造圈子氛围”,亦或者是“玩梗”。

  “越短的梗,火得越久”是互联网梗词在千锤百炼后提炼出的生存哲学,正开始流行的“就这?”,还在用的“真香”和“弟弟”,以及去年还有较高热度的“开花”,都是以短取胜的典型热梗。

  文化模因(MEME)的一个传播条件就是需要足够短小快捷,罗里吧嗦的梗是很难流行的,缩写正是为了满足这一条件才会盛行。

  在游戏圈中,缩写的使用更从“古”开始就非常常见的。用在国内热度周期最长的《魔兽世界》举例,诸如2234、STSM、JD、YLD等游戏名词缩写,以及FS、DZ等常见职业名缩写,相信魔兽玩家们依然十分眼熟。

虽然我那时候是不怎么喜欢这种缩写……

  而在泛ACG圈子,“缩写”大概更是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场合,比如去年B站列出的年度热词“AWSL”:

  以及现在在弹幕中依然零星可见的WDNMD(这个词今年开年后感觉热度下降好快):

  我并不讨厌这些缩写,且自己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它们的理解成本通常很低,搜索引擎1秒钟就会告诉你答案,本身也是一种有趣的情绪表达方式。更关键的是,这些缩写都停留在古典的“梗”的范畴,而在我的认知里,在聊天中使用这些梗词,确实是一件挺有趣的事。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一些缩写会令人觉得网络冲浪冲得有点不开心?

  当然是因为让人看不懂

  而让人看不懂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其中之一,或许是一些缩写越来越“出圈”了。

  以往的缩写,通常都是特定的名词缩写,且基本只是在一个特定的交流语境中使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前面《魔兽世界》中的职业缩写:DZ、FS、XD等等,亦或者是《怪物猎人》等游戏的名词缩写,这些缩写的运用场合基本是游戏内或者论坛讨论版块,且更新频率极低,新人即便进去时候比较懵圈,但跟着混一段时间,差不多也都能明白意思。

看不懂缩写还怎么让人带血色啊.jpg

  但现在,互联网每天都在诞生新的缩写,这其中一部分缩写是不方便直说的各类人名,一部分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或词语(大势所趋=dssq,有一说一=u1s1),一部分干脆是发布吃瓜内容的网友个人的表达习惯(各类莫名其妙的缩写),如果你和刹那一样每天只花30分钟或者更少的时间在社交平台上,那么越来越看不懂他们在说啥,几乎是一种必然。

有些网友给路人制作了翻译对照

  比如前阵子就有网友不堪缩写之苦,做了一个缩写翻译网站:

网址可以戳这里:>点我一键翻译缩写<

  当然其中应该也有一部分因素是,诸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存在着关键词检索功能,在公开平台上,你很难确保自己的言论不会因为某个关键词而被人“秋后算账”,在言论发布许久后突然被对方找上门反驳或诘难,这种体验十分糟糕。而使用缩写,避免了被关键词追猎的困扰。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一种社交平台高频使用者们心照不宣的交流习惯。

  “关键词”的另一种适用情景,也是为了让言论看起来攻击性要稍微弱一些,以降低激进发言被删除/禁言的风险,比如今年春节前后流行起来的“nt”其实就是“脑瘫”的意思,发布诸如“WDNMD他竟然站ff那边还说香蕉话简直是个纯nt”,显然比直接说出来风险更低,嗯…或许也显得稍微友善了那么点儿?

  另一个原因,则是缩写使用者就是想让无关路人看不懂

  让人看不懂,正是这种思路下诞生的缩写。透过这种生造出的“暗号”,他们可以在综合性的社交平台上联系到对上眼的讨论者,而看不懂这些的路人,本来就不是发言者想要交流的对象,越是看得云里雾里,就越说明他的暗号已经达成自己的目的。这种情况在现在当红偶像的“饭圈”尤其突出,像是这样的发言:

  如果不借助翻译工具,作为路人的你基本上是看不懂他们到底在说什么的。这有点像是宗教学说中的“仪轨”论调,通过提高外人进入这个圈子的难度,让圈内人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从而换来核心成员的积极性和黏性。

  但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缩写——甚至可以单指拼音首字母缩写——在如今被滥用也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诸如娱乐圈要缩写成ylq,好友圈要缩写成hyq,真情实感要缩写成zqsg,有一说一要缩写成u1s1,而各类明星Idol的名字统统用缩写甚至倒装缩写更是默认规则,点开一部分网友发言,入目都是nt、xz、xzf、xswl、mdzz、nsdd云云……实在是让人太难受了。

  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