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超能力,多么虚幻而诱惑的东西,几乎所有角色扮演类游戏中,主角都会拥有这些常人难以拥有的能力,这也正是我们喜爱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原因。许多玩家也都曾梦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拥有游戏主角那样的超能力,那么这个梦想是不是永远都无法实现呢?下面这十种游戏中的超能力来源也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No.10 道具——上天入地有何难,道具齐备无人拦
依靠道具,是最接近现实的一种获取“超能力”的办法。其实这也是各个国家的士兵正在采取的一种手段:用高科技的装备武装自己,以达到和敌人相比拥有高人一等能力的目的,从而在战争中获胜。而在游戏中,道具的表现则更为奇妙:既有奇幻版本的神器法器,又有科幻味道十足的先进工具。最简单的例子是各种奇幻游戏中的装备,无论是附有魔法的武器、盔甲、首饰,还是靠魔法飞行的交通工具,都让主角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超能力。谁都知道在《博德之门》这类游戏中找到一把+3的附魔武器会是多么的珍贵。
除了奇幻游戏中的魔法装备,其它游戏诸如“蝙蝠侠”系列也同样依靠道具让主角成为了英雄。布鲁斯韦恩(Bruce Wayne)确实学过功夫和忍术,但是没有他那一身刀枪不入的盔甲、能够滑翔的斗篷、各式各样的飞镖和他的蝙蝠车,蝙蝠侠也不可能以一当百地当他的黑暗骑士。这些由凯夫拉装甲、记忆斗篷构成的种种装备其实并不能算是科幻,很多在现实中已经有了原型。可以说,蝙蝠侠是一个靠道具就在正义联盟里爬到了和超人同等地位的经典案例!
No.9 病毒——昔日恶名今不在,变坏为宝是典型
病毒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无论是电脑病毒还是生物病毒,给人的印象无一不是危害极大、防不胜防。但随着游戏业的发展,病毒的坏名声似乎大有变好之势。
原因何在?原来在游戏中,有时候病毒在造成危害的同时,总会“不经意”间带给了主角超能力。比如著名的《虐杀原型》系列游戏,就是由病毒获取超能力的经典案例。略带邪恶的红黑色超能力表现形式,让《虐杀原型》的主角身上的邪恶味道十足,虽然游戏主角其实并不邪恶,但是他的力量来源却是邪恶无比。
同样有这样设计的还有《生化危机》,虽然在游戏中体现的还不算明显,但是由米拉·乔沃维奇(Milla Jovovich)主演的电影版《生化危机》可是让主角爱丽丝拥有了超乎常人的能力:念力和超强的运动能力等,其来源则是臭名昭著的T病毒。军方在以上亿人口变成僵尸为代价制造成的T病毒终于在爱丽丝身上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是这代价是否也太大了点。
因此,奉劝大家一句,病毒很可怕,不要为了追求超能力而尝试去感染病毒……
No.8 生化能力——生物化工真吃香,报考一定选它上
生化能力有一些类似于病毒,但是比病毒的威力还要大。最著名的两个游戏就是《质量效应》和《蜘蛛侠》了。
之所以把《蜘蛛侠》归到生化能力中,是因为虽然皮特·帕克是被蜘蛛咬过之后获得了超能力,但是蜘蛛带给他的并不能完全算是病毒,而是一种蕴含在血液中的生化力量。至于《质量效应》,那发着蓝光的生化力量则是在人脑中安装特定装置,以激发零号元素获取类似念力的一种生化力量。
用最简单的改造激发生物本身的力量,是生化能力的最典型表现。
No.7 外星血统——外星血统富二代,试问谁人可击败
虽然笔者不鼓吹血统论,但是在游戏世界里当个有外星人祖宗的“富二代”也是开发商最常见的一种授予玩家超能力的方式。
最经典的例子莫属《刺客信条》了。刺客主角作为拥有外星人血统的先行者和人类的后代,拥有者常人所没有的超能力。无论是鹰眼还是超强的运动能力,以及未来可能会解锁的更多超能力,主角都从外星人祖先身上得到了太多的好处。这种能力虽然是来源于外星人,但是却一直被用做和外星人对抗,为人类争取自由,看来这“富二代”有一些欺师灭祖呀。
西方自古就有血液崇拜,认为人类的血液代表了一个人的高低贵贱。也就是说人的一切都和自己的血液有关,因此血统是否纯正则成了西方人几百年来一直纠结的对象。混血儿本来并不被推崇,但是将不同血统混合从而获得力量,却并不被指摘。
No.6 科技——科技成就生活美,首先给你超能力
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则要属于科技了。这里我们提到的科技和前面说的道具还不同,道具指的是硬件,类似钢铁侠的装甲;而科技则指的是用科技改造自身,类似我们在游戏“杀出重围”系列里遇到的种种改造人。
这种改造一般在科幻游戏中很常见,而在现实中也逐渐开始进入大众视线了。利用高科技改造人类基因,或者干脆植入辅助装置,是获得超能力的最可能的方法。在未来人类科技达到一定高度后,估计第一种采用的提升自身能力的方法就是这种改造。
而在《辐射》中,游戏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因为追求这种改造而导致悲剧的画面:超级变种人就是这样被人为制造出来的,但是结果呢?却是制造了一种怪物。
善用科技,有限制的改造自身,才是对大自然的尊重。
No.5 神宠——每天祷告300遍,不用临时抱佛脚
我们会在很多奇幻作品中见到这一设定,最典型的就是牧师这个职业。从“龙与地下城”规则的一系列游戏中我们可以窥得端倪:牧师、圣骑士和德鲁伊都可以算作利用神宠来获取力量的职业。
与网游中的“宝宝”不同,这里所说的神宠,设定来源于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宗教神职人员,在中世纪的欧洲,神职人员利用祷告获取力量,用来治病、驱邪等。我们不可否认信仰可以带给人们巨大的力量,但是在现实中这些力量远不如游戏中表现得那么给力。
其是在“龙与地下城”新版规则中,“抱神的大腿远比法师吃香”成为了玩家的一句口头禅。只不过游戏中的这种力量来源对人物要求颇高,不仅要虔诚,而且鉴于神可以看透人心,所以人物必须完全按照信仰去做,从内心深处深信不疑才能施法。
而在没有明显牧师职业的“上古卷轴”系列中,对九圣灵的信仰也可以给玩家一些时间限制的能力。这也正是曾经经历过宗教社会形态下的西方才会在游戏中对神宠如此关照吧。
No.4 魔法——亘古不变魔法力,今朝不再有秘密
魔法,永远不变的主题。从西方中世纪流行的手抄本再到新时代好莱坞大片,魔法作为人类最坚定的一种“信仰”,永远是各种文艺作品最中意的题材。
无论是源自科学家,还是源自古代萨满教,魔法似乎无可辩驳的存在,即使从没有人真正见过它。在游戏界,涉及魔法的游戏几乎不能用数量而只能用百分比来形容。法师永远是各种游戏中最受玩家青睐的职业,而魔法系统的好坏甚至也成为了奇幻类游戏本身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
就拿《博德之门Ⅱ》来说,时间停止、召唤恶魔、禁锢术、凋死术等强大的毁天灭地的法术让这款游戏至今被玩家津津乐道:魔法对战早已经成为了一种战术上的讨论。因此“赐予”玩家魔法,是游戏开发商最常见的超能力来源设计。而如何平衡这种强大的力量,也是RPG类游戏的一大课题。
No.3 原力——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这是一种来源于电影《星球大战》的超能力来源,融合了中国气功的原力在东方人眼里有着独特的魅力。而在《星球大战》改编的游戏里,原力也成为了比魔法更要强大的超能力。
不过最有特点的,还是原力本身分为光明、黑暗两面,结合使用者性格而设定的这两个对立面也造就了无数的史诗。将超能力和性格、道德挂钩,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也无疑成为了一种平衡。有人会问,为什么原力会排在魔法前面?电影里原力顶多是推、拉、闪电,和魔法那种可以停止时间的力量比难道不弱吗?这里要澄清一点,原力可以做到的事情确实很多,只是电影里没有完全展现而已。比如卢克后来发明的“原力遮蔽”也达到了隐形的效果,而犹达在漫画里用原力将太空中两艘城市般大小的歼星舰拉到相撞更是强大无比。
相传多年前英国统计全国民的宗教信仰,排第三的就是“原力”。暂且不说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而只是原力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就足够社会学家好好研究的了。
No.2 神力——乾坤逆转非人力,游戏里面且做神
此神力并非前言中的神宠,神宠是神赐给你力量,而这里的神力则是指玩家本身就是一个神!
此类超能力来源的设计多出自类似《黑与白》《上帝也疯狂》《沙尘》等游戏。玩家需要在游戏里扮演一个神,从而利用神力庇佑自己的子民。
正所谓神说 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玩家用的神力也大抵如此:对大自然随心所欲的改变。《黑与白》中玩家像拉动iPad菜单一样拉动天上的太阳,让整个世界的时间运行完全听从你的掌控,这种力量是前面几种超能力来源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我们的皮特·帕克的叔叔说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一个神,庇佑子民甚至保持整个世界良好运行成为了游戏的主要任务。要照顾到的地方太多了!气候异常、地质变化甚至子民的心情都很关键,因为按照一些神学观点:神的力量大小取决于信徒的信仰。信仰的人越多,信仰越坚定,该神的力量越强。因此玩家在游戏中不仅要规划城市、调节气候,还要去安抚民心。这哪里是神,这分明是个市长!
但是神力还并不是游戏中超能力的来源中最强的,最强的就是……
No.1 玩家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超越一切神力、原力、魔法、神宠、科技等等来源,玩家自己的头脑和那双手才是游戏世界真正的“超能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