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秋福斯特自杀之谜》游戏评测分享 游戏怎么样

2020-02-26 14:26:27

  瑞秋福斯特自杀之谜怎么样?这款悬疑类的侦探游戏已经正式上线了,很多小伙伴可能在考虑要不要入手吧,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瑞秋福斯特自杀之谜游戏评测分享,一起来看一下吧。

瑞秋福斯特自杀之谜游戏评测分享

  首先纠正一下一些评测内容,这部作品并不是恐怖游戏,它的目的是让玩家体验一段故事,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而非获得感官上的刺激,因此不适合想玩类似层层恐惧,港诡实录这类恐怖类步行模拟的玩家。

  但如果是Dear Esther,Gone Home,看火人,艾迪·芬奇的记忆,Everybody's Gone to Rupture,伊森·卡特的消失的忠实玩家,本作与这些作品属于一类并且值得一试。

  杂糅了艾迪·芬奇的记忆的家族秘闻式背景故事,看火人的对讲机式角色互动,Gone Home的环境塑造,做出来一个虽然还算优秀、却很难说能够媲美以上诸作的作品。

  虽然是推荐但还是先说缺点吧。

  部分问题包括:

  字体过小。

  缺少提示。

  转场突兀。

  大量似乎是用来丰富游戏世界但实际毫无意义的可互动物品。

  至少在简体中文存在的翻译不全以及部分严重到引起歧义和让人出戏的误译。

  以及在我个人看来最致命的一点:

  作为第一人称步行模拟器,这部作品对主角形象的塑造有些失控了。

  开头很有艾迪·芬奇的记忆的味道,但后续的内容使得这一序幕有些脱离主体的游玩部分,因为本作上来就立刻给玩家展示了一个特点鲜明的角色形象,而不是继续深入挖掘故事与角色的关系。

  这种开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不会是哪个游戏的精神续作吧”这样的感觉——打个比方,就像重启后的古墓丽影系列,如果直接玩最新的暗影,对劳拉这个角色的感受可能还是和重启前差不多的“又大又白能打能挨”,但是如果从重启第一作开始玩起,接着再玩崛起和暗影,对于劳拉这个角色的感受就绝不会如此简单粗暴了,因为玩家能感受到角色的成长。

  而本作上来就像宝可梦剑/盾里的化石合成宝可梦一样,十分生硬地把玩家强行塞进了一个形象相对立体的主角的身体里,影响到了游玩过程中的沉浸感。而这一点本应是步行模拟器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一类型作品对玩家视角的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类:

  要么像史丹利的寓言那样把主角塑造成一个空白的工具人,让玩家能够“附身”其上,通过角色的眼睛和行动而非其个性和想法来和游戏世界进行互动。

  要么像看火人一样安排大量文本、对话和互动选项,前有因后有果地以成长的方式把主要角色的形象建立起来。

  或者像奇异人生以及大部分角色扮演类游戏一样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并且除了对话选项外大量使用电影化过场,让玩家对自己在游戏里的身份认知彻底和主角视角脱离,成为上帝视角(全知视角)。

  游戏的叙事和传统意义上的叙事是不同的,不能完全按照写小说或是拍电影的叙事方式来制作游戏,否则只能搞出一个介于步行模拟器、解密游戏和互动电影之间的奇美拉。

  不过后来我也看到在职员表最后写到这部作品的定义是“Interactive Narrative Thriller(互动式叙事向惊悚片)”,并没有强调“Game”的属性,因此从游戏的角度分析也有一定偏颇和缺陷,同时我也尽量没有使用“游戏”而是用“作品”来代指瑞秋·福斯特的自杀之谜。

  仍然选择推荐这款作品是因为:

  剧情还可以。

  画面也不错。

  氛围塑造很棒。

  音乐极为出色。

  惊悚内容与心理暗示把握得恰到好处。

  以及对闪灵的种种致敬。

  因此,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用瑕不掩瑜来形容这部作品的。此外从职员表可以看出制作组规模并不大,推荐这部作品也是对他们的付出和心血做出的肯定。

  以上就是瑞秋福斯特自杀之谜游戏评测分享全部内容,总的来说这款游戏还算不错,可玩性非常高,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抓紧时间入手吧。

相关推荐:

瑞秋福斯特自杀之谜配置要求一览

更多内容:瑞秋:福斯特自杀之谜专题瑞秋:福斯特自杀之谜论坛

目录 1/1 返回攻略专辑
瑞秋:福斯特自杀之谜
瑞秋:福斯特自杀之谜
平台:PC
0%的玩家推荐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品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