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销量党 一位资深游戏玩家对此的批判性观点

2013-08-23 17:51:00 编辑:佚名
0

 

  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一、总论

  在中国有这么一群游戏玩家。他们十分热衷于追踪游戏的销量,并对不同游戏的销量进行比较。玩家称他们“销量党”。按照XX贴吧的某位“哲人”的说法:
 
  “真正的销量党根本不关心‘销量的意义’而只关心‘销量的数字’。”
 
  “他们的动机在于了解数据的统计方法及人群喜好的类型分布什么,当然了,销量党也可能会去研究下收入利润投入什么的。”

  “真正的销量党是经济学或社会学或统计学的蛋疼爱好,跟游戏倒是没什么大的关系。”

  “喜好会改变,时代会变更,主机会换代,玩家会死...........唯有销量的数字是永恒的。”

  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在中国的销量党中,这位仁兄所说的那种“真正的销量党”少之又少。在中国,销量党大多是认为销量可以说明游戏的质量。所以拿出销量进行比较时,其实是用销量来例证一个游戏的质量高于另一个游戏。

  我一向不太喜欢这类玩家。游戏的质量的评估属于审美力辨别的范畴。属于主观意识。不应用任何所谓“客观”的法则去约束或去印证。在我,一个游戏我觉得好玩。那它就是天大的好玩的游戏。即使它只卖出去一份。一个游戏我觉得不好玩,那它就是超级大垃圾,卖出去一亿份也没用。因为人对美的感受是发自每个个体内心的,而不是别人教你什么样是美的,它才是美的。在网络上,有些被教育愚化的人喜欢用大众选择做幌子,说:“你不喜欢那是你的问题。那么多人喜欢。你不能因为你不喜欢就去否定它。”而在我,恐怕再也找不出比“我不喜欢”更好的否定一样东西的理由了。

  像乞丐一样,为自己内心本应是自由的判断寻求外在“合理”的依据,或是像兽类一样,完全被束缚在外界“客观”的法则中,这样的人着实可怜。

  二、销量党的几种论调


  我所看到的销量党,他们所说的话实在不值一驳。但今天毕竟是专门谈这个问题,所以我不妨摘抄几句,再做做简单点评。

  1)销量难道不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质量,难道你会买你认为是垃圾的游戏?

  回答:有时我买游戏之前,并不认为这个游戏是垃圾。但是实际玩过以后却很多会被我骂成垃圾。我认为一个游戏是不是垃圾,应该是买之后的评价算数,而不是买之前预先的感觉。

  况且我还经常买我认为是垃圾的游戏,有的是为了让拥有的系列完整,买来凑数。有的纯粹就是偶尔顺手买了。这点如果问话的人不常买正版游戏,还是应该尊重我这个常买正版游戏的人的意见。

  我买正版游戏花钱在中国人中自然不算少,日本人这方面消费比我更多,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兴起,花钱买点垃圾游戏其实真的不算什么。

  2)游戏被制造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所以销量高很好的满足了游戏被制造的目的,所以销量高质量就好。

  回答:我买游戏是为了玩的,不是为了让厂商赚钱,我管得着厂商的目的是什么吗?

  3)游戏销量高就是被大众接受的,证明它满足了更多人的需要,具备更广泛的认可度,所以被大众认可的自然就是好的。

  回答:当然通过问题1)我们发现游戏销量高和大众接受度高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人们买游戏之前没有玩这个游戏,而买之后玩之后可能会后悔买这个游戏。游戏的大众接受度应该是玩过游戏的人,实际喜欢这个游戏的玩家人数。比如一个ff9卖出500万份,老滚卖出1500万份。假设玩过这两个游戏后喜欢ff9的玩家有100万人,而喜欢老滚的有90万人,那么ff9的认可度就实际比老滚高)

  而且就算我姑且承认销量高就是被大众认可的,那后半句是怎么推出来的呢?

  依照同样的逻辑,我也可以说:“游戏销量低就是不被大众认可的,证明它不能满足更多人的需要,认可度很狭窄,所以不被大众认可的自然就是好的。”

  如果你认为这个句子经这么一修改很可笑。那么我告诉你,原本的句子至少和这句一样可笑,只是销量党固有的思维方式无法洞悉其中的笑点罢了

  而且依照同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这样改写2)中的句子:游戏被制造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所以销量高很好的满足了游戏被制造的目的,所以销量高质量就不好。

  4)什么都可以作假,销量最起码不能作假,和评分还有玩家评价比,销量最起码是客观的,所以销量更能说明问题。

  回答:既然你这么喜欢“客观”,你就应该有接受别人和你抬杠的心理准备。你有什么证据证明销量是不能作假的?马里奥卖4000万你过去一份一份数了?如果你那么爱“客观”,在这个问题上最好也客观到底。如果按照严格的客观分析,人说马里奥卖4000万份也是没有任何客观依据的。某个网站上的一串销量数字从纯粹客观理性的角度讲不足以论证一个游戏的实际销量。如果寻求“客观”,那你应当知道:感性上的“我觉得”和理性上的“我知道”差别还是蛮大的。

  况且就算我姑且承认某作的销量是“客观”的,那它又能说明什么呢?“‘客观’的就是有说服力的”,这种看法无非是被“客观”所奴役的、放弃自己自由的意志,不惜为“客观”操贱役的可悲灵魂的惯性思维罢了。游戏的鉴别属于主观审美范畴,客观反而是最没有说服力。

  每个玩家的主观感受才是根本和一切。

  相反我也可以说:和销量相比,评分和玩家评价最起码是主观的,所以此二者更能说明问题。客观不过是祈求获得外部认同感的乞丐饭碗里面的馊窝头,仅此而已。

  三、给予既是销量党又是盗版党的玩家的一条温和的建议

  在这里,我再说一句(其实下面所说的也是我讨厌许多中国销量党玩家的原因之一):

  下回要是有哪位高人拿销量当论据和别人辩论,那还是烦请劳驾拿出一份用来拼销量的正版游戏的id晒照。这样还能最低程度上的让别人对你平添几分好感。最起码让人知道,你还是爱这个游戏的。否则你想想,多丢人现眼呀!你夸了半天这游戏这么好、那么好。销量如何如何高,而你竟然这辈子一次也没有把一份这个游戏的正版软件捧在自己手里好好把玩把玩。

  反映出这么优秀的游戏质量的高销量游戏,而你夸了半天,自己却没能买一份,还从那里夸夸其谈,说销量说明质量。也许你自己心里不觉得有什么,但是说实在的,我真替你难受。

  四、销量党与兽类

  人类的主观感受和自由意识体现了造物的玄妙。人类对一件事物的主观感受,可说是其灵性的光辉。

  但是现在许多人却自愿抛弃造物主赐予的自由之灵,选择成为“客观”的奴才。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说是丢弃人性,而崇拜兽性。

  兽类从许多方面比人“客观”得多。人在选择自己喜爱的配偶时,可能会注意他(她)眉毛是否好看,喜欢看什么样的书,性情是否温和。

  而对于一些兽类,异性身体里所散发的某种体味或激素便成为了它们在这方面判断的几乎唯一标准。

  这种体味的作用之一是识别作用。通常讲,兽类只会因为同种异性兽身上的某种味道而兴奋。这种体味的作用之二是可以决定兽类的兴奋程度。闻到“正确”的体味时,体味越浓,兽类就越兴奋。如果兽类会说话,它也许会炫耀:“我就认这种味儿,这种气味儿更浓的,自然就是高质量的!”

  你瞧,兽类够客观吧。它的兴奋取决于自身器官的固有构造和一定空间内满布的某种分子的数量。它们可是实实在在的听了那位哲学家的话,让“物质决定意识了”。

  至于人的“客观”,在类似的方面则体现了一种对于数字的执着。

  《小王子》这本书里的那位可爱的主角把这种人称为“蘑菇”,当然我想,这个词这里作为引申义的“暴发户”其实并非作者强调的焦点。那种泯灭灵性,近乎植物性的“客观”,才是令小王子鄙夷不已的。

  如果一个人告诉这类人,自己新交了一个朋友,他们不会提出任何实质性的问题,绝对不会问:“他的声音好不好听?他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有没有收集蝴蝶?”他们只会问:“他几岁?有几个兄弟姐妹?体重多少?他父亲赚多少钱?”他们以为只有这些数字才可以评价这个人。

  如果你对他们说:“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漂亮的、粉红色的砖砌房子,窗户上缀满了天竺葵,鸽子在房顶上栖息。”他们绝对无法想象那栋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你必须对他们说:“我看到一栋价值一千万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叹:“哇!多美的房子呀!!”

  如果你跟这类人说,“有一个游戏,画面像童话仙境一样唯美,里面的对话字字珠玑感人肺腑,而且动作性、打击感也卓越拔群。不仅如此,这个游戏有着像《尼伯龙根的指环》那样壮丽、庞大的情节和世界观”他们就会对你嗤之以鼻。

  但是如果你跟他们说:“有另外一个游戏卖了3000万份!”他们就会立即说:“多么好的游戏啊!”

  当然销量对于这类人的作用,和动物体味是有类比性的。

  其一、销量也有识别作用。同样是对数字的客观,销量党自然只认销量,至于杂志的评分,虽然也是数字,就不客观。就好像对于一个兽,同类异性的某种体味就是客观的,其它种类的野兽的体味就不客观,而且闻到也不兴奋是一个道理。

  其二、销量越高越好,好比“正确”的体味越浓烈就越兴奋。

  当然,我这里只是指出了在“客观性”方面,销量党这一类人与兽类有类比的地方。其实在其它地方,也并非全无类比,比如IP兄指出的:“倘若这种‘销量党’真有什么真理的话,那就是动物本能的‘群体同化+差异敌视’而已。同动物园猴山上的两帮猴子打架,并无太多动机上的不同。”这方面说起来,其实还是很多的。只是考虑篇幅,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五、结尾的默想:至少放弃人性的最初选择还是出于人自身的
 
  “最后,上帝决定每一种受造物所私有的不论什么都赋予人,人是不能被赋予以任何固有的东西的。所以上帝把人作为一个没有区别的肖像作品来对待,并把他放在宇宙中间这样对他说:亚当呀,我们不给你固定的地位,固有的面貌和任何一个特殊的职守,以便你按照你的意愿,按照你的意见,取得和占有完全出于你自愿的那种地位,那种面貌和那些职守。其他受造物,我们将它们的天性限制在我们已经确定了的法则中,而我们却给了你自由,不受任何限制,你可以为你自己决定你的天性。我把你放在世界的中间,为的是使你很方便地注视和看到那里的一切。我把你造成为既不是天上的也不是地上的,既不是与草木同腐的,也不是永远不朽的生物,为的是使你能够自由地发展你自己和战胜你自己。你可以堕落为野兽,也可以再生如神明。‘哦,天父无上的豪爽和人的惊人幸运呀!人被赋予了他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他所愿意取得的为人。如卢西利乌斯所说的,野兽终生带着它们母体承受的东西。较高的鬼神从一开始或在开始后不久才变成他们永久的状态的。人生下来天父就给他布下了产生各种东西的种子和各种各类生命的根芽,谁悉心培育它们,它们就在他身上生长,并开花结果,如果它们是植物性的,就变为草木;如果它们是动物性的就埋没灵性;如果它们是智慧的,就成为天上的生灵;如果它们是灵性的,就成为天使或天之骄子,如果他们不艳羡任何受造物的命运而心不外鹜,则成为在天父的孤独缥缈中与上帝为伍,超乎万有,迈逾群生的一个生灵。”
   ——《论人的尊严》,皮科

  前面提了一类人与兽类的共性,但我这里要提,放弃人性的人与兽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他从起初的时候就是人,只是后来才逐渐放弃了人的一些属性,但将来也可能取回原本丢弃的这些属性。但是兽类即使你怎么教它,它也不会变成人。这点值得我们庆幸。

  但也有不容乐观的地方。对于兽类,由于它们没有思维,而出于本能的只是应激性和条件反射,所以它们不会因为自己是兽类而“感到”自豪。但是与兽类同质的人有时却会因为自己在某些点上像兽类而感到自豪。

  人要是因为自己像兽类而自豪,那他又怎么能再变得像人呢?

  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