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之诗动画在B站的评分已经掉到了3.6分了。
在B站拿下动画评分3.6分是什么概念?
前几年那部被吐槽成“悬疑剧演成搞笑片”的《迷家》,在B站动画区也有4.1分。
在B站4分以下的日本动画作品,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影之诗这个有CY爸爸撑腰,有原作游戏兜底的作品突破了这个界限。
11集更新后,影之诗终于击穿了观众接受能力下限,成了B站评分倒数第三的日本动画。仅比《兽娘动物园》第二季(2.2分)和《欢迎来到加帕里公园》(2.6分)高。
(关于大名鼎鼎的《兽娘动物园》第二季情报姬在之前也吐槽过,可以后台回复“兽娘动物园”浏览)
跌破4分,成了B站日本动画倒数第三,影之诗动画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作为一部TV动画,影之诗反而算得上质量在线。在妹子不崩的情况下还兼顾了角色造型与卡牌设计。如果这是一部原创动画,《影之诗》评分也许还真挺不错。
真正的问题在于——影之诗的动画不懂影之诗。
其实这部动画在一开始是备受期待的。
在卡牌游戏日渐式微,游戏王专攻子供向的当下,不少人把影之诗当成游戏王的官方续作。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在动画中看到正正经经的打牌场景。
在观众的期待下,影之诗动画的追番人数甚至比游☆戏☆王 5D's整个系列都要多。
(这个评分差距也有点夸张)
动画一开始的表现也很出色,没有直接挪用影之诗游戏世界观,也杜绝了原作党给动画党的剧透。再配上中二气息满满的变身动画和“弱者没有资格玩影之诗”的整活台词,不少观众还真有梦回游戏王的感觉。
但好景不长,从第三集开始,番剧评论区开始出现对男主龙崎阳羽的不满。
再加上剧情套路化和卡组开始重复,影之诗动画评分出现跳水。
“影之诗的动画并不懂影之诗,也不会打影之诗。”
评论区大部分观众对影之诗的不满集中在男主的一张卡——火神龙上。
男主的对局大同小异,翻盘的关键只靠这张“火神龙”。
在影之诗动画中,卡牌博弈的游戏性被抽卡替代,玩家并没有在动画中体会到玩影之诗的乐趣。
而对没有IP加成的路人来说,极易被剧情套路化劝退。深谙影之诗的原作老粉也会尴尬。
甚至在第五集评论区里,影之诗官方代理自己都下场吐槽了…
作为卡牌游戏,影之诗凭借着优秀的游戏质量俘获了一大批粉丝,著名的 “CY宇宙的真女主”——亚里莎也是出自影之诗。
而动画却搁置了游戏的剧情基础,想开辟一条新道路。想法很好,可惜并没有获得口碑成功。
动画化一直是IP开发中的关键一环,手游改动画也是近年来的IP运营趋势。但是手游改动画,对手游厂商来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如何形成游戏与动画的互补,还原作品?
如何满足已有玩家的剧情需求?
如何进一步兼顾路人,扩大IP受众?
很多手游IP都在摸索。
崩坏3推出过诙谐日常剧《女武神的餐桌》,以日常视角补充剧情,丰富人物形象,缓解了游戏中紧张的氛围。形成了和游戏的良好互补。
少女前线也走过同样的路子,播出过Q版角色为主题的搞笑萌系泡面番《少女前线——人形小剧场》,大受玩家好评。
阴阳师作为网易的核心原创IP之一,自然也有着自己的动画《阴阳师—平安物语》,口碑同样爆棚。
这些动画大多选择泡面番载体,用3-8分钟的时间侧面刻画角色。
“让自己的二次元老婆动起来,这谁不喜欢呢?”
和影之诗同月播出的,CY的另一款游戏《公主连结》的改编动画表现同样出色。
动画淡化了男主人公的设定,用更多笔墨着手于其他妹子的塑造,一样受到了粉丝们的叫好。
平衡化后的男主也给游戏粉丝带来了许多梗,节目效果拉满。
除了对角色的丰富,手游动画化的另一个抓手在剧情上。
本就和动画关联密切的FGO就凭借着手游的剧情大放异彩,在游戏对白改编成动画后做到了不错的还原,成绩自然超过预期。
而相应的,如果在动画化过程中,剧情设计与原作偏差,就会产生潜在风险,甚至起反效果。
饱受争议的《舰队Collection》在动画上触碰了玩家的底线——“沉船”。当玩家都以为舰C动画也是轻松诙谐的日常时,角色如月猝不及防的死亡让玩家直接傻了眼。
类似例子也同样存在。碧蓝航线日服一周年的生放送中宣布动画化。并放弃了常规萌系动画的思路,选择去完善游戏尚不完整的剧情,希望做成可以和游戏互补的高质量动画。
这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如果成功,游戏和动画形成互补,自然碧蓝航线的IP会上升一个梯次。
可惜碧蓝航线的答卷分数并不高。
光是工期问题就造成了很大影响,使得画面质量忽上忽下。
多次的停更延期也并没有挽回动画的质量,本应该与游戏互补的剧情也中规中矩。
即使玩家很喜欢这款游戏,也很难给这部衍生动画打出高分。
因为剧情质量而遭受口碑争议的还有《社长,战斗时间到》,相同的手游改编却因为不合理的编排而差评满满。
这么盘下来,手游动画化成功的钥匙反而看起来很简单:在剧情、角色和游戏质量本身上下功夫,成品必然不会太差。有着IP加成的受众对IP动画的要求并不算高。即便没有打动路人观众,在原作党中拿下口碑并不困难。
而正如周星驰电影那句经典台词一样:“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单纯做丰富角色形象的萌系日常动画固然好,但IP运营方也许都希望可以借助动画化进一步提高IP价值,在剧情上做出突破。
《影之诗》动画也一样,只不过并没有成功。
手游动画化能否成功这件事,可以很简单,但也可以很难。
--- End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情报姬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