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年一到年底就会出现一两部大制作的科幻片,比如《银翼杀手2046》和去年的《登月第一人》,今年又等来了一位重量级选手《星际探索》。
有多重量级呢?投资超一亿美元,布拉德皮特主演,导演是《迷失Z城》的导演詹姆斯格雷,提名过三次戛纳电影节,获奖过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不过《迷失Z城》在国内因为大规模删减,口碑不佳。
说回《星际探索》,他入围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最后败给了《小丑》。
烂番茄评分84%,以严格著称的metacritic网站给了80分。
我甚至看到了这种评价,因为有点少儿不宜,你们自己看截图,我怕被和谐。能得到这种评价的估计就是一部电影的至高殊荣吧?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肯定是个好片子啊,但是!我要说但是了!
烂番茄代表影评人的评分是84%,但代表观众的那一边仅有40%。IMDB上评分是6.8,豆瓣评分本来开分仅有6.8,最近刚慢慢涨上去涨到了7.1.
这又是一次影评人和观众割裂的电影,话说今年好多这类型的电影,观众大爱的《小丑》在影评人那边都不及格,学院派和观众之间的分歧越来越严重。
《星际探索》在豆瓣上的评分也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文青大喊牛逼啊,用科幻片探索人类孤独的本质,因为探索孤独陷入到了更大的孤独,瞧瞧这个主题!牛不牛!
普通观众走进电影院,只会说好无聊哦,第一次看了个电影把自己看睡着了。
科幻迷走进电影院,直接就可以骂娘,豆瓣点赞最高贴就是在剖析这片子有多么反智,几乎每一个科幻桥段都让人窒息。
好了,这个片子的受众很明确了,就是花了巨资拍给文青看的,如果你是个大俗人,那可能非常不适合。
我个人观感就是这片子特别分裂,分裂的地方在于没有逻辑。
这片子的故事特别简单,皮特是一位优秀的宇航员,他是当宇航员的绝佳人员。
开头就有一幕表现了他的优秀,当时从高塔上坠落,在空中临危不乱,准确汇报情况,打开降落伞,降落伞打开后被上面的坠物砸出两个窟窿。
这种情况下他都能安全落地,事后检查评估的时候他的心率都没有超过80,这是何等牛逼的心理素质啊!
他能够通过每一次心理素质检测,执行过多次高危任务,这次他被授予一次最高级别的任务。让他在宇宙中跟他父亲通话。
他父亲是最强宇航员,走哪儿都能听到他父亲的丰功伟绩。他爹在三十年前参加了一个“利马计划”,去海王星寻找外星生命,从此有去无回,皮特十几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
但他爹已经失踪十几年了,官方认证他爹肯定挂在宇宙了。
但现在他们告诉他,你爹其实没有死,而且我们怀疑你爹在海王星附近搞出大事情了,他杀了他飞船里的研究员,而且现在宇宙中出现的某种电波也跟你爸有巨大的关系,如果不处理整个宇宙都会陷入灾难。
我们要派遣你去跟你爸沟通,如果沟通失败,那么就会发射核弹炸了你爸爸所在的飞船。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出太空式爸爸去哪儿了,我要上天找我爹的故事。
全程都散发着一股,只要你是个文科生你就一定会感觉到逻辑bug的气息。按照官方任务来看,送皮特上天就是为了跟他爸爸对话,那竟然如此地球不能通话吗?只是发射音频不行吗?毕竟根本没有对话一说啊,他爸爸的回答你们都没让皮特听。
皮特发现自己被高层利用完,无法参与接下来的任务,突然出现了个妹子,妹子说,我爸爸是你爸爸的研究员,当年你爸杀了我爸。
我还以为这是金庸武侠片里的常见桥段,马上就要开始相爱相杀了,后来妹子甚至承担着上军事法庭的风险把皮特送上了飞船?
后来这个妹子就再也没出现过,然后找到他爸之后,我一直以为这事儿怎么也得是个惊天大秘密吧?
比如他爸真的发现了外星生命,然后手里掌握了什么威胁人类的高度机密。
结果他爸真的是个疯子,他当年杀人是因为疯了,现在仍然想坚守岗位。
皮特想带他爸离开,他爸表面答应的好好的,到了太空突然反悔,想要死在太空。我说你能不能别坑自己儿子,你要死完全可以死在飞船里,要不是你儿子有主角光环,最后都不可能返回地球。
返回地球这里就更智障了,拿着一块铁板对抗太空里高速飞行的石块,没有任何难度系数的找到了飞船,然后最后利用核弹的冲击波回到了地球。
没有错,冲击波!真的就是核弹冲击波啊!难怪这个片子被称为美国版的《上海堡垒》,就其中bug之多,逻辑生硬的程度真的可以一拼。
但你要说真烂到《上海堡垒》那也不至于,如果我们不把他当成科幻片来看,把他当做披着科幻片外衣的文艺片来看呢?
全程皮特都在内心不断剖析独白,类似于我很孤独,我真的孤独,我没骗你,我孤独的要爆炸了。
我查了一下,这些旁白好像是制作公司福克斯要求的,这么说吧,孤独这个事儿他只能表现,一旦你说出来就变味儿了。
让人一瞬间想到了郭敬明的四十五角仰望天空明媚且忧伤。
诺兰《星际穿越》里表现孤独的方式是利用时间,几十年过去了,父亲还是那个父亲,但走之前的小女儿如今已经变成了老太太,这是一种不需要台词也能表现出来的孤独感。
《银翼杀手2046》,复制人K发现自己不是主角命,在雪地里孤独的死去也是一种孤独。
电影里有很多场为了冲淡这种“矫情”,增加了很多戏码,比如路上遇到求救飞船,走进去之后被变异太空猩猩袭击。
在月球上遭受来抢物资的“海岛”,上演外太空追逐戏,这两个片段除了增加了一点荒诞性以外对剧情本身没有一丁点的推动作用。
反而让你觉得挺扯淡的,这里面所有配角都死的很潦草,一个流弹一个事故就能丧命,只有我们的主角命硬,一脸生无可恋,满嘴念叨着孤独反而能活到最后,实在是让人无法共情。
我能理解为啥有人喜欢这个片子,什么借着科幻的壳拍文艺片啦,把科幻片拍出了一种新的极致啦。
但借用科幻片的这个壳首先要尊重这个壳的规则,你得在拍出一部合乎逻辑,都不要求拍的精彩,只需要拍的合乎逻辑的前提下再来探讨什么所谓孤独的母题,而不是所有涉及到逻辑的时候都用一句意识流来解释。
这片子太分裂了,喜欢科幻片的一定恨透他,喜欢文艺片的又觉得他不够文艺,真的是布拉德皮特都拯救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