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数国内观众来说,初识新海诚也许是在三年前,《你的名字》在国内院线公映。
新海诚特有的美学风格和小清新的恋爱剧情,瞬间就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心。
不过,其实在很早很早之前,新海诚就已经在日本本土崭露头角了。
而我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正是这部让新海诚得到业界广泛认可的动画,也是他制作的第一部“长篇个人动画”(其实只有25分钟,就一集番剧的长度)。
这部动画,就是于2002年制作的——
《星之声》
《星之声》曾获三个大奖:第7届神户动画奖大奖,第6届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数位艺术部门特别奖,第34届星云奖媒体部门奖。
而且,无论是对于新海诚个人,还是对于整个动画业界来说,这部动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先说回这部动画本身吧,虽然我对《星之声》不吝任何溢美之词。
但,实事求是地讲,第一眼看上去,《星之声》确实很粗糙。
无论是剧情,还是制作,都是如此。
即使1080P也难拯救的画面,不出几句话就能轻松剧透完的剧情。
故事发生在近未来,人类在火星上发现了外星人遗址,第一波科考队全灭。
人类研究外星人留下的遗址,利用它们的技术造出了自己的宇宙战舰和高达,然后气势汹汹地建立了“联合国太空军”,要去讨伐外星人。
在女主即将升入高中的那个暑假,成绩和体能都很优异的她,被太空军选中了。
她和男主间,靠电邮相互联系,邮件以光速在两人间马不停蹄地奔波着,传递着两人的心意。
最开始,她在火星训练,发信延迟不过一小时,后来到了木星,延迟变成三个月。
随着她的战舰航向星辰大海,他们间的通信延迟也越来越长,长到令人绝望。
最后的最后,她在15岁的那年,在8光年之外的天狼星向男主发了最后一封邮件:
“24岁的阿昇你好,我是15岁的美佳子。”
经过了8年多的流浪,这封信息传到男主手上的时候,只剩这两行,其他全部变成了无意义的杂音。
只是两个人互发短信这样简单的故事,配上现在看来很粗糙的画面,为什么能直击人心?
首先,《星之声》的制作,虽然在现在看来很简陋,但是,放在2002年,这个制作绝对堪称良心。
为了表现“高达”在宇宙空间中的战斗,新海诚大量使用了三维CG,这部动画也被誉为日本个人CG动画的开端。
更NB的是,这部动画几乎完全由新海诚一人制作,他身兼脚本、制作、背景、人设、监督五职。
正是为了制作《星之声》,诚哥才下定决心,放弃本职工作,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对于他个人来说,这是全身心投入动画制作的开始。
即便加快了速度,他依旧花了两年时间,才把这部《星之声》完成。
而对于业界来说,《星之声》的成功,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在这部动画之后,一股个人动画制作的热潮席卷而来,
在这个过程中,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
至于剧情方面,确实,这是一部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全部剧情的动画。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不怕剧透的动画。
《星之声》本来就不像推理小说、悬疑小说,以巧妙的反转和精彩的展开夺人眼球。
这是一部沉浸式的作品,需要你亲自去看。
安安静静地在电脑前坐25分钟,深入到屏幕里,和男女主一起,体验他们曾经一起体验的东西。
这部作品平淡剧情下包裹着的,是满满的“新海诚式美学”。
《星之声》抓人心的方法,是层层递进的,就像剥洋葱一样,越是接近其核心,就越会泪流满面。
第一层,当然就是诚哥最擅长的景物描写。
不得不说,他真的是一个高超的摄影师。
在他的镜头下,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
男女主在暑假中的一日分别。
正因为是夏天,雨来得也快,去得也快。
诚哥顺理成章地把他们俩生活的小镇的不同美景,全都呈现在观众眼前。
晴天的小镇,天如水洗般蓝,云如棉絮般蓬松,纯白的星舰在云层掩映中驶出,好似女武神般优雅。
看到星舰飞过的男主,此刻还不知道女主要离开的事情,兴冲冲地和她讨论着飞船和外星人的事情。
而女主,只是用“嗯”兴趣阑珊地回应着。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他们俩只得躲进车站避雨。
这一幕,诚哥给了一个非常“懂人心”的镜头:美足、皮鞋、巧克力、橘子汽水。
借助雨势,诚哥把这些美好的意象集中在了一起,摆在观众面前,搔动观众的心。
此时的男主还是没看出女主得到心事重重,继续畅想着他们高中之后的事情。
随后,雨过天晴,夕阳下,她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双手搭在他的肩。
他继续畅想着高中,她依然用“嗯”回应着,直到最后,她双手忽地一紧,终于道出了真相——
“阿昇,我要乘上那艘船。”
从此,眼里只有彼此的两人,被地球和宇宙生生拆散。
新海诚的镜头简直就是魔法,最为拥挤的大都市东京,在他的镜头下都显得那么有人情味。
而他的美学,也不仅体现在画面上,还体现在台词上。
新海诚的每一部动画,其实都有小说原案,《星之声》也不例外。也许正因如此,剧中人物的台词才显得如此有力。
在动画的最后,邮件传达之后,虽然剩下的只有两行字,但她的心意确实已经传达给他了。
相隔着令人绝望的距离,八年的时间,两人一起回忆他们曾经一起经历的一切:
打在伞上的雨声,春天泥土的松软,
深夜时便利店给人的安心感,板擦的味道……
在回忆完这些熟悉的意象之后,两人不约而同地对彼此说了一句话——
我就在这里。
当我这么一个纯种理科生,看到24岁的男主和15岁的女主异口同声地说出这句话,屏幕忽然一片全白的时候。
我都忍不住去相信,爱和思念是超距作用。
无论相爱的两人相隔多远,他们都会像纠缠态一样,感受着彼此。
而《星之声》的核心,也是原汁原味的“诚式内核”——我并不打算将其浅显地归结为“恋而不得”的恋爱故事。
新海诚的所有作品,包括他的两个Happy Ending的新作,其实都是这个套路:
将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却又转瞬即逝的情感捕捉下来,
然后成百上千倍放大之后,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天气之子》中,诚哥捕捉的是“对晴天的渴望”;
在《你的名字》中,诚哥捕捉的是“邂逅某人时的既视感”……
而在《星之声》中,落入诚哥捕网中的,是这样一种奇妙的感情——
“亲密之人间的心灵相通”。
在通讯已经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天涯若比邻”已经成为现实。
即使分隔两地,一通视频电话,还是能像面对面一样交流。
为了将距离感拉出来,让两人像古人一样相隔千山万水,诚哥非常毒辣地用宇宙之广阔来拆散他们。
光速的信使,也要8年才能走完两人间的距离。
他构造了这样一个场景,成百上千倍地拉大了两人间的距离,也成百上千倍地放大了这种微妙的情感。
毕竟,在这样令人绝望的距离下,只有寄希望于这样的“心灵感应”,才能感觉到彼此间的联系。
构造场景给了这种情感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诚哥在动画最后的蒙太奇,将这种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远在天狼星的15岁女主,正在和外星人苦战;
在地球上准备参军的24岁男主,在报纸上看到了8年前的战役结果。
巨大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一起将两人生生拆开,就连女主最后寄出的邮件,也残缺不全。
可他们依然奇迹般地,想着同样的事情,思念着同样的景色,
以这样一种方式,在宇宙的两端一起体验着共同的风景。
距离真是一件奇妙的东西,《秒五》中的两人相隔不过一个日本,他们的心却以樱花飘落的速度相互远离。
《星之声》中的两人间有8光年的距离,他们的心却以超越光速的速度相互靠近,在那一瞬紧紧挨在一起。
如果说,《星之声》之前,诚哥的作品不够饱满;
《星之声》之后,动画电影制作毕竟要向商业妥协,或多或少掺了点商业元素进去。
《星之声》就是一部恰到好处的“新海诚美学”作品,
充盈而饱满,一口咬下去,全都是他所营造出的美好,没有一点杂质。
热爱新海诚电影的你,可不要错过这样一部作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正说动漫”(azheng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