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意》是如何实现欧洲骑士和戚家军的梦幻共斗的?

2019-08-14 17:49:35 游侠原创:三明
0

  书接上期(带你回到明朝去参军,《战意》的兵种设计有何考据?),之前我们提到了《战意》中弓,弩,火枪3个兵种,其中就这三个兵种在历史上的表现和游戏中的数据进行了对比,最终发现,《战意》里武器表现的互有优劣,并不只是出于游戏里的平衡性考量,火枪遇雨天有一定几率哑火之类的设定也非常贴合历史,给人增加了一份在真实战场上“厮杀”的沉浸感。

  注意,这个“厮杀”是带引号的,毕竟上期只讲了远程武器的对比,没有刀盾交击,金铁碰撞那能叫厮杀吗?

  别急,近战篇这不来了嘛。

  在简单了看了《战意》中即将上线的近战兵种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使用剑盾的T3兵种—马耳他剑盾侍从。因为现在的《战意》中,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兵种—戚家军陷阵队,虽然只是T3级别的中级兵种,但不管是兵种技能“戚家刀法”还是自身被动“对东瀛人宝具”,都让戚家军陷阵队在游戏里的性价比十足。

  那么,既然有一个使用刀盾近战冲锋的戚家军陷阵队了,为什么还要设计一个使用剑盾的同级别兵种?单纯是为了凑人数吗?但我觉得既然制作人连火枪哑火的细节都能做进游戏中,同时出现两个“看似功能类似”的单位必然也有其深意。

  今天就从这两大兵种的历史渊源开始讲起,找找他们能在《战意》中同时出场的原因吧。

事实证明打铁有多重要

  剑盾侍从使用的是骑士剑,骑士剑的剑刃为锐角等腰三角形,长70到80cm,握把仅容一手握持,并有较大的配重球。

  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剑发挥并不算出色,后期甚至沦为决斗用武器而不是战争用武器,而拖累骑士剑发挥的是当时欧洲糟糕的冶炼技术,中世纪欧洲的炼钢技术是非常落后的,许多先进技术比如炒钢都是18世纪才传入并推广使用。当时铁匠普遍采用采用木炭作燃料,在炉中将铁矿石冶炼成呈海绵状的固体块,待炉子冷后取出,叫块炼铁。

  用块炼铁作原料,在碳火中加热吸碳,提高碳含量,然后经过锻打,除掉杂志又渗进碳,从而得到钢。这种钢,叫块炼铁渗碳钢。但这种钢的质量还不够好,炼制过程中碳渗进的多少,分布的是否均匀,杂质除掉的程度,都非常难掌握,且生产效率极低。

  因为当时欧洲宗教的高压统治,当时大多数民众对于铁这一金属本身还存在认识的误区,他们认为铁是由水银和硫磺组成的,铁匠在民众眼中就像是一个掌握了核心技术却邪恶的炼金术师。至于铁匠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完全没有系统的技术可以传承,因为对于当时的铁匠来说,火候完全靠肉眼观察的经验把控,钢铁熔炼的时间单位还是用“唱几首歌”来衡量的。

  普通装备质量差,精良装备价钱高,而剑盾侍从作为骑士的侍从,所用的骑士剑质量应该还算不错,但不至于特别精良。

  至于使用习惯上,因为当时欧洲重甲骑士的流行,质量一般的骑士剑靠劈砍对于重甲并不能造成致命伤害,所以双刃的骑士剑是以刺击装甲的缝隙为主的,劈砍只是辅助作用。而之前提到剑柄上较大的配重球也有效的将剑的重心向后移10cm左右,因此在握持时可以将剑变成杠杆,实现敲击、抽击、刺击、假动作和变招等技巧。

  总结而言,骑士剑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依托于设计上的巧妙和多刺击少劈砍的使用习惯,依旧是当时欧洲战场士兵的制式装备。

戚家刀是如何将军队制式装备发挥到极致的?

  而戚家军陷阵队使用的武器则是戚家刀,当时明朝的将领戚继光在常年与沿海倭寇的作战中,缴获并吸收了不少日本太刀的优点,并结合明军的使用习惯改良成了“戚家刀”并大量实装于军队。戚家刀外形更像是当时柳叶刀和太刀的融合体,刀长五尺,后用铜护刃一尺,柄长一尺五寸,共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可双手握持也可配合盾牌单手使用。

  戚家刀用百炼钢做刀身,纯钢做刀刃,做到整体刚柔并济,则是得益于当时中国的冶炼技术。明朝已经熟练掌握了“炒钢”和“百炼钢”的技术,炒钢的原料是生铁,操作要点是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利用鼓风或撒入精矿粉等方法,令硅、锰、碳氧化,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而所谓“百炼钢”,就是将块炼铁反复加热折叠锻打,使钢的组织致密、成份均匀,杂质减少,从而提高钢的质量。

  炒钢和百炼钢的优势就是容易量产,且质量不错,一把合格的戚家刀用洛氏硬度来衡量的话可以达到63-65,洛氏硬度数值越高则代表康磨损能力越强,但相对脆性也越大,现代高速钢的洛氏硬度大概为66-70。

  在和倭寇的战斗中,戚继光还缴获了一本日本古剑术秘籍《陰流目錄》。陰流剑术是日本剑术大师爱州移香斋所创。戚继光立即组织明军中的武术家加以学习和破解,在其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枪术和拳术,并且据此创立了《辛酉刀法》收录于自己的兵法《纪效新书》中,将其推广于军中训练士兵。

  《陰流目錄》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日本战国剑圣“上泉信纲”肯定没那么陌生了,他就是爱州移香斋的徒弟,他将“陰流”改良后的“新陰流”也成为了现代日本知名的剑术流派,某种意义上来说,戚继光和上泉信纲颇有有“师兄弟”的关系。

  戚家刀法对比欧洲骑士剑法,戚家刀法的泛用性更强,“劈”“斩”皆可的特性,使得戚家军在对阵轻甲和无甲单位时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万历三年长秃率兀良哈铁骑50000入寇,戚继光又率8000铳骑出塞包抄,全歼50000蒙古军,活捉长秃,正是戚家刀其不错的长度,让戚家军在对抗蒙古铁骑时也有非常亮眼的表现。

  总结来说,戚家刀是戚继光博采众长,并以军队不同作战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作为前提改进,适合大规模装备的制式兵器

问答无用,还是来《战意》中一较高下吧

  那在《战意》中,同为T3级别兵种的马耳他剑盾侍从和戚家军陷阵队是如何设计数值和机制来体现他们在历史上不同的?在游戏中相遇,二者分别又会有怎样独特的表现?

  首先对比兵种的五维图,除了兵力(士兵数量)剑盾侍从比戚家军陷阵队高之外,其他数值不如戚家军陷阵队。作为骑士侍从而不是正骑士的剑盾侍从在整体数值上,要略逊色于等同于精锐部队的戚家军陷阵队,这也是二者虽然同为T3兵种却并没有完全数值平衡的原因。

  而《战意》中兵种的表现也不能只靠五维图来衡量,剑盾侍从对比戚家军陷阵队最大的优势就是穿刺破甲和穿刺伤害,就和历史上的表现一样,欧洲骑士剑以刺击装甲缝隙见长,而戚家刀因为刀身细长且有明显的“反”,刺击容易折断刀身。因此在《战意》里,戚家军陷阵队的穿刺伤害是0,而剑盾侍从的是1170,而且因为是骑士侍从,在作战中以配合骑士冲锋为主,剑盾侍从也具有不俗的冲锋能力。

  戚家军陷阵队的特色技能便是“戚家刀法”,历史上以劈斩闻名的招式特点在《战意》中也被还原成了大开大合,且具有一定的AOE能力,因此在切割伤害上也比剑盾侍从高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因为戚家军曾在沿海地区大破倭寇浪人的侵袭,因此游戏中他们还有一项特殊的被动技能—在对付东瀛系兵种时会有加成效果。

  而因为历史上戚家军的作战范围从沿海地区到内陆,甚至在草原上迎击过蒙古铁骑,证明了改进后戚家刀的适用性,因此戚家军陷阵队在《战意》中的地形适应性是非常高的,除了沙漠地形适性不佳,其余地形综合表现比剑盾侍从更出色。

  虽然今天从剑盾侍从和戚家军陷阵队的历史表现,谈到了游戏中数值和机制设计的特色上,不过就和上期说的,纸上谈兵终觉浅,戚家军和欧洲骑士们在现实里也并没有一较高下的实例,但兵种设计基本遵照历史的《战意》刚好提供了一个让他们穿越时空进行对抗的舞台。

  孰强孰弱?8月23日公测时来《战意》里比比就都知道了。

战意
战意
平台:PC
0%的玩家推荐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