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光掠影:“怪兽之王”哥斯拉的历史漫谈—昭和篇

游光掠影

作者:绿毛水怪

发布于2019-06-17 15:24:49 +订阅

  伴随着响彻整个东京湾的咆哮,他带着人类最原始的恐惧和自然的愤怒,君临这个世界!你们有没有幻想过这样的场景,你在沙滩上悠闲的晒着太阳,海水却被一头高达50米的巨型怪兽分开,当他卷起巨大的海啸,带着大地的震颤,从你身边缓缓行过,当人类自豪的科技和文明都轻易的被毁灭。或许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开始反思哪怕是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对于自然来说,是一个多么渺小的物种。

  而这头巨兽,有一个非常响亮且让人提起就自带震慑光环的名字—哥斯拉(ゴジラ)。

  1954年11月3日,由导演本多猪四郎,特效师圆谷英二,制片人田中友幸联合打造,标签打着“怪兽”“特摄”“惊悚”“科幻”的《哥斯拉》在日本上映。他有着暴龙的身体,剑龙的背鳍,擒龙的双爪,哥斯拉自出生起,便承载着创作者们的许多期望,名字由“大猩猩(ゴリラ)”同“鲸鱼(クジラ)”所组成,象征着哥斯拉如大猩猩一般孔武有力,也像鲸鱼一样巨大,还可以在海中和陆地上自由的行动。

  无论是背景设定还是在电影中的表现,哥斯拉都无愧于“怪兽之王”的名号。

  从1954年到2019年,哥斯拉的系列电影已经上映了36部,从真人穿着皮套拍摄的特摄,到CG特效制作,这个横跨了65年36部系列电影的巨无霸,是靠着什么来吸引3代观众?是名为哥斯拉的怪兽个人魅力?亦或是隐藏在哥斯拉这个系列下,几代创作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人文情怀不断的探索

  正如文章标题所说的,今天我们的目的,就是探究“哥斯拉”这个系列起起落落的60余年发展,找到“怪兽之王”为什么会如此让人神往的原因。

  1954年的远洋渔船“第五福龙丸”因为在比基尼岛环礁遭到美军试放的氢弹核辐射,导致船员丧生,比基尼岛环礁附近水域更是一片死寂。这一事件,让当时依旧生活在核武器阴影下的日本人民越发惶恐不安,也激发了当时文化从业者的创作热情。

  东宝的“哥斯拉”就此诞生,在电影的设定中,哥斯拉是一头侏罗纪至白垩纪,区别于恐龙的生物,是由海生爬虫进化的陆生两栖生物,因为在深海有独立栖息地,躲过了当时的物种灭绝,但因为氢弹试爆的核辐射影响,最终让他变异成为身高50米“怪兽之王”的样子。

  初代《哥斯拉》就电影定位而言,应该可以被归到“惊悚片”这一类型,因为在电影中,让当时的观众汗毛倒立的惊悚镜头非常多,比如民众在山上寻找哥斯拉的踪迹时,山的背后突然探出的怪兽头颅;哥斯拉在东京品川登录后一路将人类文明破坏殆尽,所过之处皆是妇女和儿童的哭声、残垣断壁;初代哥斯拉的叫声也不如现在版本中那么高亢,而是由皮手套摩擦过低音提琴而合成,给人的感觉既烦躁且压抑。

  但电影作为娱乐的载体,初代《哥斯拉》所做的贡献绝不只是吓坏观众那么简单。当时经历二战之后的日本,人民甚至不敢提起“核”这个字,是《哥斯拉》,让人民在公众场合也有了谈起“核”的勇气。“怪兽之王”成为了当时日本人民对于原子弹的压抑情绪能够得到宣泄的重要管道。

  在创作者的妙手下,《哥斯拉》还充斥着讽刺当时日本社会问题的黑色幽默,比如电影中哥斯拉即将在品川登录,而执政党和在野党就是否该公开哥斯拉的存在展开激烈争论,最终在野党女议员大骂首相为“庸才(马鹿野郎)”,讽刺前一年因为过度亲美而下台的首相吉田茂的“庸才解散”事件;在破坏神哥斯拉的面前,电影中出现了一名无法撤离的妇女,只能护着子女,喃喃的说道“马上我们就要和爸爸相会了”,讽刺的是因为二战时期,士兵客死异乡所造成国内大量“二战孤儿”出现的社会问题。

  最终,面对普通武器束手无策的怪兽之王,人类运用了名为“水氧破坏素(能将一片海域中的氧气包括需要氧气存活的生物都杀死)”的武器,哥斯拉化成一具白骨,沉入海底,同时那一片海域也成为了死海。在电影的结局中,借着主人公山根恭平博士口,创作者传达出了“只要人类继续核试验,下一头哥斯拉就会再次出现”的想法。

  《哥斯拉》非常巧妙的融合了SF(科学幻想)的设定和人文关怀,因此在《哥斯拉》之前,即使已经有着1933年版的《金刚》和1953年版的《原子怪兽》这样的“怪兽电影”,但哥斯拉依然是公认的“怪兽特摄片”的开端

  次年(1955年),《哥斯拉的逆袭》上映,山根恭平博士的预言就实现了,第二头哥斯拉被发现,同样被发现的还有一头名为安吉拉斯(アンギラス)的怪兽,这次遭殃的是日本大阪,大阪城在哥斯拉和安吉拉斯的斗争下化为了废墟,水氧破坏素也因为过于“机械降神”,在前作的结尾同发明者芹泽博士一起和哥斯拉殒命于大海中。

  因此在《哥斯拉的逆袭》结局,人类的寻常武器依然无法对哥斯拉造成伤害,最终由轰炸机群轰炸引发雪崩将哥斯拉暂时冰封起来,故事暂时告一段落。

  而东宝的“怪兽宇宙”也就此展开了颇为波澜壮阔的一生。

  在《哥斯拉》和《哥斯拉的逆袭》大获成功之后,东宝也发现了“怪兽电影”这一巨大的商业市场,因此在1956年-1961年间,先后推出了《空中大怪兽拉顿》《地球防卫军》《魔斯拉》等多部怪兽电影。

  但大家都知道的,限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些怪兽都是由皮套+真人特摄演员扮演的,皮套高昂的制作成本让素来“抠门”的东宝动起了一点小心思—把怪兽们拉一起,让他们打个架,然后找个理由维护地球和平。

  1962年 《哥斯拉大战金刚》上映,讲述了《哥斯拉的逆袭》同世界观下那只被冰封的哥斯拉再度苏醒,束手无策的人类最终借着法老岛的守护神“金刚”之手,同哥斯拉对决,并将它沉入大海,而这部电影在当时创下了1255万观赏人次的票房神话。

  这个本来有点“耍滑头”的小心思,却阴差阳错地为东宝的怪兽电影开拓了“怪兽对决+怪兽宇宙”两大主题。

  1964年 的《摩斯拉对哥斯拉》、1964年下半年的 《三大怪兽地球对决》、1965年的 《怪兽大战争》,将之前提到的“拉顿”“魔斯拉”等知名怪兽的世界观都同哥斯拉相融合,东宝的怪兽电影渐渐走上了年货化的道路,哥斯拉、拉顿、魔斯拉因为其奠定者地位和多次出场,也被并称为“东宝三大怪兽”。

  从这几部作品中,我们很明显的感觉到,哥斯拉已经从提醒人类小心核危害的警示和讽刺时事的形象,慢慢开始为了娱乐大众而服务。这也刚好可以对应在上世界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日本战后经济高速恢复,人民在发泄了对于“核”的压抑情绪和物质需求渐渐得到满足后,对于正常娱乐的精神需求开始觉醒,而哥斯拉的这次转型也刚好契合了日本人民的这一心路。

  从《三大怪兽地球对决》开始,哥斯拉甚至抛弃了“破坏神”这一名号,渐渐开始成为了地球的“守护神”,哪怕在东映的生硬的安排下,一开始的转型略显滑稽而牵强。比如《三大怪兽地球对决》中,哥斯拉和拉顿在一开始还打得不可开交完全不顾人类的死活,在宇宙怪兽“王者基多拉”的入侵和作为调节者魔斯拉的劝解下,两大怪兽开始为了守护地球而战。

  在《怪兽大战争》中,一开始X星人精神控制了哥斯拉、拉顿、基多拉企图让人类屈服成为奴隶,在魔斯拉的帮助下,哥斯拉和拉顿清醒,然后便有了更为合理的理由一起对抗外星人对地球的入侵。

  在1965年之后的哥斯拉观众的认知里,已经基本和初代“恐惧的化身”的认知产生了断层,因为在1966年开始,为了吸引战后第一批拥有相对完善的物质供给的儿童观众群体,哥斯拉从设定上就成为了“正义的一方”,也就是说,哥斯拉开始变得“子供向”起来。

  从1966年 的《哥斯拉、伊比拉、摩斯拉 南海大决战》开始,1967年 的《哥斯拉之子》、1968年 的《怪兽总进击》、1969年 的《哥斯拉对加巴拉 所有怪兽大进击》先后上映。在《哥斯拉之子》中,哥斯拉甚至有了孩子—迷你拉,电影中更是转变成为一个温柔而不失严厉的父亲形象。

  抛开哥斯拉对于老观众来说略显突兀的转型不谈,《哥斯拉之子》和《怪兽总进击》的可看性依然不差。《哥斯拉之子》中,为了应对人口在二战后的剧烈增长和工业进步带来的环境问题,人类妄想操控天气变化改变地球环境,最终创造出怪兽“卡玛奇拉斯”和“库蒙卡”,最终被哥斯拉带领迷你拉打败。创作者也是紧跟时事,通过电影和观众讨论了一波工业爆炸带来的危害和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

  而在《怪兽总进击》中,创作者更是幻想出了一个30年后的世界(1990年),人类在当时已经可以和怪兽实现共生关系,怪兽被规范在怪兽岛上,为了同人类一起改善环境而“努力工作”,虽然被反派齐拉星人精神操纵开始破坏地球,最终一众怪兽还是在怪兽之王哥斯拉的带领下,迎战王者基多拉(又是这可怜的老哥,放心基多拉还会作为反派出场N多次)并将其杀死。不得不说人类和怪兽(自然)实现友好共存的设想,在当时保护环境的主基调下显得非常应景。

  直到全球影迷一致认同“哥斯拉系列最烂”的《哥斯拉对加巴拉 所有怪兽大进击》的上映,“所有怪兽大进击”有多烂,首先近5成的战斗场面都是前作中有的片段剪辑;主角也是破天荒的选了一个小学生来担任;电影的主题从前作里非常高大上的“核问题、环境问题、人类在自然中的定位”降格成为了反校园欺凌。倒也不是说反校园欺凌这个选题有多差,只是粉丝一致对于哥斯拉从破坏神转型地球保护神,最终沦为小学生保护神的设定接受不能。

  终于在相比前作《怪兽总进击》258万观影人次,《所有怪兽大进击》跳水式地创下了148万人的观影人次新低之后,哥斯拉的魅力已经完全不复往日,过度宣扬其人性的怪兽之王在那个时候就像是一只没了牙的老虎,让人有些惋惜。

  而且在次年的1970年,又发生了一件震撼特摄界的大事,特效大师圆谷英二去世,享年70岁,失去了最有力的翅膀,也因为前一年的《所有怪兽大进击》的大失败,哥斯拉系列理所当然的迎来的一次非常短暂的“休息”。

  很快制作人田中友幸找到了当时哥斯拉的助理导演坂野义光,筹划了下一部的哥斯拉电影。 在圆谷英二去世的次年1971年,坂野义光就带来了《哥斯拉对黑多拉》,相比于前作的子供向,也不同于旧昭和时代破坏神的形象,《哥斯拉对黑多拉》的整体风格变得黑暗猎奇起来。电影中出现了非常多能让小孩子看了产生“童年阴影”的镜头,比如黑多拉从空中略过,其身上撒下的液体在接触人群之后,人们纷纷倒下,然后被迅速腐蚀成满地的白骨。

  黑多拉是由人类污染环境所产生的怪兽,其形象和之前怪兽由野兽而创作的完全不同,由蝌蚪突变而来的黑多拉,就像是一坨凝固了的烂泥。没有了圆谷英二的传统束缚,也是象征着人类对于环境破坏的不可控性,黑多拉还是哥斯拉系列中第一只能多段进化的怪兽。

  在《哥斯拉对黑多拉》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逸闻,因为黑多拉有飞行能力,水陆两栖的哥斯拉在设定上本来是具有天然的劣势,但是坂野义光给哥斯拉加了一个非常滑稽的设定,通过喷射热线的反作用力实现飞行,这也就是粉丝们非常熟悉的那个滑稽镜头的出处。而制作人田中友幸对于这个设定是非常反对的,坂野义光最终在田中友幸生病住院期间在电影中强加了这个镜头,最终导致两人的决裂,坂野义光从此被排除在了哥斯拉系列电影的创作者之外,而《哥斯拉对黑多拉》也并没有成为愈发颓势的“哥斯拉拯救者”。

  在“哥斯拉的昭和时代”即将终结的的几年里,哥斯拉的发展也变得摇摆不定,尽显怪兽之王的迷惘之态。既有1972年 《哥斯拉对盖刚》这样宇宙怪兽(二代王者基多拉)入侵,地球上的怪兽联合保护地球的王道故事;也有短暂的回归儿童向的1973年 《哥斯拉对梅甲龙》中,借由当时另一大特摄系列《奥特曼》的火热而出现的变身英雄“喷射杰特”;在1974年 《哥斯拉对机械哥斯拉》和1975年 《机械哥斯拉的逆袭》里,机械哥斯拉的设定也非常新颖,还请到了1955年版《哥斯拉》中芹泽博士的饰演者平田昭彦回归,可最终《机械哥斯拉的逆袭》仅仅97万的观赏人次宣告了“昭和哥斯拉”的挣扎以失败而告终。

  1955年到1975年,刚好20年总计15部系列电影,哥斯拉的昭和故事就这么结束了,东宝在《机械哥斯拉的逆袭》大败后选择了雪藏这个“怪兽之王”。哥斯拉从诞生到快速走上巅峰,最后一点点走向下坡,这段故事一点都不完美,让喜欢哥斯拉的粉丝颇有些“怒其不争”的情绪在里面。

  可别忘了,哥斯拉远远没有完结,在剩下的21部电影中,哥斯拉又会用怎样的表现挽回粉丝们的青睐呢?怪兽特摄片又该如何抵御CG技术成熟后的技术大革命呢?那就要等下一篇—平成篇来揭晓了。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