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是张艺谋翻身之作?为什么骂张艺谋这么容易?

2018-10-02 17:50:28 游侠原创:绿毛水怪
0

  确定了,张艺谋的新作《影》代表中国“申奥”,参加这一届的奥斯卡最佳外语奖。

  《影》在最初立项的时候招来了不少吐槽,一个改编自三国的故事,进过电影院的人都知道三国题材基本就跟烂片挂钩了。然后来看看当时公布的演员名单:邓超 / 孙俪 / 郑恺 / 王千源 / 王景春 / 胡军 / 关晓彤 / 吴磊,这尼玛一个大型跑男团阵容啊!当时对这片的预估是第二部《长城》无疑。

  张艺谋不愧是国师,看完电影之后我就被疯狂打脸了。豆瓣评分7.6,烂番茄新鲜度为89%,Metacritic评分则为88,最新的金马奖提名,《影》提名12项领跑。

  张艺谋用行动表示要血洗《长城》的屈辱。

  电影灵感来自于日本导演黑泽明的《影子武士》,讲述了一个影子的故事,邓超为了这个角色疯狂的减肥20斤。

  虽然邓超非常努力,但不得不说,综艺对演员的表演伤害太大了,我看着邓超的脸总是忍不住想到“伐木累”的那个尴尬的梗,孙俪的脸前半段我都是一秒跳戏到甄嬛的。

  虽然这类演员到了张国师的手里就是一道道食材,张艺谋总会把你加工成一道合格的菜品。但看到人物第一眼脑子里蹦出来都是这个演员的名字,讲道理影响观众入戏啊。

  张艺谋在采访的时候说过,这部电影其实有一种莎士比亚戏剧的风格,这就让人想起冯小刚的《夜宴》,同样是舞台剧的形式,同样灵感来源于莎士比亚,但最后那个效果……国内观众好像并不买账,所以去看《影》之前,我做好了要在电影里看到舞台剧的别扭感,结果张艺谋通过画面弱化了突兀,竟然异常的和谐。

  简单概括下电影剧情,都督子虞身体日渐虚弱,他需要一个影子去帮他完成他的称王大业。影子想要找到自己的母亲,所以只能听命于他,但是在扮演都督的过程中,影子慢慢感受到了权利的影响,他和都督的身份越来越以假乱真,最后杀掉真身取而代之。电影里的阴阳调和图,就是真身和替身之间关系最好的体现。

  孙俪曾经问过影子,有这么多次机会为什么不逃跑。都督意志强大,谋篇布局步步紧逼,但奈何身体羸弱,身体慢慢衰退。而影子从小被圈养在密室,虽然身强体壮,但精神和意志力都非常弱小,被囚禁久了的人,最开始忘记了该怎么反抗。但在真身的培养下,影子越来越强大,不论是日以继日训练体魄最终打败杨苍,还是意志坚定到最后杀死都督杀死真身。可以说是他被权利绑架,但也同时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

  《影》的前半段情节设置的非常平,高潮戏都集中在最后的半个小时,尤其是最后十分钟,不断的反转反转再反转,看得特别过瘾。

  张艺谋算是对自我风格的一种突破,他之前拍摄的《英雄》,斯皮尔伯格看完之后说,我不用看台词光看画面也能看懂这部电影。虽然斯皮尔伯格是在称赞张艺谋本身用色彩就有表达情绪的能力。但也侧面反映出,张艺谋电影剧情上就是明明白白,不喜欢弯弯绕绕的特点。

(《英雄》中的色彩)

  你从来不会看到有人像分析诺兰的电影一样去分析张艺谋。

  但是这次《影》,张艺谋破天荒的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悬疑点,和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很多人说没有看懂最后孙俪从小孔看向外面,瞪大眼睛,是有新的反转吗?

  关于这一点有很多猜测,你可以猜测忠臣杀了影子,也可以猜测影子称王。但孙俪通过小孔朝外看的本身,就是这部电影最浓缩的意义表达。都督通过小孔监视影子的生活,最后看到了自己的老婆和影子偷情。他以为自己掌握全局的同时,主公也在某种程度上监视他的生活,他的计谋最终被主公识破。而主公以为大局在握的时候,却被影子反手一击。

  最终孙俪透着门缝朝外看,她是这场凶杀案唯一的目击证人,影子不会杀了她,当然也不会放任她说出真相,是不是意味着孙俪下半辈子就要待在密室里,只能去通过墙缝去偷窥外面的世界了?

  其实情节方面,喜不喜欢仁者见仁,但每一个看完电影的人,都要承认《影》独特的摄影美学,张国师不愧是美术出身啊,画面质感简直没话说。现在中国电影越来越往西方类型片靠拢,从叙事风格到镜头调度都越来越工业化,属于我们文化体系的东西越来越少。最难得的是我在《影》上看到了电影声画语言的创新。

  张艺谋很多年前谈过自己的表达:“中国人拍西方电影永远不会成功,只有拍摄纯粹的中国电影才是正确的道路。”

  关于电影声画语言,其实能做到突破的导演很少,很多导演不依赖画面,画面调度被弱化到最低。比如说贾樟柯,他是拍摄纪录片出身,基本谈不上什么画面调度,行业里有一句话,“当贾樟柯的摄影师最省事儿了,你只要把摄影机往那儿一戳,吃完盒饭回来收工就行。”这种类型的导演,是用最少的技巧,相反特别依赖电影叙事。

  但还有一种类型的导演,他们拥有一套自己的审美体系,之前做的最好的是娄烨,后来出现了毕赣,做到了“诗电影”。还有就是我们美术出身的张艺谋,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喜欢大场面,还尤其喜欢大红大绿的大面积彩色。这次他自我突破了一把,其实很多媒体打出张艺谋第一部黑白片的噱头是错的,这部不是水墨画,查了一下,是一种“物理去色”的手段,仔细看细节是能看出事物本身的色调。

  张艺谋是一个注定被误解的导演,每一次他的电影面世都要面对大面积的差评,这次给《影》打一星的观众里竟然有人说画面充满了廉价的电视剧感。excuse me?没想到对于《影》的画面质感,竟然还有人拿他跟国产五毛电视剧质感作比较。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张艺谋谈起过自己的《活着》都遭受过非议,这片子绝对是张艺谋的封神之作啊,豆瓣评分9.1,没想到在那个年代真的有人喷,还喷的相当高级,“艺术上的平庸,政治上的反动。”

  步入新世纪之后,张艺谋的电影被骂的更厉害了,《英雄》在美国备受追捧,外国佬被张艺谋那一套武侠世界的表达都惊呆了,结果豆瓣评分当年才五分,简直是人人喊打的烂片。几年过去了,不断人有给《英雄》平反,现在评分慢慢爬上了七分,无奈一星的基数太大,七分估计就封顶了。

  《十面埋伏》上映的时候,基本无人叫好,大众一次又一次问张艺谋怎么了,骂他江郎才尽的有,骂他不懂电影的有。但直到现在,《十面埋伏》仍在威尼斯、戛纳等电影节上重映了N多次。但这么一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就5.8?至今还没平反。

  也不是说路人观众就不能表达自己的喜好,但你去查一下《西虹市首富》6.7,《悲伤逆流成河》5.7,所以按照这个道理是说《十面埋伏》比不上《西虹市首富》,和人人喊打的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一个水平?那也不见得吧。

  骂张艺谋的成本太低了,骂郭敬明烂没有意义,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烂。但骂张艺谋不一样啊,人家曾经有封神的作品,现在作品的质量确实也不如从前,所以观众铆足了劲儿去黑他,彰显自己的优越感,还能透露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老母亲心态,好像张艺谋的存在就是侮辱中国电影史。

  我一直觉得张艺谋和陈凯歌承担着一种压力,不论后来拍出了什么,都会有人不断地拿他最新的作品和他们封神的作品对比。陈凯歌再也拍不出《霸王别姬》,张艺谋再也拍不出《活着》。观众带有有色眼镜走进电影院,拿着放大镜去看电影,看到一点瑕疵就疯狂喷,要不是张艺谋心态强大,估计都能被口水淹死。

  一个导演这一辈子有一部神级作品就已经足够,这类导演还有个特点,就是你以为他们拍的是垃圾,但他们的垃圾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后续新锐导演的表达和审美。张艺谋自己在采访的时候也表示,他拍电影不可能是为了高票房,现在一部电影二三十个亿太恐怖了,他只需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行。

  估计是被烂片伤害比较多,网友对张艺谋也没有过去那么严格,金马奖12项提名的张艺谋,实至名归。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