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毁灭人类的只有人类!盘点八部人工智能的科幻片

2018-08-31 13:55:30 来源:互联网
0

  科幻电影拥有一块永远舔不化的冰激凌——AI人工智能,这也是本世纪最艰深的终极命题之一,而在电影界中,有无数经典始终围绕着“人工智能”在自我求索,或陷入无止境的哲学漩涡,或深度探寻人与机器之间的情感依托,或思维爆炸地去重构一个异次元空间。

  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所创造的美丽新世界,于是在电影的维度之中,影迷们能在《黑客帝国》、《人工智能》与《终结者》中欣赏到人类世界之外的神秘领地,也能在《超体》、《机械姬》与《我,机器人》中一睹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的无法自控。

  最近火起来的电影《升级》,再一次将“人工智能”玩转得无比炫目,在浓郁的赛博朋克风格之下,影片将怀旧的情感与不落窠臼的故事紧密结合,仔细酝酿、最终“升级”。

  在“人工智能”这说不尽的命题之下,已经诞生过不少饶有趣味的佳作,小编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了8部人工智能电影,拨开一点人间云雾,见一见另一个维度的光明。(PS:以下影片按照上映年代先后排名)

  1.《大都会》

  豆瓣评分:8.9

  导演: 弗里茨·朗

  主演: 阿弗莱德·阿贝尔 / 古斯塔夫·佛力施

  上映日期: 1927-01-10

  片长: 153分钟

  “超出时代的认知”——称得上一部作品所有荣誉的总和,弗里茨·朗在1927年将电影《大都会》搬上荧幕之后,此后90余年的时代更迭,都抵挡不住这部无声电影时代的里程碑。

  在艺术理念、思想深度甚至技法水平上,这一部作品囊括了科幻电影应该具有的一切模块,后来者在《大都会》中不断攫取着基础论调,“人工智能”的设定在1927年就拥有了超前的想象力。

  默片时代缺乏技术革命,但《大都会》运用巨大的耗资支撑着影片朝精良的方向迈进,500万帝国马克,37000名群众演员,200万英尺胶卷最终将这部划时代的佳作搬上银幕。

  在开创人工智能体系的电影语言中,该片采用“二元对立”的基调去构建社会阶级,底层阶级成了劳动机器,上层阶级坐享其成,最终统治者的儿子与下层女子的爱恋掀起了大都会的巨变。

  人工智能是科幻元素的笔法,社会隐喻才是电影《大都会》最核心的内核。

  2.《电子世界争霸战》

  豆瓣评分:7.4

  导演: 史蒂文·利斯伯吉尔

  主演: 杰夫·布里吉斯 / 布鲁斯·巴克林纳

  上映日期: 1982-07-09(美国)

  片长: 96分钟

  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电子世界争霸战》诞生于1982年,这是电影史上首部运用电脑特效技术合成的科幻电影,在人工智能领域,该片更偏向于“程序智能”,因为它的设定是平行于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空间。

  创造力是《电子世界争霸战》最亮眼的特性,不管是在概念、技术或是风格化上,它创造着“赛博空间”、科幻插画艺术、工业设计新思路,在隔绝现实之外的虚拟世界中,电影讲述程序空间内的一日游,来构造一个想象力爆发的奇幻之旅。

  故事究竟融合了多么庞杂的语言并不重要,而是这部电影在那个时代语境之下,运用超越时代的手法完美诠释了“硬核科幻”的初代雏形。

  3.《霹雳五号》

  豆瓣评分:8.6

  导演: 约翰·班德汉姆

  主演: 艾丽·西蒂 / 斯蒂夫·古根伯格

  上映日期: 1986-05-09

  片长: 98 分钟

  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电影市场,已经创造出不少机器人系列的电影作品,《霹雳五号》算不上多么突出,骨子里并不硬核,设定也没有反乌托邦式的二元空间,只有内容上的喜剧元素让人工智能开始离人更近。

  《霹雳五号》成为了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那批中国孩子的科幻片启蒙,也许正是源于这部片。被雷电击中的机器人“NO.5”流落人类社会,在躲避追逃的过程中逐渐学习人类情感,最终具有自我意识……

  并没有多么高级的故事反而更加感染观众,好的科幻片不只是在传播科技的高深莫测,也应缩进每个人之间的距离。

  技术爆炸带来了时代的巨变,人工智能应该更加懂得“人”意味着什么。

  4.《机器战警》

  豆瓣评分:7.6

  导演: 保罗·范霍文

  主演: 彼得·威勒 / 南茜·艾伦

  上映日期: 1987-07-17

  片长: 102 分钟

  保罗·范霍文在30年前就用最直接的爽文体验来告诉观众:什么才是真正的“硬汉科幻”。

  美式英雄的历险模式在《机器战警》这部电影中展露无遗,它不止具有科幻硬汉片的先锋性,更把类型片的元素一点点放大,将特效技术和美工后期统统运用其中,创造出一个鲜明且经典的英雄形象——RoboCop。

  同样跳脱不了人性探讨的《机器战警》,在电影中依旧围绕着社会制度与自我选择在暗做文章,人类社会与人工智能的共存矛盾在末日疏离的社会中,无法自恰难以言和,电影的赛博朋克感在结尾处有陡然升了起来。

  除暴安良是《机器战警》展现出了最直接的命题,但阶级意识、群体意识才是电影想要传达的意蕴。

  5.《机器管家》

  豆瓣评分:8.5

  导演: 克里斯·哥伦布

  主演: 罗宾·威廉姆斯 / 艾伯丝·戴维兹

  上映日期: 1999-12-13

  片长: 132分钟

  美国著名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创作了一部科幻短篇《双百人》,电影《机器管家》就是改编于此。

  在阿西莫夫的著名“机器人学三大定律”中,曾直言人与机器之间的共存关系,恰巧这部影片的立意都堆放在此,用一个温暖的科幻片故事来揭示机器人侧面的温情。

  机器人安德鲁从一个家务机器人慢慢融进人类社会,开始要追求俗气的爱情,它渴望变人类,它开始具有特殊的人类情感:忠诚、坚持、幽默、多情,爱与自由是一切自我意识的个体拥有的权利。

  人工智能的外壳是一层屏障,隔住了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共情勾连,当安德鲁慢慢拥有独立的思维,慢慢开始渴望自由之后,人与人工智能都不过是一个无用的符号而已。

  6.《宝莱坞机器人之恋》

  豆瓣评分:7.2

  导演: S·尚卡尔

  主演: 艾西瓦娅·雷 / 拉吉尼坎塔

  上映日期: 2010-10-01(美国)

  片长: 155分钟

  自古印度出神片,当一部集科幻、歌舞、动作、爱情诸多元素于一身的电影作品诞生之时,就意味着神片魔咒继续散发魅力,无限的想象力寓于电影中,夸张、奇情、反转的色彩包裹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最终就成了《宝莱坞机器人之恋》。

  当2.5亿人民币的成本花到点子上的时候,就能爆发出它最大的潜力,炫目的特效伴随开挂的主角光环,缔造出一个又一个脑洞爆炸的场景,观众不止能在电影中看到最本土的印度文化,更能捕捉到《终结者》、《黑客帝国》和《人工智能》的影子。

  在人类的认知能力下,人工智能所具有的无限创造力,都是基于人类自己缺乏的能力之上,人类渴望突破自我,所以在《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主角具有无比强悍的能力,社会隐喻终究是沉思后的种子,满足自我期待才是最直接的果实。

  7.《机器人与弗兰克》

  豆瓣评分:7.5

  导演: 杰克·施莱尔

  主演: 弗兰克·兰格拉 / 彼得·萨斯加德

  上映日期: 2012-08-24

  片长: 89分钟

  在无数科幻电影都基于“人与机器人关系”这一命题之下时,极少有作品能把其中的矛盾原委说个大概,《机器人与弗兰克》却因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命题背后的意义。

  老年痴呆症与人工智能,孤独的老人与照料起居的机器人,这不再只是一部科幻电影,没有视觉冲击,没有认知突破,相反地却是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去讲述一个细腻柔软的情感故事。

  这个故事里的机器人,是晚年惨淡的老人的另一面写照,没有子女陪伴,只有看起来十分冰冷的机器与之相处,从一开始极度的抗拒到最终慢慢心被融化,这是城市化进程中无法避免的社会问题,电影没有去放大这个问题背后的因果,但用人工智能的时代带反衬人类情感的倒退。

  弗兰克与机器人从人与工具的关系变成朋友之间的亲密,这并不是人工智能的高精尖所带来的变化,而是残忍的社会对人自主能动性的彻底改变。

  8.《超能查派》

  豆瓣评分:7.2

  导演: 尼尔·布洛姆坎普

  主演: 休·杰克曼 / 西格妮·韦弗

  上映日期:  2015-03-06

  片长: 119分钟

  看似一个好莱坞式的AI爽片席卷而来,却蕴藏着神秘的人性隐喻寓于其中,《超能查派》把故事放置于第一个自我觉醒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查派身上,然后随着它成长的视角去展现这个世界的混沌与糜烂。

  “末日崩塌”的氛围依旧萦绕在故事里,“新生”的查派在拥有自我意识之后像一个婴儿一样对待世界具有好奇心,人类想它成为什么,它就能变成什么,所以影片抛出了一个无法作答的问题:到底是人工智能不可控,还是人类本身就很危险?

  当然深思的意义不过是《超能查派》一带而过的主题升华,这部电影无法解决科幻世界里的难题,但它却能满足观众对高频快节奏的爽片期待。

  人工智能的电影总是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不管是在类型元素上的不断探索,还是哲学命题上的自我批判,它能让人类看到自己好奇心的变现,能让无形的意义得到升华。

  所有的科幻母题,最终都指向一个未知的领域,那就是人类该往何处去,人工智能的发展毁灭不了人类,能亲手毁灭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