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析!豆瓣9分的《我不是药神》是怎么造神的?

游光掠影

作者:绿毛水怪

发布于2018-07-10 17:35:42 +订阅

  《我不是药神》的票房仍然在持续爆炸性增长,不论是院线排片还是上座率都强势碾压了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不少人预估这部电影会打破《战狼2》的记录。

  这部扎根社会现实的电影,能够过审并在中国电影院放映,真的很不容易。光是电影名字就改过四次,从最开始文艺风的《生命之路》到《印度药神》,后来又因为怕观众联想到“印度神油”再改成《中国药神》,最后才定名《我不是药神》。

  电影能够成功和题材本身的优秀脱不了干系,而这部电影是有原型的,改编自三年前一个著名的案件“陆勇案”。

(徐峥原型:陆勇)

  2002年,陆勇被诊断罹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开始服用23500元一盒的格列卫。虽然他自己是工厂老板,但还是难以负担天价的药物开销,这时候他通过网络知道印度有一种售价仅为4000元的“印仿药”,他把这个消息分享给病友,并且帮助他们代购,到了2004年,他们的团购价已经低至200元每盒。

  对比电影中的程勇,原型陆勇的经历就“平淡”得多,他几乎没什么前后煽情的转折,因为不缺钱他也根本不需要从卖药中牟取暴利,当然这也是他后来被无罪释放的主要原因。但电影前期塑造的烂人角色还是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在电影上映前,他在微博上发表了《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个白血病患者》表达不满。

  为什么要进行这么大刀阔斧的改编?因为原来的故事没有那么“好看”。

  导演文牧野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宁浩给了我一个更贴近故事原型的剧本初稿,有点文艺,对我来说,戏剧性不够强。”文牧野拿到剧本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故事进行改编。先从人物下手。原剧本中,徐峥的角色也是个白血病人,但文牧野和编剧团队把他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普通人离观众更近,更有代入感,冲突也更大”。

  一个故事想要好看,重点是“人物”,在这里引申一个影视人物创作概念——人物弧光。简单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如果一个影视人物越复杂多面或者前后反差越大,那么他的人物弧光就会越长,也就越立体。这个有点像是文学创作中的“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概念。

  编剧拿到这样一个点子,最大的问题是怎么造神。怎么让程勇成为“药神”的同时还能把观众牢牢的按在椅子上。

  如果按照陆勇的原型去设计人物,就会失去很多惊喜,中规中矩的按照事实本身去拍,要么会拍成文艺片,要么会拍成纪录片。因此我们看到了电影前半段程勇的“烂人”形象,他唯利是图、自私自利、贪婪还会打女人。为了营造出笑点和更大的反差,编剧还给他安排了印度神油这个“下三滥”的套路。

  这种低潮设计是电影好看的开端,“浪子回头”的模式为什么这么经典,能让剧作家一次又一次拿来用,因为观众爱看啊,他们期待主角是怎么从小人成长成神人。这种变化越圆润,反差越大,塑造出来的人物就越讨喜。

  一成不变的“纸片人”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钢铁侠为什么比新版超人更有观众缘,原因就在这里。

  徐峥扮演的“程勇”是电影中的绝对主角,几乎所有的配角和道具都是围绕他而运作的。“毒舌电影”评价《我不是药神》的时候,说:这是他今年在国产电影里看到最好的群戏。但我不是很同意这个观点,好的配角是拥有自己的灵魂的,诚然《我不是药神》的配角设置也很精彩,但某种程度来说它人物设计太功能化了。

  吕受益出场的功能是为了把走私“印仿药”的商机带给程勇,成功的让他走上卖假药的道路。在前半段,影片走的是一种轻松的侠盗风格。而到了电影的中间段,程勇的性格开始变得“中立”,在违法和守法的边缘犹豫。最终程勇决定放弃走私转而去开合法的纺织工厂,他们在最后的火锅局分道扬镳。在那一刻,吕受益就必须死。他背负了一项重要而悲壮的任务,就是帮助程勇“成神”。

  果不其然,随着吕受益的死亡,程勇的内心良知被唤醒。他在医院的一场戏拍的很好,吕受益在做清创时发出痛苦的惨叫,程勇坐立不安,而吕受益的妻子却面如死灰,她已经对这种痛苦麻木了。但程勇才第一次意识到了白血病人真正在面临的痛苦是什么,在那时他从赚钱这个俗事挣脱出来,开始追求拯救白血病人这个崇高的理想。当程勇说出定价五百的时候,他就已经要成神了。

  后来“印仿药”涨到2000,而他还是坚持卖500的时候,不过是对他身上神性的一种深化。

  其他的配角身上也都或多或少背负着自己的使命,比如一直念着“上帝保佑”的神父,他代表着信仰。

  一直沉默的黄毛则代表着中国底层的侠义精神,程勇在被抓之前拼命把车挡在警车面前让自己的同伴有逃跑的时间,就是受了黄毛给程勇担责而死的影响。

  而女主角的戏份更多情况下是为了烘托陈勇的柔情,她的单线从开展到最后结束都太薄弱了。

  程勇在吕受益死后,又亲自去印度采购了一次药物。这时候他在印度街头看到了两尊真正的神像。很多人看到这一幕不是很理解,给大家科普一下,白色的烟雾其实是印度的一种杀虫手段,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也有一段杀虫的情节。

  烟雾中穿行而过的两尊佛像,一尊是湿婆神一尊是迦梨女神。湿婆是印度教的毁灭之神,迦梨女神代表着黑暗和暴力。这两个“黑暗”的神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同时还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对于程勇来说,这一次“遇神”的经历是一次无冠的加冕。

  成神在道德上站稳脚跟还是不够,他更需要人们的承认。在陈勇被捕时,道路两旁挤满了给他送行的白血病人。他们脱下了口罩,对他们的“药神”表达敬意。口罩在电影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煽情道具,从最开始吕受益具有喜剧效果的三层口罩。第二次出现在程勇和病人们谈判,为了让程勇给他们走私药,他们脱下了口罩把自己暴露在有菌环境里,在这里更像是一种屈辱。而到了影片的最后一幕,病人们再脱下口罩的意义和脱帽致敬具有同样的效果,从内心深处表达最大的敬意。

  到此为止,“药神”漫长的封神之路彻底走完。

  这个故事在现实中是典型的没有人做错任何事却造成悲剧的典型,医药公司开发新药投入巨额资金,药的定价高做错了吗?司法机关按照法律审判抓捕扰乱市场的投机者,他们做错了吗?老百姓只想要活下去,不得已违法买“印仿药”他们做错了吗?

  在这场三元对立的关系里,没有人做错,却陷入纠结中无法自拔。为了打破僵局,一个要游离法外的又为弱势群体着想的“神”必须顺势登场,程勇或者是原型陆勇就是顺势而生的一个“侠”。

  最后附上电影中白血病人送给陈勇锦旗上的一段话:“仁心妙手普众生,徒留人间万古名”,算是陈勇的真实写照了。

分享到:

APP精彩推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下载APP可查看更多精彩资讯